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云丘山景区,简称云丘山景区,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的旅游景区。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br><font color="#ed2308"><b>云丘山古称“昆仑”</b></font>“北顶”,<b>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称。</b> <b>最高峰玉皇顶海拔</b>1629米,云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 云丘山景区素有“姑射山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的美誉。 云丘山中和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b>世界罕见超大冰洞群和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b>地,是“<b>晋南寻根文化”的重要源头</b>,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疗养、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著名景点<b>云丘山冰洞群、神仙峪、神龙岭、葫芦潭、玉皇顶、八宝宫、塔尔坡古村落。</b> 位置境域<br>云丘山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 <div>气候特点</div><div>云丘山景区所在的乡宁县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70毫米,平均气温9.9摄氏度。<br></div> 主要景点<br>云丘山冰洞群<br><b>云丘山冰洞群是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b>,<font color="#ed2308"><b>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b></font>云丘山冰洞群已发现14个冰洞,现已对外开放5个冰洞,总长199米,最宽处12米,最高处15米。<b>洞内四壁结冰,高低起伏,奇形异状,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分布整个空间,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显出梦幻般的景象,犹如龙宫御舍。</b>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诗才教授说道:“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云丘山冰洞群属于制冷机制最为复杂的地热负异常型冰洞。以冰洞和非冰洞的比例大概是一万多个普通洞穴才可能出现一个冰洞,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世界奇景。” 伏羲岭<br>伏羲岭位于姑射山脉最南端的马首山,海拔1363米。从中和广场向东45度仰望,对面的山岭,那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观天的男子形象,<b><font color="#ed2308">因为上古时期伏羲在马首山往下滚动磨盘,最终与女娲成亲,所以,人们称其为伏羲岭。</font></b> 由塔尔坡而出,向下走便是一号索道下站。一号索道全长462.4米,落差164.9米,共51个车箱,6个支架,单程9分钟。到达上站,往上爬约二十分钟可到一天门。由下站口向东看,可以看到正对面的山峰上有一个突出的山头,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像形体,从额头到眼睛到鼻子到脖子,特别是下面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男性喉结的位置。整个轮廓像一个背依大山,仰面朝天的男子形象,他就是伏羲,而这个山体称为“伏羲岭”。 神仙峪<br>神仙峪,山清水秀,全植被覆盖,环境优美,属风水宝地。全长四千米。传说<b>真武大帝(即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失败</b>,被尧王贬为庶民后,寻找修炼之地时,曾在此停留;<b>老子下榻塔尔坡时也在此地游玩</b>;<b>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b>也在此短暂居住,人们为了纪念这三位神仙,便把此地取名神仙峪。峪中种植大量柿子树,因此当地百姓也把它叫做“柿子沟”。 相传,真武大帝曾在这里看见有一颗软枣树,果实已经成熟,就随手摘取,吃了后,感觉香甜可口。后来人们采集了柿子树芽嫁接到真武当年摘软枣的这棵树上,这棵树上结的柿子也香甜可口,随后人们又用这棵树上的枝芽嫁接到其他树上,所以云丘山一带的柿子都香甜可口。