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记•邂逅一盏茶汤】散文/茶香四溢的梅家坞

上海旭日东升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上海旭日东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61788</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上海旭日东升</p> <p class="ql-block">在并非造访梅家坞的理想时节,我却机缘巧合地来到了杭州,午餐被安排在了这茶香四溢的梅家坞。</p><p class="ql-block">在梅家坞茶农家喝茶吃饭,饭前一杯清茶,一份茶糕小点,听茶农大姐介绍龙井茶,看演示泡茶及罐装龙井茶的手法,倒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梅家坞茶文化村,静卧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西部腹地,在梅灵隧道之南,沿着梅灵路两侧延展,纵深十余里,素有“十里梅坞”的美誉。这是一个拥有六百多年悠悠历史的古村落,是西湖龙井茶的一级保护区和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极具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踏入梅家坞,映入眼帘的是满山遍野的茶园,那一片片翠绿的茶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茶园旁,一幢幢精致的小别墅错落有致,那便是充满烟火气的农家乐,是人们品味龙井茶、畅聊天地的好去处。三五好友相聚于此,喝茶谈笑,惬意非常。</p> <p class="ql-block">在茶农屋里,墙上挂着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周总理与梅家坞茶农亲切交谈的画面。1953年至1962年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先后5次莅临梅家坞村视察、指导农村工作,将此地作为指导全国农村工作的重要联系点。梅家坞这片土地,茶山叠翠,群山环绕,仿若充满仙灵之气,或许正因如此,才让周总理多次造访。</p> <p class="ql-block">龙井茶不仅是饮品,还能入菜成就美味佳肴。龙井虾仁,便是用活蹦乱跳的大河虾与清明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而成的一道名菜。相传,当年乾隆来杭州西湖游玩,恰逢清明时节。乾隆在龙井茶乡突遇大雨,只好就近走进一位村姑家中避雨。村姑热情好客,取出新采的龙井,用山泉沏了一杯香茗款待乾隆。乾隆品尝之后,顿觉香馥味醇,喜不自禁,想要带一些回去慢慢享用,却又不好意思开口,便趁村姑不注意,悄悄抓了一把藏在龙袍内。雨过天晴,乾隆告别村姑继续游玩,到日落时分,又饿又渴,便在西湖边的一家小酒店落座。点完菜后,他忽然想起随身携带的龙井茶叶,于是撩起便服,取出茶叶让店小二泡茶。店小二接过茶叶时,瞥见乾隆便服内的龙袍,吓得不轻,赶忙跑进厨房告知店主。店主正在炒虾仁,听闻圣上驾到,心中一慌,忙中出错,竟将小二拿来的龙井茶叶当成切细的葱花撒进了锅中。然而,这意外造就的龙井茶冲泡虾仁,端到乾隆面前时,乾隆闻其清香扑鼻,见盘中虾仁鲜嫩晶莹,尝上一口,顿感美味可口,忍不住连声称赞:“好菜!好菜!”自此,龙井虾仁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说起龙井茶的冲泡,用水最佳当属泉水,虎跑水配龙井茶,向来被赞为“杭州双绝”。冲泡龙井茶对器具的要求并非严苛,一只玻璃杯足矣。正确的冲泡方法是:准备一只透明玻璃杯,先倒入约三分之一的适温开水,投入约5克龙井茶叶,静静等待茶叶缓缓舒展。待茶叶充分舒展后,再添满开水。龙井茶色泽艳绿,外形偏肥壮,口感醇厚浓郁,初闻香气浓烈,后续渐淡。</p> <p class="ql-block">对于梅家坞的龙井茶,只要是正宗的,价格在200元以上,口感皆甚佳。喝在口中,有一种怡然自得之感,那才是真正的茶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便是水要好,最好是源自山水的矿泉水。</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西湖龙井茶炒制采用全手工工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成就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品质,除了选用优质原料,更离不开那独特而精湛的炒制技艺。直至今日,高档西湖龙井仍坚持全手工制作。</p> <p class="ql-block">好茶片小且完整,排列整齐,犹如一把把小巧的宝剑。茶农大姐介绍,龙井茶茶片外形挺直扁平,罐装时不能横着放入,否则容易折断,且罐内装的量少。正确的罐装方法是顺势抓起,竖着放入罐内,让茶片相互插入。装罐后,大姐在桌上轻轻磕几下,疏松空间,再次添加。最后盖上盖子,边下压边旋转。一盒一般人只能装50克茶叶的罐头,茶农大姐竟能装150克。</p> <p class="ql-block">杭州,令人陶醉的是西湖。然而,除了西湖,梅家坞这样盛产名茶的村落同样深深吸引着我。所以,我每次来到杭州,几乎都是从西湖再向西行。在畅游之间,再购置一包茶叶,然后心满意足地归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