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访之路,共赴成长之约——口泉中学青年教师赴天津益中学校学访交流

口泉中学教研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培育教育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进教师学习、研究和培养机制,2025年4月14日——4月19日,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中学4名青年教师,赴天津益中学校进行学访交流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学访通过学校实地考察、观摩课堂教学、参加区级教研活动、做公开课以及与当地教师交流等形式展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观摩课堂教学。益中学校授课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智慧,呈现教学盛宴。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交流与思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展示公开课。口泉中学教师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实践成果,以学练稿为载体,精心筹备并开展了系列公开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物理教师安曦宁讲授《行星的运动》,这节课从古老的地心说、日心说,到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去揭开行星运动的神秘面纱,感受科学的魅力与力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语文教师杨晓庆讲授《雷雨》。该堂课从人文的角度,阅读古今中外的悲剧作品,可以让学生在对剧本的关照中净化心灵,唤起内心的悲悯与良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理教师康宝祥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该节课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以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结合实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更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化学教师周玉帅讲授课题《乙烯》。本课时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直观地了解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形成在有机化学中“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符合知识的递变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开课结束后,相关学科组织了深度评课活动。执教教师分享设计理念与教学反思,听课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课堂生成性”等角度展开点评,既有对亮点的肯定,也提出了优化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教育之路漫漫,唯以深耕为径。口泉中学教师与益中学校教师共同参加天津市区教研活动,不仅让教师们汲取了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更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学访交流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更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我们既要“走出去”拓展视野,更要“带回来”促进提升,让先进教育理念在口泉中学校园落地生根,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打造优质教育生态注入新活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