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秦商风雨行(7)

终南白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作家赫广利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赏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7》</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中国-陕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上.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赫广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赫广利,西安人。祖籍蓝田白鹿原人氏。据传言乃五胡十六国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后裔,自号“统万一孤”。自幼喜静,衷情于文学、历史。读书不求甚解,唯愿友朋常聚。最爱五代李珣之句:“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7》</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赫广利《古道西风》赏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钱锦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光裕东记”从甘肃陇南进购的大量药材,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都是西京市场销量良好,几乎没有存量的药材。货源来自原产地,进价低,质量优良,特别是纹党和岷归,是药材市场上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销售利润空间大,在西京药材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充足供应省内客商和西京散户,疾患用药。发展临省药商建立业务联系,怀庆府合作义兄张仁庆是西京药材市场“光裕东记”的怀药供应商,“光裕东记”在河南和南方的当归党参市场由张仁庆负责拓展,实现双方合作共赢。通过这一系列努力操作,“光裕东记”药业销售势头迅猛,药材货源渠道畅通,进展顺利,在西京药材市场引领风骚。一时之间,赫祝轩跻身为西京社会名流,盛名商贾。自创业近两年来,经过多轮的出货进货,“光裕东记”取得了可观的经营业绩,事业的辉煌发展,稳步向前,离不开“光裕东记”团队的不懈努力,共同付出。赫祝轩准备给“光裕东记”团队发放绩效奖,使每个成员都能享受到药行发展的红利,让所有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赫祝轩以仁义立足于社会,发展事业的初衷是带领经营团队共同致富,创造幸福生活,不在为生计担忧。在留足药行拓展业务的银票后,在成员们月有俸禄,年有分红的情况下,赫祝轩额外从药行经营利润中拿出部分银票做为绩效奖,为了感谢蒋淳良朱正堂李得财为了药行的发展随自己异地调研采购不辞辛劳费心功高,铁锁钱先生留守“光裕东记”坚守初心经营有方,在药行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赫祝轩给他们每人发放两千个大洋的绩效奖银票,其他成员也都发放了不菲的银票奖励,让他们都实现了阶层的跨越,过上了优裕的生活。他们感恩药行的厚待,感恩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在商言商,三句不离本行。作品《古道西风》塑造的是秦商形象,义在利先是作品的主题。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在得先,义是舍,利是得,就是回报,舍得与义利,两者都是辩证的关系。人常说,商业利益,谈商必谈利,利不单指货币,一切的利却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固谈利必谈货币,舍货币是义的体现。《古道西风》作品为了突出义在利先这个主题,在故事人物形象的刻画过程中多此提到了货币的含义银票大洋纹银等词,像故事开始李得财从西京送赫祝轩回白鹿原,在李得财已收过车费的情况下赫祝轩额外多给两个大洋;赫祝轩到蒋寨探访同学蒋淳良,为了帮助蒋淳良度过年关,离开时留下二十个大洋;二坪山遇险土匪索要赎金五万两纹银;“光裕东记”药行取得发展红利后,经营团队每个成员都获得了不菲的银票奖励等。为了加深理解原作的主题思想,就必须对一些简单的金融知识有个了解,这里有必要对一个大洋在民国初期的含金量做一个解读。</p><p class="ql-block"> 旧时,一块大洋在普通家庭中可以算作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相当于现在几百元或上千元人民币的价值,也就是五百至壹千元人民币。所谓的大洋,实际上就是‘银元’,一种银制的硬币,其价值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因其材质为白银,故称为银元。银元一般指民国银币袁大头,当时面值壹元。然而,当时的“壹元”不是现在的壹元。据说当时一个袁大头能买五百个包子,一般家庭一个月只需要两个袁大头包子。大洋、纹银、银票以及《古道西风》书中没有涉及到的袁大头、银元,就像今天人民币的块、元或者角、毛一样,都是同一个货币单位,用于劳动成果交换及社会财富分配的一个衡量尺度。</p><p class="ql-block"> 赫祝轩为了提振团队精神,在“光裕东记”的后续发展中再立新功,向蒋淳良、李德财、朱正堂、钱先生、铁锁分别发放两千个大洋的绩效奖,按照民国初期一般家庭每年的生活费二十四个大洋计算,两千个大洋是一般家庭八十三年零三个月的生活费,加上他们近两年来每月的俸禄,年终分红,后续工作收入,对于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经济收入是相当可观的,非一般人能比,个人价值放到现在的高端公司,都算得上高管级别的层次了,其他成员不用细说都算是人人羡慕的白领阶层。