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壹钱枫<br>美篇号:1538266<br>拍摄地:徐州大龙湖度假区 <p class="ql-block">“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暮春时节,我在徐州大龙湖度假区闲逛,映入眼帘的是满架盛开的紫藤花,恰似万千紫蝶翩翩起舞,瞬间,我被这梦幻般的紫色世界深深吸引,自此,一场与紫藤花的浪漫邂逅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紫藤,虬枝盘干,碧绿的叶子与淡雅的花朵相互映衬。其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紫藤花,花如其名,带着淡淡的紫,散发着悠悠的香,一朵一朵,汇成一片片,垂于架下,如紫色的门帘,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架下,花穗随风荡漾,馥郁的芳香扑鼻而来,蜂蝶在身旁飞舞,惬意之感油然而生。置身于紫藤花下的长廊,欣赏着这淡雅的花朵,吟咏着隽永的诗句,恍惚间,这些小小的紫藤花仿佛化作了传递爱与和谐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紫藤在中国的栽植历史源远流长。民国之前,北京的诸多官宅私园,都以栽植紫藤来美化庭院。清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的“雨梧书屋”前,紫藤满架飘香;清东阁大学士梁诗正“清勤堂”前,紫藤茂盛迷人;清代诗人朱彝尊的“古藤书屋”,藤萝成荫,令人沉醉;清初学者周起渭的院中,紫藤铁干苍坚。</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紫藤原产于西域,被胡人视为圣物,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将其引入,从此,紫藤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延续千年。上海有个叫紫藤的地方,因一棵明朝栽植的紫藤而得名,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此休息。苏州拙政园内,有一棵六百多年历史的紫藤。成都新都区桂湖公园内的桂湖紫藤,相传为明代状元杨升庵所植,距今已有500余年,形成了百米紫藤长廊,被誉为“中国藤王”。</p> <p class="ql-block">记得一次初夏,我游览曲阜孔府后花园时,也曾见过一棵植于清代、树龄200年的紫藤。夏日的紫藤叶子呈现出墨绿色,生长极为茂盛,其躯干盘曲蜿蜒,爬满架棚,枝叶繁茂,蔚为壮观,走进长廊,满目翠绿,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春风阵阵,沉睡了一季的紫藤,悄悄地拉开了生命的华丽幕布。早些时候来,就会看到枝芽上冒出灵巧的小花苞,那模样也是极美的,呈长椭圆形,稍微弯曲,形似弯弯的月牙,在枝条末端成簇生长,细小而嫩绿,还带着轻微的红色或紫色色调,宛如羞涩的少女,悄悄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紫藤永远就是一首向上的诗。它的藤道劲有力,缠绕在长廊花架间,如同棕色的巨龙奋力向上攀爬,渴望登高远眺。我想用手机拍下它们的特写,可它们高高地盘结在花廊上端,让人感觉高不可攀。</p> <p class="ql-block">紫藤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如同一串串绚烂的紫色宝石,低垂在高挑的枝头上,典雅而又华丽;又似深紫色的瀑布,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每年花谢之时,成群落下的紫藤花如群蝶飞舞,又像一场纷纷扬扬的花雨。它以自己独特的美丽,为这顺堤河岸增添了一份醉人的色彩。令人们陶醉在这无尽的紫色魅力中。看着这飘落的花瓣,我不禁幻想,它们是仙女下凡,化作蝴蝶寻觅人间浪漫。</p> <p class="ql-block">紫藤花,不仅名字富有诗意,还极具食用价值,紫藤花也称之为“藤花菜”。前些日子,朋友送来亲手制作的“紫藤花饼”,轻咬一口,饼中裹挟的紫藤花,味美鲜嫩,独特的芬芳在味蕾间散开,那滋味至今令人回味。在徐州,人们常采摘它做蒸菜;北京的“紫萝饼”,以及各地的“紫藤糕”“紫藤粥”“炸紫藤鱼”等,皆是融入紫藤花的美味。尽管当地的紫藤花蒸菜是道美味,但我绝不愿牺牲公园的景观来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留下这一片美好,亦是一种善良。</p> <p class="ql-block">紫藤的价值远不止观赏与食用。它作为观花绿荫藤本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应用广泛,可种植于园林棚架、湖畔、池边等地。其花可提炼芳香油,还有解毒、止吐止泻等功效;紫藤皮能杀虫、止痛、祛风通络。此外,紫藤对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紫藤长寿,用途多样,既适合作为棚架、门廊等的绿化材料,也可修剪成灌木状,还能用于盆栽。</p> <p class="ql-block">紫藤花,以它独特的魅力,点亮了我的生活,让我沉醉在紫色的梦幻之中,领略到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与生命的蓬勃力量。</p> 谢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