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遇见包拯

园丁

<p class="ql-block">开封市,简称“汴”,古称大梁、启封、汴州、汴梁、汴京、东京等。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北宋时期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陆上丝绸之路东部起点城市。自宋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开封作为中国北方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p><p class="ql-block">注:“城摞城”是指因黄河泛滥导致的开封、商丘等地不同朝代的古城垂直叠压的奇观,例如开封地下3至12米处叠压着6座城池(含3座国都、2座省城等)。这一现象体现了黄河水患对古城兴衰的双重影响(所以说:“毁也黄河,功也黄河”)。</p> <p class="ql-block">自驾来到这里天色已晚,乘着夜色看看开封的夜景,尝尝中原的美食。传统老店——黄家老店坐落在河南开封滨河路西段路北,创办人是饮食名师黄思忠。黄思忠是“第一楼”小笼包子创始人黄继善的侄子,他13岁入“第一楼”学徒,得真传 ,学就一手制作小笼包子和吊卤面的好手艺。</p> <p class="ql-block">双龙巷:</p><p class="ql-block">原来开封双龙巷因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太宗赵光义幼年在此居住而得名,是开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历史街区。得名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皇室起源说(双龙暗喻两位皇帝)与古井传说说(街首两口井象征东青龙、西火龙)。该巷因"一巷出双帝"而被民间传颂,北宋中期正式定名双龙巷。‌‌</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又看到霓虹灯【宋风*雅宴】四字,走近仔细再看……</p> <p class="ql-block">宋文化地标餐厅</p> <p class="ql-block">两个皇帝吃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原来如此,这顿美食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一家充满古风的餐厅——宋风雅宴。一进门,服务员戴着面纱的迎宾仪式就让人眼前一亮,店内装修风格独特,充满了古典韵味。用餐时,大厅里还有乐器和舞蹈表演,为整餐增添了不少乐趣。</p> <p class="ql-block">“品宋风雅宴,梦回到宋朝”</p><p class="ql-block">呵呵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将李清照的诗意融入美食,宋风雅宴真是创意满满!古装舞蹈超有韵味,仿佛穿越回大宋了。</p> <p class="ql-block">宋式酥酪”古法新制,如李清照笔下美食的升级,不可不尝。</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鲤鱼</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原名建国寺。传说中,原为战国魏公子信陵君的宅院。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保留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坐北向南,分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p> <p class="ql-block">据说每逢新年伊始,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每逢金秋十月,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大相国寺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祈祝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强盛、万世太平。</p> <p class="ql-block">从相国府到开封府不太远,但是天气有点意思,下了一会雨不过正好可以降降温。来上一张雨中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作为北宋时期的京都官吏行政和司法的核心衙署,有着超过一千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天下首府”。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这三位皇帝都曾在开封府潜龙,而这里也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如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南门早上9点有一场迎宾表演。这不包拯马上就要出场迎宾了,赶紧与他合张影</p> <p class="ql-block">来不及了不好意思,等会有机会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全天演出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仪门即礼仪之门</p><p class="ql-block">仪门是明清时期官衙、府邸的第二重正门,取“有仪可象”之意,主要用于典礼、庆贺等礼仪活动,宋代前称为桓门。其功能兼具行政管理与宗教象征,日常出入需走旁门,仅重大礼仪时开启中门。</p> <p class="ql-block">迎宾演出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包拯大人再现,打开开封府大门迎接宾客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公生明”字面意思是“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强调为官者只有秉持公正,才能清晰辨明是非。其对立面“偏生暗”(偏私导致昏聩)出自战国《荀子·不苟》,构成完整的辩证关系。在开封府语境中,它与“廉生威”共同构成古代官吏的行为准则:公正带来明断,清廉树立权威。</p> <p class="ql-block">龙、虎、狗三把砸刀</p><p class="ql-block">青天三铡刀又名御铡三刀,共分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三口铡刀,乃御赐铡刀。</p><p class="ql-block">三口铡刀是中国古典名著《七侠五义》中,开封府尹包拯的最高刑具,乃公孙策设计,宋仁宗皇帝(赵祯)钦赐,御铡三刀在此即如同当今万岁亲临,三口铡刀皆可先斩后奏。</p> <p class="ql-block">《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明公断》,是京剧传统剧目。最初的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该剧目讲述了北宋年间包拯不畏权势,执法如山,把驸马陈世美处之以法,斩杀于龙头铡之下的故事。在开封府衙门前表演。</p> <p class="ql-block">包拯大人的“办公室主任”,就是核心幕僚(一般为六品)。在古典小说《三侠五义》中,包拯的‌核心幕僚‌为公孙策,担任开封府师爷,负责协助断案、起草文书等事务‌。此外还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被描述为包拯的贴身护卫(“开封四勇士”)。</p> <p class="ql-block">御猫”不仅是江湖名号“南侠”的延伸,更代表了朝廷对其忠君爱国、辅佐包拯的官方认可,使其成为兼具侠义与官身的人物典范。展昭正在帮助包拯查处贪官污吏。</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基本上是现代的设施,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园。</p> <p class="ql-block">一幅铜板雕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p> <p class="ql-block">游船码头起上一个古代名——“东京码头”</p> <p class="ql-block">留影纪念来过这里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