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道呢?!

理平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大道呢?!</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大道呢?!大道“如婴儿之未孩”。婴儿,其品性天然,它是父“阳”母“阴”合二为一的产物,它好似一团“日”、“月”合“明”的血肉之躯,淳朴自然的天性就是大道的象征,根本不可以用善恶来区分,正因如此,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多次提及婴儿,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等。一个人的心态始终能如婴儿一样日月合明,心中就会充满光明,充满光明就会有道——光明大道!但随着人的长大,社会环境影响,特别是外界的诱惑,就会导致有的人的欲壑难填,丢失了人的灵性、理性、悟性,这样原本日月合明,灵欲合一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偏离大道,就会有不善的人,之所以会有不善的人,不是因为天生如此,是求生本能的过错;不是求生本能的过错,是后天染习的过错;不是后天染习的过错,是世道大环境的过错;不是世道大环境的过错,是世间自以为是的执政者无“道”缺“德”的过错!从这意义上说,人人内心都有大道(德),珍重道(德)的就会成为善人,偏离道(德)的就会成为不善的人。这样,善与不善的距离,不也可以说是很近的吗?!讲遵循道的话可以换取尊敬,做遵循道的行为可以恩惠别人。善人明白自己的品德所在,再珍惜成就其善德的那些不善的人,这才是真正有善德(包容、海纳异己);不善的人应当感悟于自己不善之根源——偏离道,再找回自己所失去的道(德)性,改过自新,那么即使有罪过也可以免除。由此天下没有可以抛弃的人。就如当今发达国家免除人的死刑就是符合于道(德)的做法。因此,以道(规律)治国,不在于整治百姓,而在于整治世道,要做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要杜绝孳生世人伪诈的礼法和智巧,杜绝扰乱百姓欲壑难填的机巧和物利,摒弃所谓的仁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让天下都能平等,自由,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发展,并保障好每个人的生存中无法预料的困难,用大道大德承载天下,让世风永远淳朴平淡,从不轻易的抛弃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有不抛弃百姓,才能为百姓所拥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