真武得道成仙后,软枣树对面岩壁上的石头留下了他的面容,后来人们把这条沟称作神仙峪。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神仙峪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中和广场<br>中和广场修建于2009年,长79米,宽63米,面积4977平方米,位于云丘山景区的入口附近,也正处在伏羲岭东侧的山口处。 上古时期,中和广场所在的地方是伏羲女娲滚磨盘交汇之处,也是羲和观天测时的一个观测点。 <b><font color="#ed2308">相传,伏羲在东面的马首山,女娲在西边的神龙岭,兄妹俩各自滚动一扇磨盘,居然在山底合在了一起。两人遂认为天意让他们结合繁育万民,所以交合繁育华夏子孙。</font></b> 中和广场北端立有伏羲女娲图腾柱,柱高9.95米,寓意九五至尊,最大直径2.4米,寓意二十四个节气,重81吨 ,寓意九九归一,冬至以阳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象征阴阳平衡。 图腾柱上刻有巨型石雕,是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交尾雕塑,它代表人类初期的性崇拜、也告诉人们人类繁衍的渊源。 <b>伏羲在东,手持矩尺,女娲在西,手持圆规,规代表圆,矩代表方,</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手中的矩和规也寓含着天圆地方和社会秩序。<b>周围的石雕是十二生肖像,既代表十二属相</b>,也代表十二时辰。 中和节期间都要在中和广场的伏羲女娲图腾柱下举行盛大的民间祭天活动,正是对华夏民族的先祖纪念仪式。 据《尚书》尧典记录,<b>尧帝曾派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以云丘山的圆大正为北顶高榘观天测时</b>,制定农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十二个节气,尤其是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冬至、夏至)。而中和广场所在地正是当时的观测点之一。 云海神龟<br>祖师顶向北平视远处山头,可以看到云海中的神龟,云海神龟所在的龟山海拔1129米。据说祖师得道升天后,将肠胃抛下凡间,胃就抛在了对面的山头,胃随他修行多年,沾了仙气,这座山头就变成了像龟的形状,护卫着祖师。尤其是在云雾弥漫时,那神龟就像在云海中游走,人称“云海神龟”。 悬崖栈道<br>崖壁栈道,是通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此路原极难行走,多处地方需手足并用爬行,倘若遇到雨天,更难行进。于是在山崖上修建了这条栈道,彻底改变了“行路难”的现状,也保证了游客的安全。 神龙岭<br>传说,真武大帝“鲧”在祖师顶修炼得道成仙时是五色巨龙把鲧捧上天,真武大帝成仙后,镇位北极六天,主风雨,荡魔灭邪,摄妖伏怪,被尊为镇守北方之神。托起鲧的五色神龙也是功不可没,于是这五色神龙升起的山脉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变成了神龙样子,这就是现在的神龙岭。 腊台<br>蜡台位于祖师顶东南方,高29米,直径18米。它形似蜡油堆积而成的烛台。山下五龙宮一块蜡台降红碑记载记载着:清朝年间潞安府(今长治市)数十名香客有幸亲眼目睹过蜡台放光。数百年来,据说不少人看到过蜡台放光,并因而得到了好运。人们留心观察后发现只要蜡台放光就有吉祥之事到来,于是人们世代相传,这一神奇景象也成为了云丘古八景之一。 仙人湖<br>仙人湖是云丘山景区内囤积纯山泉水的人工修建的水库,总库容可达10000平方米。位于神仙峪上游,仙人湖为神仙峪水流源头,常年湖水清澈甘冽,是未受污染的新鲜活性水。 一天门<br>一天门乃道教天界之门,有99个台阶。<b>一天门始建于宋元时</b>期,<b>因失火复修于清同治年间</b>, 后于2008年重修。面宽三间,长8米,宽6.52米,高9米,是单檐歇山顶建筑。门两边有对联:“身心正直遇险不知惧,意志坚强克难必成功”。 <div><br>一天门有块像人心的石头,长3.3米,宽1.2米,高1.23米,叫回心石。一天门前立有两尊铸铁神像,一位托宝塔,一位持宝圈,在此把守天门。</div> 二天门<br>二天门是一座歇山顶建筑,长5.25米,宽5.23米,高9米。始建于宋元时期,重修于光绪年间。<b>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遭到毁坏,2008年,重新进行修缮。</b> 二天门是进入仙界的第二道门,这里有四大天王把守,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执掌风调雨顺。<div><br></div><div>嘉庆年间,乡宁县令周悌朝山至此,已大汗淋漓,当他挤过天然石缝后,回想自己坎坷人生,有感此地的神奇造化,大彻大悟,异常兴奋,兴之所至,当即题写了“众妙之门”四字。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众妙之门是天地之根祖,人类之牝门。</b>过此门将获得重生。