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老街巷 古朴而悠长

王左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的中午,包车的网约车司机带我到松阳县城长松路的老街街口,我下车从这里开始参访松阳老街,老街街口没有惯常老街都有的高大牌坊,也没有其他惊艳的建筑装饰,反倒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街弄入口,没有半分惊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城属于千年古城,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代城市格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东汉建安四年(199年)松阳建县,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县城迁至西屏,至今已有124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城内有文庙、武庙、城隍庙三大庙宇,保存完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天后宫、叶氏祠堂、天主教堂等,展现了多元的文化融合;詹宝兄弟进士牌坊,位于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高8.5米,是松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街,又称明清古街,位于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在松阳老城的核心区,据介绍总长度1.9公里,是浙江省最长的县城老街。松阳老街是松阳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松阳旅游的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南直街街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位于松阳老城南部,东西长约550米,南北长约480米,占地面积约16.52公顷。主要街巷有南直街、人民大街南段、官塘路、横街、猪行路等老街。街区内街巷系统完善、传统业态丰富、商肆民居林立,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街始于唐宋,兴于元明清,自唐代以来便是松阳的商业贸易中心,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号称“五里长街”,曾设有烟酒税局、邮电局、银行等重要机构。</p> <p class="ql-block">老街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木质建筑,临街多为清代至民国建造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古街呈丁字形,南直街、横街等明清历史街区整体格局保护完好,街道两旁的传统店铺仍保留着原始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老街里的幽深小巷,也别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街区内各种传统商铺、手工作坊生意兴隆,如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裁缝铺、草药店、修篾店、剃头店、钉秤店、刻字店等,带着浓厚的民间烟火气。这些店铺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便利,也为游客展示了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些店的店名和招牌,富有历史文化感,体现了老街独特的商业氛围。</p> <p class="ql-block">松阳县出台传统建筑修缮补助政策,引导居民修缮私人产权传统建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实现了活态保护与有序发展。老街的修复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采用最少的人工干预,保留了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老街店铺绝大部分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样貌,沉浸在古风旧雨之中,给人一种时间倒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老街商铺建筑多为单开间和双开间,木门木窗,粉墙黛瓦马头墙,保持了江南和丽水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几条街街巷都是类似相同的古旧风貌,松阳老街没有其他地方对老街的大拆大改、修旧如新,也没有加宽路面、抬升屋面,更没有所谓人造古镇的追求高大全,实属老街开发中的清流,能让游客体验到旧时商街的真情实感,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老街在倚老卖老和修旧如旧的同时,也引入现代的装饰做法,并能与旧有风格融为一体,没有明显的违和感,也体现了当地的追求和成功,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在店名的命名和选择上,同样显示了以上的特点,形成了风格如一的合力。</p> <p class="ql-block">修缮和保护历史老街,保留老的建筑风貌和街巷格局,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松阳<span style="font-size:18px;">坚持“活态保护、有机更新”的做法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span></p> <p class="ql-block">非双休日和节假日的老街,游人稀少,居民慵懒,商家也意兴阑珊。</p> <p class="ql-block">时近正午,好多店家大门敞开,店内无人,一片懒散寂寥现象。</p> <p class="ql-block">他地店铺早已绝迹店面排门板这里还有不少,勾起我的童年记忆,早年店家打烊时要把店面封闭起来,要上门板加木栓上铁锁的。</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农具店有好几家,锄头,铁锹,钉耙,铁铲,菜刀一应俱全,老街为农服务功能没有丧失。</p> <p class="ql-block">菜刀,剪刀,砍刀</p> <p class="ql-block">喷壶、簸箕,铁炉也是农家需要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背式喷雾器</p> <p class="ql-block">香炉,烛台。</p> <p class="ql-block">列宁选集,玉器,瓷器。</p> <p class="ql-block">雷锋的故事,旧花木窗。