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书吟(随笔)

红塔红

<p class="ql-block">且听书吟(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p><p class="ql-block">  然而,读书及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图书式微……</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去芜存菁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珍贵,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灵魂。</p><p class="ql-block">  人类始终在繁复与简洁,在正常与喧嚣间寻找平衡。在浩瀚的知识和信息海洋中,渴望广、快、精、准地获取自己需求的信息,然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中,又使人向往信息资源的多样和丰富,这种循环往复的渴望,揭示了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困境——我们既害怕信息的泛滥,又需要求准,找到两者间的黄金分割成了当下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读书的方式各种各样,但,在图书馆读书——天经地仪。</p><p class="ql-block">  我,从留校开创便一直从事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修戚与共,同书朝夕相处相伴,从采分编到借借还还直至参考咨询及其开发利用现代化管理与服务,全流程全参与,与我们学校图书馆同呼吸共命运,所有的经历奔来眼底,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学校图书馆,司空见惯,是图书信息的中心和聚集地,是教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及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深有体会。</p><p class="ql-block">  我与“一馆藏天地,万卷纳古今”的图书馆之故事和感情,相对复杂。借用司马迁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言“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是其一。其二,仍然借助他在《报任安书》中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p><p class="ql-block">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知识和技能,情思和智慧,文明与文化,浓缩于书籍;提升素养、涵育文化、滋养精神,阅读是坚实而持久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切都在变,变成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阅读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人工智能的到来,更像是掀起了一阵飓风,每个人都能轻松快捷地获取一切想要的内容,却也更容易陷入真假难辨的信息沼泽之中。正因如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本质已经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速度,而是思想的深度。写作的魅力早也不在于文字的华美,更在于灵魂的共鸣!人工智能的发展,又来了一次空前的危机和挑战。但,人工智能,始终还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它的价值从不在于替代,而在于赋能——让人类把更多精力投向创造性的思考和有温度的表达,追求思想和美的境界始终是不确定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4/23日草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