</div> 三天门<br>三天门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长6.66米,宽5.56米,高9米,是仙界之门,门前九十九个台阶,门内供奉的是风伯、雨师、雷公、电母。 神塔<br>玉皇顶,眺望远处巨石,<b>整体形状像一个而且的“且”字,它象征男根。</b>传说,久婚不育的妇女,在庙会期间首先要拜这尊象征男根的巨石,目的在于祭拜中祈求怀孕得子,而这种祈求多时可如愿,<b>故此,称其为“神塔”。</b> 葫芦潭<br>葫芦潭位于云丘山景区圣母谷内,圣母谷四周由8座山体组成,相传是八仙到云丘山圣母谷内,看此处犹如人间仙境便停留于此,<b>葫芦潭便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葫芦幻化而成。</b> 圣母崖<br><b><font color="#ed2308">圣母宫是二十多万年前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溶洞。</font></b>此洞高数十米,宽2米,洞深数百米,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窟窿崖”。因为<b><font color="#ed2308">云丘山是上古时期的昆仑山</font></b>,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b>又因为这个窟窿外形酷似女性生殖器</b>,且神奇的是窟窿内有好多人形的钟乳石,洞口的圣水时有时无,在这里求子又十分灵应。<b>所以人们把这个神奇的窟窿又称为“圣母宫”。</b> 玉皇顶<br>玉皇顶位于云丘山最高巅峰,海拔1629米。玉皇顶建筑是一座重檐十字歇山顶的阁楼,始建于宋元时期,建筑为三叠式,一层为道士居所,二层为星斗殿和无梁殿,三层为玉皇阁,四周有汉白玉围栏,阁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日月神。 祖师顶<br>云丘山神龙岭的第二座高峰—祖师顶,海拔是1330米,上接玉皇顶,下连三天门,前有汾河弯,后有笔架山。祖师顶的建筑始建于宋元时期,其建筑分为三叠式,<b>一层为道士住所,二层为自然的城堡沙石团城,顶层就是祖师殿。</b> 八宝宫<br><b>清朝初年道教龙门派在玉莲洞、五龙宫发展壮大后</b>,又在后山择地建观,分给八个元宝作为经费,正合道教有“ <b>扇子、鱼鼓、莲花、葫芦、宝剑、花篮、横笛、阴阳板</b>”八宝之意,因此取名“八宝宫”,又叫“后宫”。 备注<br>扇子、鱼鼓、莲花、葫芦、宝剑、花篮、横笛、阴阳板,这八种物品被称为“道家八宝”,又称“暗八仙”,它们分别代表了道教中八位仙人的法器,每种法器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扇子:代表汉钟离的法宝,<b>寓意着起死回生和绝境逢生</b>,也象征着长寿。 鱼鼓:是张果老的宝物,<b>能占卜人生</b>,象征着智慧和<b>预知未来</b>的能力。 莲花:为何仙姑所持,寓意<b>修身养性和纯洁</b>,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葫芦:是铁拐李的法器,寓意救济众生和<b>长生不老</b>,象征着福禄和万代。 宝剑:为吕洞宾的宝物,<b>能镇邪驱魔</b>,象征着正义和力量。 花篮:代表蓝采和,寓意<b>广通神明和驱除邪灵</b>,象征着与神明的联系。 横笛:是韩湘子的法器,能使<b>万物滋生</b>,寓意生机勃勃。 阴阳板:为曹国舅所持,寓意<b>净化环境和心静神明</b>,象征着平和与宁静。 <b>随之全真教华山派十五代名道</b>来到此处修炼弘法,八宝宫现有碑为证。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全真教一共延续了仁、义、礼、智、信、嘉、祥、宗八代,至龙门派二十三代,现有二十五代传人在此住持。 由于<b>王重阳祖师(宋)</b>创立全真教时,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学说。八宝宫建造“三祖殿”,集纳了儒、道、佛诸教的理法精华。在宣传三教合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宝宫始建于清初,依山而建,逐层升高,八层相连,形如八个元宝,各有特色。特别是喜神殿的月老和圣母宫的送子娘娘,被历代青年男女所敬仰,几百年来,香火旺盛。 五龙宫<br>五龙宫位于云丘山旅游景区入口处的山崖之上。传说,北方主神真武大帝潜心修道,在他得道成仙时,有五条祥龙把他捧起上天。<b>五龙宫的创建就以此典故而命名。</b>五龙宫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由全真教<b>龙门派和华山派</b>道士借助民间捐资,历时数年修建而成。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寇火烧宫殿后,动用飞机轰炸抗日驻军时,突起大雾,飞机最终撞在马首山上,机毁人亡。文化大革命期间,村民“破四旧”拆庙观,五龙宫建筑再次遭到破坏。1998年由民间集资复修真武殿,2007年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规模恢复建设五龙宫,2010年五龙宫开山大典时民间捐款200余万元。 