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奥斯登《维多尔·管风琴作品全集(第六辑)》 1998 [FLAC+CUE/整轨]

smaII_cat

<p class="ql-block">专辑名称:Charles-Marie Widor: Complete Organ Works Vol.6</p><p class="ql-block">管风琴家:本·范·奥斯登(Ben van Oosten)</p><p class="ql-block">专辑风格:古典音乐、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发行时间:1998年</p><p class="ql-block">发行公司:MDG</p><p class="ql-block">唱片版本:德国版</p><p class="ql-block">唱片编号:MDG 316 0406-2</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1500363994-0b9d41?p=626386" target="_blank">Ben.van.Oosten.-.Charles-Marie.Widor.Organ.Works.Vol.6.zip</a></p><p class="ql-block"> (访问密码: 626386)</p><p class="ql-block">专辑介绍:</p><p class="ql-block">这张专辑是管风琴家奥斯登演奏维多尔的管风琴作品。奥斯登采用法国图卢兹,圣塞尔南长方形教堂的卡瓦耶-科尔管风琴。</p><p class="ql-block">夏尔-玛丽·让·阿尔贝·维多尔(Charles-Marie Jean Albert Widor,1844年2月21日-1937年3月12日)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教师。生于里昂一个管风琴建造师家庭,起初师从其父,曾于1838至1889年间担任萨尔的圣弗朗索瓦教堂管风琴师的弗朗索瓦-夏尔·维多尔学习音乐。著名管风琴建造家、管风琴建造艺术的复兴者阿里斯蒂德·卡瓦耶-科尔是维多尔全家的挚友,在他的安排下,才华横溢的小维多尔于1863年前往布鲁塞尔,跟随管风琴家雅克-尼古拉·勒门学习管风琴演奏技巧,后又跟随布鲁塞尔音乐学院院长弗朗索瓦-约瑟夫·费蒂学习作曲。学期结束后维多尔移居巴黎并在那里终其一生。24岁时被指派为圣玛德琳教堂管风琴师卡米尔·圣-桑的助手。</p><p class="ql-block">1870年1月,在卡瓦耶-科尔、圣-桑、夏尔·古诺的游说下,25岁的维多尔担任了巴黎圣叙尔皮斯教堂的“临时”管风琴师,这是法国管风琴家的最高职位。该教堂里的管风琴是卡瓦耶-科尔的杰作,乐器卓越的表现让维多尔获得了无穷的灵感。尽管表面上看是个“临时”头衔,但维多尔一担任就是近64年,直到1933年年底。1934年,他的学生及助手马塞尔·迪普雷接过了职位。</p><p class="ql-block">1890年,塞萨尔·弗朗克去世后,维多尔继任了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一职。上任伊始,这位新老师就把全班吓了一大跳,他突然要求学生学习艰难的演奏技巧和巴赫的管风琴音乐以作为能够熟练进行即兴演奏的先决条件。1896年他放弃此岗位,转而担任作曲系教授。维多尔有几位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如上文提到的迪普雷、路易·维耶内、达留斯·米约。阿尔伯特·史怀哲也曾自1899年起师从维多尔,并在其鼓励下对巴赫的音乐进行了理论研究。1912至1914年,师徒二人合作出版了附评注的巴赫管风琴作品集。值得一提的是,维多尔的老师勒门正是一位重要的巴赫作品诠释者。</p><p class="ql-block">作为当时一流的管风琴家之一和博学者,维多尔游历了许多国家,包括俄罗斯,英格兰,德国,荷兰,葡萄牙,波兰和瑞士。此外他还参加了许多著名的卡瓦耶-科尔管风琴的落成音乐会,如巴黎圣母院,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特罗卡德罗剧院和鲁昂的圣文教堂等。1892年他获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10年入选法兰西学会,1914年7月18日接替亨利·鲁容,被推举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的“永久秘书”。</p><p class="ql-block">1921年,维多尔和福朗西斯-路易·卡萨德絮一起在枫丹白露成立了美国人音乐学院,并担任院长至1934年,继任者是莫里斯·拉威尔。他的挚友伊西多尔·菲利浦负责教授钢琴,娜迪亚·布朗热则培养了整整一代作曲家。</p><p class="ql-block">1920年4月26日,76岁高龄的维多尔与36岁,出身名门望族的马蒂尔德·德·孟德斯鸠-费森萨克结婚。马蒂尔德于1960年去世,膝下无子。</p><p class="ql-block">1933年12月31日,维多尔辞去了圣叙尔皮斯教堂管风琴师一职,3年后得了中风导致右半身瘫痪,但神志一直清醒。1937年3月12日在家中去世,4天后被安葬在圣叙尔皮斯教堂地下室。</p><p class="ql-block">维多尔的《管风琴交响曲》:维多尔曾为多种乐器和乐团写过作品(比较著名的有为声乐和钢琴而作的歌曲),此外还有4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剧。