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下遥控器的瞬间,咔嚓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脆。第十三次调整角度后,我终于放弃寻找所谓的"完美构图",任由镜头诚实地记录下这个清晨最原始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自拍本是现代人最熟练的表演艺术,我们精通四十五度角的瘦脸魔法,熟稔如何用发丝制造慵懒感。但当快门声连续响起二十次后,某种奇妙的真实开始从镜头里渗出来。</p> <p class="ql-block"> 第三十六张照片里,我突然对着自己挤出的假笑噗嗤笑场,这个意外的瞬间反而让画面突然有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 数码相册像面诚实的魔镜,倒映出数个不同的我:尝试新滤镜时夸张的鬼脸,整理刘海时认真的蹙眉,甚至有几张失焦的镜头里,只剩下模糊的色块在诉说某个未被裁剪的瞬间。这些被常规审美淘汰的"废片",反而成了存在主义的最佳注脚——当我们停止扮演标准的"好看",每个粗糙的棱角都在证明真实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当自拍从社交表演回归私人记录,镜头成了最坦诚的日记本。那些双下巴、油光、不对称的梨涡,拼凑起来竟比任何精修图都更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用美颜软件虚构完美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有不完美的勇气,像保存标本般封存那些未被修饰的生命痕迹。但我还是没有勇气面对满面皱纹,于是简约后期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