</p> <p class="ql-block">小木凳</p> <p class="ql-block">棕绷,古老的工技。</p> <p class="ql-block">棕包</p> <p class="ql-block">棕编蓑衣,古人的雨具。</p> <p class="ql-block">茶室,炒茶的铁锅。</p> <p class="ql-block">官塘井:位于老街官塘路25号店铺门前,官塘路边,清代水井。</p> <p class="ql-block">据松阳县志载,该井为邑中第二井。井圈高48厘米,内经38厘米,圈厚8厘米。井壁用较大卵石叠砌而成,直径60厘米,井深约10米。</p> <p class="ql-block">老邮电局: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门额墨书“邮电局”三字,建筑格局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现移作商用,作为旅游服务的商业场所。</p> <p class="ql-block">老邮电局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302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三合院式,五间两厢单檐楼房,中轴线辟正门。</p> <p class="ql-block">松阳的邮政业务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松阳电信局成立。1951年,县邮政局和电信局合并,称松阳县邮电局。此后,机构多次变更,直至1987年迁出。</p> <p class="ql-block">老邮电局现已改造成“松阳故事”旗舰店,集文创售卖、品茶、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店内保留了历史痕迹,装饰有旧式台灯、泛黄的故纸读物等,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氛围。常举办诗会、朗诵会等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这里选购带有松阳风格的明信片,寄给亲友,体验传统的邮政服务。</p> <p class="ql-block">老邮电局是老街一处具有百年历史的重要建筑,见证了松阳邮政和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烟酒局旧址:建于民国时期,融合中西建筑风格,门额上题字“处属烟酒税局”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松阳烟草种植历史可溯至清康熙年间。松阳晒红烟叶片厚大,色泽红亮,气香味浓,油份充足,曾远销埃及、法国、奥地利、科威特等国。民国4年(1915),古市"罗萃泰烟行"送展的松阳晒红烟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民国21年冬,合并处属十县稽征所为处属印花烟酒税稽征分局,址设松阳老街处。</p> <p class="ql-block">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曾是江西商人同乡聚会、商议大事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非遗馆现作为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常年展示“松阳高腔”等非遗传承项目。</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松阳实施“文化+”“旅游+”战略,老街不仅保留了传统风貌,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如书店、酒吧等。古街还不定期举办文艺和非遗展示活动,如松阳高腔、木偶戏、越剧、乐队等文艺演出,在传统节日还会举办“过大年”“拜月光”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体验到丰富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元朴,三进五开间,徽派建筑。近年经过修缮改建,</p> <p class="ql-block">元朴:由有200多年历史的王氏祠堂改建。徽派建筑,白墙黛瓦,天井院落,空间宽敞明亮,经过精心修缮和改造,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赋予其新的功能,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元朴的房屋用于艺术展览、文化体验、住宿。</p> <p class="ql-block">派分栝水源流远</p> <p class="ql-block">堂植三槐世泽长</p> <p class="ql-block">大门门槛很高,匾额“元朴”两字古朴遒劲,很有质感。</p> <p class="ql-block">元朴内有茶室和七间风格各异的客房。住宿约297元起,茶室约35元。</p> <p class="ql-block">元朴荣获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元朴大堂确有徽派大户人家的模样,可惜时间有限,未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卯山道语:叶法善医道茶文化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叶法善(公元616~公元720),字道元,松阳人。世为道士,少得家传。其事颇具传奇色彩,其修为深谙道教精义和医道茶养生术。邑人诵为"叶天师"、"括苍仙人"。叶法善自高宗朝入京 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恩宠,计五十余年。时而出入宫禁,奉为上宾,时而 来山中,作山野之人。唐开元八年,叶法善老死长安景龙观。十九年后,唐玄宗仍念念不忘其"保护朕躬"的旧情,亲撰《叶尊师碑铭井序》。自唐以降,有关叶法善的仙道传说、历史传说世代流传。</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街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城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回头来看松阳老城导览图,其实有些不在老街的景点可能是值得去看看的:张玉娘诗文馆、詹宝兄弟进士牌坊、徐家古民居、叶姓古民居、徐家洋楼、蔡氏宗祠、周氏宗祠、叶氏宗祠、詹氏宗祠等,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去一看,但以后是在什么时候呢?</p> <p class="ql-block">网上找了一张詹宝兄弟进士牌坊的照片,以一睹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松阳老街,丽水旅游的热门景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是了解松阳历史、体验老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