但时至今日,只有管风琴作品还在经常被演奏,包括10部《管风琴交响曲》,3部《管风琴与乐队交响曲》,《拉丁组曲》,《3首新乐曲》和《巴赫的遗物》(1925年,为6首巴赫作品的改编曲),而10部《管风琴交响曲》则是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将“交响曲”的名称给予为一件乐器而作的作品看似不寻常,其实不然。维多尔是复兴在19世纪初没落的法国管风琴音乐的先驱,而该复兴运动的推动者则是开创了“交响曲式”管风琴先河的阿里斯蒂德·卡瓦耶-科尔。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管风琴有着清晰尖锐的声音,适合演奏对位法作品。而卡瓦耶-科尔的管风琴的声音要温暖得多,是演奏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单旋律风格作品的理想乐器,成排的音栓大大拓展了管风琴的音色,顶得上一支管弦乐队,还史无前例地拥有演奏渐强和渐弱效果的能力。这些特点激励了众多作曲去谱写“交响曲式”作品。这个趋势不仅限于法国,在德国,埃伯哈特·弗雷德里希·瓦尔克建造的管风琴也给了弗朗兹·李斯特、尤里乌斯·罗依布克和马克斯·雷格尔等著名作曲家以很大的灵感。</p><p class="ql-block">维多尔的管风琴交响曲可被分成3组。第一组4首交响曲作品13号(1872)更适合被称为“组曲”(维多尔自己称之为“套曲”),展现了维多尔的早期风格。他一生中曾对这些早期作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订,即便是在作品出版之后,其中某些修订的幅度非常大。其传记作者约翰·尼尔写道:“有人发现,在60年内,有些交响曲最多时曾有过多达8个不同的版本。”</p><p class="ql-block">在第二组4首交响曲作品42号中,维多尔展现了其对对位法的精通,同时将卡瓦耶-科尔管风琴的能力发挥了极致。第5交响曲终乐章“托卡塔”和第6交响曲第1乐章都相当著名。第7和第8是维多尔最长也是最不经常被演奏的交响曲,前者有6个乐章,后者的初版则有7个,后来在1901年版中维多尔去掉了“前奏曲”乐章。</p><p class="ql-block">第9“哥特”(作品70号,1895)和第10“罗马”交响曲(作品73号,1900),属于内省性质的作品,主题都来自格列高利圣咏:《哥特交响曲》在第3和第4乐章里借用了圣诞节入祭文“Puer natus est”,《罗马交响曲》的全部4个乐章则借用了复活节升阶咏“Haec dies”。同时两部作品也是向两座新近安装了卡瓦耶-科尔管风琴的教堂表达敬意,分别是哥特式的鲁昂圣文教堂和罗马式的图卢兹圣塞尔南长方形教堂。《哥特交响曲》的第2乐章“持续的行板”是维多尔本人最喜欢的乐曲。在这一时期,维多尔还为早年的《第2交响曲》增加了一个“Salve Regina”乐章,同样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为主题。</p><p class="ql-block">《第5交响曲,作品42号之1,第5乐章:托卡塔》是维多尔最著名的管风琴乐曲,法国浪漫时期管风琴音乐的代表作,后来波尔曼,穆莱,迪普雷等作曲家谱写的托卡塔都以此曲作为范例。在很多婚礼的退场仪式上(比如英国威廉王子大婚)乃至在罗马梵蒂冈城圣彼得长方形教堂举行的圣诞节午夜弥撒临近尾声时,都能听到这首托卡塔。尽管第4交响曲的第1乐章也是托卡塔,但两者的风格完全不同。维多尔本人曾对此曲在国际上获得极高声誉感到高兴,但对其他管风琴家演奏时的乐速非常不满。许多管风琴家喜欢演奏得飞快,维多尔则偏爱有节制的速度。他曾于89岁高龄时在圣叙尔皮斯教堂录制了此曲,乐速相当慢。伊西多尔·菲利浦曾将这首托卡塔改编为双钢琴演奏。</p> <p class="ql-block">专辑曲目:</p><p class="ql-block">01. Organ Symphony No.10 'Romane' in D major Op.73 - 1. Moderato</p><p class="ql-block">02. Organ Symphony No.10 'Romane' in D major Op.73 - 2. Choral (Adagio)</p><p class="ql-block">03. Organ Symphony No.10 'Romane' in D major Op.73 - 3. Cantilene (Lento)</p><p class="ql-block">04. Organ Symphony No.10 'Romane' in D major Op.73 - 4. Final (Allegro)</p><p class="ql-block">05. Suite Latine Op.86 - 1. Praeludium (Moderato)</p><p class="ql-block">06. Suite Latine Op.86 - 2. Beatus vir (Andante)</p><p class="ql-block">07. Suite Latine Op.86 - 3. Lamento (Allegro moderato)</p><p class="ql-block">08. Suite Latine Op.86 - 4. Ave Maris Stella (Andante moderato molto)</p><p class="ql-block">09. Suite Latine Op.86 - 5. Adagio (Adagio quasi andante)</p><p class="ql-block">10. Suite Latine Op.86 - 6. Lauda Sion (Tempo di Marc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