</p> <p class="ql-block">2:人物对话里的人生哲理</p><p class="ql-block"> 周伯韬带领家人随从来到四川成都府给至交刘老爷拜寿,偶遇代表东家前来拜寿的赫祝轩,返回西京结伴同行途中二坪山遇险。赫祝轩以义举替代周伯韬做为人质,换取周伯韬有惊无险安全返回西京,自己也通过智斗土匪全身而退,周伯韬在家中设宴为赫祝轩压惊洗尘,感谢赫祝轩的救命之恩。赫祝轩向周伯韬表达了自己年后准备创业的意愿,周伯韬认为赫祝轩聪慧机敏,仁义真诚,心思缜密,又是饱学之士,为人礼仪周到,是一块好钢,经过磨炼,必成大业。就想将二坪山遇险省下的准备给赫祝轩赎身的五万大洋,做为资本交给赫祝轩创业。赫祝轩坚辞不受,理由是他一直谨遵师嘱,“学为好人”,将孟子倡导的做人三原则做为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意志品质。“学为好人”有很深的哲理性,是学生的学习目的,老师的教学宗旨,无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科学专业知识,哲学思想理论,掌握这些知识后是造福人类,服务社会,还是扶助弱者,帮助他人,根据教学宗旨,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做好人,做有意义的事,干利国利民的事业。“学为好人”,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做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有用之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精神。</p><p class="ql-block"> “学为好人”,用民间的话说,就是你要学好,做个好人。在学校是向老师学,从知识中传授的道理教化人生。走向社会,于芸芸众生之中,就是向诚实守信敬业友善的人学习,以善良正直文明礼貌的人为道德楷模,学习仁义为先之人的高贵品质,发扬向上向善之人的正能量精神。学习的主旨,概是“学为好人”,精神得到升华,以一个好人的形象立足于社会。</p><p class="ql-block">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说,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体现了意志的坚持性,是品质的高贵。富贵,就是出身好,事业有成,生活上很富足,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懂得简朴生活的可贵,不追求奢华,浪费财富;应该多做善事,扶助弱者,承担社会责任。品行端正爱心丰满的富贵之人,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顺风顺水,立于不败之地。贫贱,就是身份低微,没有机会从事高端行业,只能做一些普通的工作维持生活。如果处于这样的境地,就要不怨天,不尤人,控制自己不想身份地位,不想生活现状,要有坚强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直面难关的精神,无功不受禄,不该得的利益不得,不是自己的财物不要,不给社会添乱,不烦扰他人,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就是向社会的健康发展尽力。威武,就是威风八面,春风得意,地位显赫,有执法权,甚至有解释法律的权利。在这样的地位就要做坚持公正道义,秉公办事的好公仆,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恃强凌弱,不好大喜功做面子工程,浪费社会财富,永远不做有损人格的理亏之事。这就是我读作家赫广利老师作品《古道西风》人物对话里人生哲理的做人体会,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待续……8)</p> <p class="ql-block">  钱锦龙,网名雾中影,蓝田县白鹿原人。文静优雅,爱好写作,喜欢以文会友,作品散见于《梅花亭诗歌》、《在蓝田》、《陕西作家摇篮》、《白鹿原文学社》、《蓝田文艺》、《蓝天文苑》等文学平台及各类网络空间;部分诗作收入《丝路花语》诗集和《陕西省体育诗词》诗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鹿原文学-风情专刊】</p><p class="ql-block"> 是【白鹿原文学】品牌名下的一个美篇平台,专注于白鹿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地理地貌,自然风光,物产特产,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云人物,神话传说,谚语典故,行政机构,经济商贸,对外交往等,堪称白鹿原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欢迎对白鹿原感兴趣的朋友投稿,点阅,点赞,点评,赞赏,留言,晒朋友圈,转发各群,宣传推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7》</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赫广利《古道西风》赏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ry7geb?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079586"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道秦商风雨行、1—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