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精灵(45)|| 四十年前的地区医院手术室

临医文联

那时,手术室在全院科室中,无疑是极为强势的。科室里,麻醉护理人员个个引人注目,他们或人高马大,或靓丽帅气。无论是参加何种活动比赛,第一名似乎总是被手术室收入囊中。或许是职业习惯使然,手术室的人语言犀利却不失幽默,行动敏捷,走起路来脚底生风。<br><br>手术室主任曾是战地医院的卫生员,他天性擅长沟通交际。每天吃饭时会回家,但饭后放下饭碗便匆匆往医院赶。几乎每天,他都能在所有手术科室“神游”一番。上至书记院长,下到刚实习的学生,他都能拍肩搭背、称兄道弟。凭借着出色的交际能力,没有什么隐私能逃过他的“打探”。尽管主任资格老、威望高,却从不欺软怕硬,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老前辈。他走路快、说话多,被大家称为“半部天书”,在他的带领下,手术室也成了出了名的雷厉风行的“硬骨头”科室。<br>当时,医院的病床不到一千张,而手术科室的床位就占了一半。手术室仅有6张手术台,主要涵盖外科(普外、泌尿、小儿外、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妇产科(妇科、产科)、五官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那时,各科的手术量很少,普外常见的手术也就是胃大部切除术、急腹症剖腹探查,偶尔会有一例开颅手术;小儿科多是疝气手术;妇产科主要做少量的剖宫产手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全剔手术也不多;五官科只能做食管气管异物取出术、乳突根治手术,眼科也仅能开展眼球摘除、白内障手术,口腔科更是很少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尽管手术数量有限,但在40多年前的那个时候,这里已是我们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和手术室了。<br><br>我来到手术室,大家对我并不陌生。这里坦率热情的老师们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算起来,我已在手术室工作了八年,之后又在肿瘤医院脱离手术工作,从事了一年多的免疫检验。生病、结婚、丧子,诸多经历让我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这次调动,是因为孩子重病,需要时常在这个医院检查治疗。经历了这么多,我早已没了原来的天真活泼,严肃严厉、不苟言笑成了我的真实写照。不过,科室主任早就了解我的情况,正因如此,全科人对我关照有加,让我在这个充满“硬核”气息的手术室里,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