<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南依故宫,西靠北海,北与鼓楼遥遥相望。公园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山体海拔高度94.2米,是北京城中轴线上最高的山峰,是俯瞰故宫全景与北京中轴线的最佳观赏区。</p> <p class="ql-block">景山开发于金代,当时把开凿北海(西华潭)的淤泥堆称“青山”。元代建大都时,忽必烈定“青山”为皇家“后苑”,景山成为皇城之内的御园。明灭元后,元大内被拆的渣土淤泥又被压在“青山”之上,明成祖迁都北京,挖筒子河和太液、南海堆“青山”,形成五座错落有致的山峰,被称为“万岁山”,并大加修葺作为御园。</p> <p class="ql-block">据传明成祖在修建完皇城和紫金城后,出于防备外敌入侵的考虑,曾下令把皇宫所需使用的煤炭都堆积到万岁山下面,以保障外敌来犯时,紫禁城存储的煤足够使用。而后,景山便被称作了“煤山”。</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明清帝后祭祖追思、练习骑射、祭拜武圣的重要场所。公园保存着清乾隆时期的寿皇殿建筑群、观德殿建筑群及关帝庙(护国忠义庙)等文物古迹,散发着浓厚的根祖气息,是传承和发扬中华孝道文化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山上五亭横列,从东至西依此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览亭。登上景山中峰,俯瞰京城,古都风貌尽收眼底。中峰万春亭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制高点,尽享天时地利,登临其上,可俯瞰故宫全景,一览京城轴线,领略整齐对称的布局神韵,品读气势恢宏的宫廷建筑。</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还种植着大量古树名木,公园后山东侧的虬龙柏、永思殿前的母子槐、关帝庙前的二将军柏是公园著名的人文景观。景山公园春天有牡丹展、夏天有荷花展、秋天有秋实秋菊展,三季花团锦簇,四季松柏常青。</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的牡丹开了,春日浪漫的又一个高光时刻,当然来景山公园可不能只看牡丹。</p><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内大量种植牡丹、芍药,景山牡丹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代,现在园内汇集了名优牡丹500余种。“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盛喻,同样适于形容景山的牡丹。景山公园内的皇家建筑此时好像是家长一样,静静的守护着这一年的“国色天香”,任她在春光里恣意摇曳。</p><p class="ql-block">正好,随着气温回升,景山公园牡丹即将进入盛花期,万株牡丹在古建红墙的映衬下竞相绽放。今年景山公园牡丹文化节以“国色牡丹绽春光 景山万春谱华章”为主题,500余种、2万余株牡丹同时亮相,9大色系、10大花型一应俱全,公园还特意增加了稀有的黑色系、绿色系牡丹品种数量,让市民游客一次赏遍名品。</p><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种植牡丹的历史历经数百年积淀,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区牡丹品种最丰富的集中展示地之一。作为京城最具盛名的牡丹观赏胜地,园内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500余种、2万余株牡丹,而且9大色系、10大花型一应俱全。从承载历史韵味的中原牡丹,到充满异域风情的海外佳品,游客在此能够深切领略牡丹文化的多元交融。</p><p class="ql-block">漫步园中,市民游客不仅能欣赏到传统牡丹名品,‘姚黄’‘赵粉’‘洛阳红’等。其中,‘姚黄’花型丰满,色泽淡黄,被誉为‘花王’;‘赵粉’,在牡丹四大名品中是最年轻的品种,芳香浓郁,花型多。</p><p class="ql-block">一些稀有“新秀”近年来也陆续出现在园内。“像黑色系、绿色系牡丹都是游客特别喜爱的,我们特别增加了品种数量,并优化了它们在园中的分布,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欣赏。”周明洁举例,比如墨色牡丹“泼墨秀”以其罕见的深紫黑色惊艳全场,该品种花型为墨色牡丹中少见的重瓣中花品种,花瓣如墨色晕染,丝绸般的光泽仿佛名家挥毫的写意画卷,目前该品种长势良好,市民游客可以在观德殿一睹“芳容”。再如绿色系牡丹“绿幕隐玉”,初开为绿色,渐渐变为白色,市民可以在园内前山两侧、西侧区域、观德殿等地欣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