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孙晓青摄影 张林编辑</p> 羽兮羽兮,若凤之羽,优雅盼兮。<div><br></div><div>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br></div><div><br></div><div>这都是诗经中的句子,百鸟追随凤凰,大约是因为它炫目的美丽吧。凤凰是神话中的大鸟,而孙晓青镜头中的白鹇却是真实的存在,那些羽毛在飞行中出现的形态,是无数美的灵感,是无数舞者为之倾倒的状态。</div> 白鹇,是鸡形目雉科鹇属鸟类,属于大型鸡类,体长70~115厘米,体重1150-2000克。雄鸟头部羽冠和下体呈蓝黑色,面部裸露,为鲜红色;上体和双翅为白色,自后颈或上背开始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色斑纹。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小,赤红色,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div><br>白鹇分布于中国南方多个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岛。在国外,可见于缅甸东部、泰国北部和中南半岛等国家。主要栖息于海拔 2000m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则主要栖于海拔1600-2700m的山地阔叶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较为常见,亦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内。以植物幼芽、块根、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金针虫、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白鹇繁殖期 4-5 月,一雄多雌交配制度,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每窝产卵 4-6 枚,孵化期26-28天。</div><div><br></div> 白鹇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受到惊吓时多从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情况下很少起飞,但在紧急情况下也会迅速飞到树上。通常在天亮后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div><br>白鹇通常成对或组成3-6只的小群活动。在繁殖季节,会形成由一只雄鸟和2-5只雌鸟组成的小群体,有时也会形成更大的群体。冬季群体数量可达16-17只,由一只强壮的雄鸟、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较小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div><div><br>2016年,白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资料来自百度)</div> 领导带头,吃瓜群众仔细看 队列训练 领导讲话,不服也得服 服不服,不服剁手 劈腿高人 诗朗诵的领颂者 鸟儿中也有武林高手。我希望再来一只更厉害的,把这臭小子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