五龙宫因山势分为五层,入山门是灵官殿,供奉的是道教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主殿一层为真武殿,供奉着真武大帝,是北方的平安神。 二层为财神殿和关帝殿,供奉的是文武财神。三层为五龙捧圣殿。 四层为吕祖殿,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拜吕祖保佑健康长寿。 五层为三清殿,供奉道教中最高的神,三清四御(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 <div>其中,道德天尊就是民间供奉的太上老君,人们认为他可保佑工业、交通安全,所以晋南人民将此地作为祈求安全多财的福地。</div> 玉莲洞<br>玉莲洞是历经千万年形成的天然石洞,东西长80米,深20米,高230米,洞内经千万年来盐酸高钙水自流形成的像倒垂莲花一般的钟乳石。人们称它为玉莲洞。 长春真人丘处机亲传弟子、龙门派第一代孙道坚、吕道忠祖师,在此选址、建观、修道、弘法,是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之一。洞内现存元代蒙古国碑文为证。 玉莲洞建筑有三清殿、丘祖殿和观音殿。三清殿内的元代太极壁画图惟妙惟肖,玉莲擎盖下的和龛旁有一颗神奇的“桑榆同株”。 <b>三官洞<br>三官洞始建于元代,位于玉皇顶东北处的山崖上。三官洞供奉的是<font color="#ed2308">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大帝,即尧、舜、禹。</font></b>天官诞辰正月十五上元节、地官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水官诞辰十月十五下元节。每逢诞辰之日,三位大帝即下人间,<b>天官为民赐福,地官为民赦罪,水官为民解厄。</b> 塔尔坡古村落<br>塔尔坡古村,已有2500多年历史,因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曾下榻于此地而得名。后世道家闻名而至,见此风水宝地非常适宜清修,遂在附近山中辟谷修行,并和当地山民结邻而居,渐成村落。<div><br></div><div>整个村落依山傍水,古树掩映,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村内院落共计43处,依山而建,整体呈叠地式排列,建筑多为石砌拱顶的窑洞建构,也保有部分依山挖掘的石洞、土洞。</div> 村中的房屋既沿袭了古老石构建筑的特点,又充分利用了自然地貌,<b>院子套院子,窑洞通窑洞,部分院落之间有暗道相通</b>,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与私密空间,形成了迷宫般的建筑形态。 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塔尔坡古村呈现出丰厚的地方文化,婚俗表演、皮影戏、铁艺、巫傩、花馍、植物染……这些云丘山当地的特色民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依然散发着炙热的温度和蓬勃生机。因此塔尔坡古村不仅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更是一座没有屋顶的“活态民俗博物馆”。 归田园居康家坪<br>康家坪村坐落在八宝宫后不到一千米的山脚下,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这里绿树环抱,环境幽静,民居古朴,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所有的民居都是背风向阳的取向,依山而建,相对独立的成为一个个单元居住体。 <div>这里的窑洞建筑和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塔尔坡古村落基本一致,但瓦盖屋顶式的石木或砖木结构建筑明显更多。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显得古朴和苍老。这些古民居院落,还保留了原始的居住理念。以土崖挖洞的穴居及石料构筑的窑居和夯土版筑的抬梁结构为主要的建筑样式,是山西古民居的活化石。 [27]</div><div>2017年初,云丘山着力修复康家坪古村,将几百年历史古民居改造成为富有浓郁晋南特色的窑洞民宿,2018年9月已完成四个院落的改造,并于10月国庆黄金周期间试营业,让游客感受质朴的山西窑洞风情,体会山西人民最淳朴的日常生活。</div><div><br>特色小吃<br><b>云丘饸饹面(he le)</b><br>云丘山当地的特色美食,就不得不提到饸饹面。云丘山的饸饹面是山西四大面食之一,以前制作河洛面比较费劲些:把河洛床子架在灶台上,将揉好的面团放入河洛床,然后让壮汉坐在杠杆上,这样面团就被压成面条落入锅中。饸饹的臊子很讲究,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以及新鲜味美的羊肉必不可少,各种时令蔬菜是点睛之笔。做出来的饸饹面筋滑利口,臊子喷香诱人,有暖胃祛寒、滋阴壮阳的功效。 </div><div><br>敬爷油糕<br>云丘山的敬爷油糕,这儿的油糕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油糕,它是用白面做的,做出来的油糕甜而酥香。每年四月初八的庙会上,出现最多的小吃就是敬爷油糕。云丘山是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古时以种植稷黍为主。农耕民族对太阳极为尊崇,常用软黍做糕祭祀太阳神,乡宁人至今还将太阳称为“爷”,以示尊敬。乡宁油糕就是由古代敬神的祭糕演化而来,烫面中加入芝麻、核桃仁、红白糖馅,搭芡油炸,皮酥里嫩,甜粘适口。 </div><div><br><br></div> <div>乡宁小吵</div>此“小吵”非彼“小炒”。这道美食源自乡宁名人郑崇俭和崇祯皇帝之间的故事,是登上大雅之堂的乡土味道。用料并不特别,做法简单无常,却令吃惯山珍海味的皇帝也赞不绝口。云丘黑猪肉切丝,配上绿菠黑耳苦杏仁,浓汁勾芡调味。<b>一碗乡宁小吵顺滑和胃,理气滋养。当地人把它作为水席菜,让平民也可一尝天子口味。 </b> 勾魂羊汤<br>明永乐年间,大量回回移民来晋。一位马姓回民凭借祖传秘制羊汤的手艺在晋南定居下来。后因马师傅用一碗热羊汤救活了一个重病困顿的乡民,人们就将其煮制的羊汤称为“勾魂羊汤”。勾魂羊汤用上等羊肉、羊骨架配上多种中草药秘制料包熬煮一天一宿,加上新鲜羊血、羊杂割,撒上香葱辣子等佐料。汤浓味美,不膻不腻,有“一碗羊汤一两金”的赞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乡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font></b></h1> 乡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临汾市西部,属暖温带亚干旱气候, <b>总面积2029平方千米</b>, [1]截至2024年4月,乡宁县辖5个镇、5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昌宁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b>乡宁县常住人口为206892人。</b> 春秋晋鄂侯居此,古称鄂邑,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有昌平、平昌、吕香、昌宁之称,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因避庄宗祖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1961年,乡、吉分置。1971年晋南地区析为临汾、运城两地区,乡宁县隶临汾地区。 乡宁县内有荀息墓、廉颇墓、隋唐千佛洞、宋代柏山寺等景点。2023年,乡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4.9亿元. 历史沿革<br>旧石器时期,乡宁县即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和繁衍。<br><b>春秋,晋鄂侯(前723~718年),居此,称鄂。</b> <br>战国,先属韩国,后属赵国,均在屈邑境内。<br>西汉,武帝封驹几为侯国居此,称骐,属河东郡北屈境地。东汉,属河东郡北屈境地。<div><br>三国,为魏平阳郡北屏境地。北魏,太武帝析临汾置太平陕县,鄂地为太平边地。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属中阳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又置平昌县,属伍(仵)城郡。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初属东魏,继入西魏、北周,又属北齐,复为北周所据。<br></div> 地质<br><b>乡宁县地质构造单元的主体是山西地台。地层发育齐全,出露广泛。</b>主要有:下太古界,分布于西交口乡的黄华峪至两乳山;中元古界,分布在西坡镇的岢当山一带;古生界,以管头镇、台头镇、尉庄乡、西交口乡、西坡镇、光华镇为最;中生界,出露在台头镇、管头镇、昌宁镇、枣岭乡地带;新生界,分布在台头镇、西坡镇、枣岭乡地区。地层构造主要有: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祁、吕、贺兰山字型东翼构造,前震旦纪东向构造,晋南古帚状构造。 地形地貌<br>乡宁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高度平均900米左右,最高处为高天山,海拔1820.5米,最低处为师家滩,海拔385.1米,相对高差1435.4米。主要山峰有高天山(1820.5米)、牛头山(1788米)、云台山(1528米)、云丘山(1577米)、尖山(1598.7米)、林山(1424米)等。<br>按地形、地貌、气候、地面植被等综合要素,全县可分为三类:一是西部黄土残塬区。主要包括西坡镇、枣岭乡和昌宁镇西北部,总面积61.4万亩。二是中南部和中北部石山森林区。主要包括台头镇、关王庙乡、尉庄乡、西交口乡、双鹤乡和管头镇一部分,总面积155.43万亩。三是北部和东部丘陵沟壑区。主要包括光华镇和双鹤乡、昌宁镇、尉庄乡、管头镇一部分,总面积87.45万亩。 水文<br><b>乡宁县有14千米以上的河流和沟道1661条</b>。其中1~5千米的1579条,6~10千米的46条,10千米以上的36条。河流分别自东向西直入黄河和自北向南流入汾河再汇入黄河。<b>主要河流有鄂河</b>,<b>全长71.1千米</b>,流域面积761平方千米;豁都峪,全长34千米,流域面积253平方千米;罗河,全长15千米,流域面积66平方千米。此外还有三官略、马匹峪、黄华略、青石略等,皆为季节性河流。 <div>矿藏资源</div><div><b>乡宁县矿产资源主要以煤、铁为主</b>,以及硫黄、石膏、陶土、金、银、铜等。据勘探,全县煤田总面积160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78%,煤炭远景储量153亿吨,可采储量约130亿吨,工业探明储量73.52亿吨。全县煤炭储藏可分东、西、南三片。东片:幸福湾煤田,埋藏面积620平方千米,储量76亿吨;西片:王家岭煤田,埋藏面积380平方千米,储量约50亿吨;南片:埋藏面积600平方千米,储量约27亿吨。铁矿石县境分布广泛,以赤铁矿为主,伴有少量褐铁矿,总储量约1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全县东、西、南地区,东片约5000万吨,西片1000万吨,南片4000万吨。硫黄储量约2000万吨,紫砂陶土储量约5亿吨;石膏储量约2亿吨。<br></div> 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1315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风景名胜<br>乡宁县名胜古迹,有战国时<b>荀息墓、廉颇墓、隋唐千佛洞、宋代柏山寺、金代寿圣晨钟、明代结义庙、文笔双塔</b>等。 还有重建重修可供游人观赏的<b>云丘山、云台山、北山公园、峰岭景区、华灵庙、黄河风光</b>等一批风光胜景和旅游圣地。 云丘山旅游风景区<br>云丘山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从南而望,遥接北斗,若天顶高榘,独傲苍穹。<b>古曰“昆仑”</b>,俗称“北顶”。<div><br></div><div><b>自三代起为唐尧、虞舜和夏禹之望岳。</b>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绵远不断的奇山异峰,观之令人赞叹不已。<b>史书誉为:“貌姑射最秀之峰巅”。</b>历史文化积淀博大精深,中和文化在此延伸,观天测时在此建立,中华道教龙门派在此再生,斯山与武当山齐名,素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美誉。山奇险、水清秀,一年四季春花、夏冰、秋红、冬云,佳境交替。<br></div> 柏山寺<br>柏山荀息祠位于乡宁县管头镇樊家坪村东南,又名柏山寺。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2553.78平方米。<b>据《乡宁县志》记载,创建于宋代,金、元、明、清皆有重修。</b>献殿脊板题记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建。<b>现仅存献殿、大殿、老君殿(1998年重修)。</b><div><br></div><div>大殿为元代建筑,献殿为清代建筑。献殿砖石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架无廊式。前檐施飞椽,檐下装饰性斗栱三攒。大殿砖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厦两头,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檐施飞椽,檐下柱头铺作四朵,皆为四铺作出单昂。左侧为圣母陀郎龙王诸神庙,庙内现存药王殿、娘娘殿、龙王殿,由东向西,一字布局,为清代建筑。庙内存清代重修碑三通。</div> <div>荀息墓位于乡宁县管头镇樊家坪村东南700米柏山顶。分布面积约563.80平方米。墓地现存圆形封土一座,为东周墓葬。封土前方立“晋大夫荀息墓碑”一通,砂石质,圆首长方形,清宣统三年(1911年)乡宁知县陈世昌立。2014年,县政府对柏山荀息祠的主体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恢复了<b>通道、牌楼、山门、戏台、东西看楼、小戏台、碑廊。 </b></div><div><br></div><div>名优特产<br><b>乡宁县有花椒、苹果、核桃、长山药、翅果油、空心月饼等名优特产。<font color="#ed2308">翅果油树被称为“生物进化活化石”</font></b>,已经形成保健品、化妆品、食品三大系列产品,获山西省名牌产品和中国绿色食品称号。 </div> <h5><u><i>本栏目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内容编辑部分来自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因无法联系原作者,若涉及不妥,敬请联系,即可删。</i></u><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