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过气清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祠书画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挥毫龙踊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敷彩意开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取义千年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心八表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成凝岁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韵早登堂。</div><div><br></div><div> 一场盼望已久的春雨在春夜沛然而至,在早晨的风云变幻中又戛然而止。雨住风停的暮春,天气如同书画作品中的苍茫之境,顿觉尘嚣尽洗。在天水市区城隍庙的五凤楼前,“杜未丁军美术作品展”在天水市文化馆上午九点钟拉开帷幕。这是王正威教授《贺杜未、丁军书画展》一诗描写的真实景象。</div><div> 五凤楼的门前,花篮列成斑斓的仪仗队,沐浴着百合花浮动的的晨光,槐树缀满星星似的枝桠上的露珠,开幕式人头攒动的热闹现场,共同构建的春天景象似在告诉人们,这是一次成功的高规格的书画展。在“杜未丁军美术作品展”现场,笔者作为画家的朋友有幸参与并提前观看画展,感慨良多。杜未先生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年轻画家,他的中国画作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触动。读杜未的画,常常会被他作品中的一笔一划中生命力的律动所震撼,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那种深厚的连接。杜未在中国画大写意的创作中,汲取了吴昌硕、齐白石、八大山人等古代大师的养分,却又别出心裁,展现出个性化的艺术风格。他以笔为骨,以墨为魂,挥洒间尽显“大匠不斫”之气度,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也。其作品用传统艺术和现代专业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创新而成,所以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也融入了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他的大写意画风清新明快,色调清晰透明中呈现出秀润淡雅的风格,与此同时他的作品还表现出笔墨坚实、造型严谨的一面,笔墨颇具传统意味而又不失现代审美情趣,让参观的人深受感染。</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以墨写心,以形载道</b></h3> 杜未已故的父亲杜廷楹先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书画大家,其特立独行和极具标识性的大写意作品是当代超越了地域影响的中国画宝库中的精品。杜未从小便踏上了书画治印的艺术之路,这种师承庭训的艺术法乳,使杜未的中国画研习一开始就入门很正,来自于早期近乎严苛的责修,使得他后来的创作具有宽博精准的特点,这为他的大写意中国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杜未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于著名教授张之光,使得他进一步浸淫于大写意的广阔天地,窥其堂奥。1997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探索与创新。传统的锤炼不仅使杜未具备了扎实的功底,也为他艺术个性的创新奠定了基石。在当今艺术圈中,杜未的名字逐渐引起关注是不奇怪的。杜未大写意的花鸟画作品还引发了京津冀和南方众多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的关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千百年来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凡从事中国画获取个性化语言,必须以扎实而丰厚的笔墨为依托。杜未说,艺术的高下在于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情感的高度统一,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其笔墨功力深厚,画面内含情感丰富,可谓精妙绝伦,现在很多画家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不注重内在情感的表露,以致于画面虽然漂亮但不美,初看漂亮,但不经琢磨,只有少数画家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画面和其内在的风格, 别人画景,我在写情,别人写实,我在写心,别人制作,我在抒怀,因此我的画更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div> 势如龙蛇竞走,浓淡干湿皆成妙趣。焦墨处似铁划银钩,苍劲如古松裂石;飞白处若惊鸿掠影,空灵似云岫出谷,这是我当时观画的感觉。</div><div> 他的作品往往以泼墨融彩的形式,展现出作品的生机与灵动。趁着笔触的跳跃与洒脱,观者仿佛可以感受到花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 泼墨成叶,逸笔勾花,水气氤氲中似有清香透纸,令人神往。 在他的笔下,一切皆可入画,描写的对象不仅是笔下的植物,更是情感的寄托与自然的象征。通过对色彩的深入探讨,运用浓淡相间的层次感,渲染出一种淡雅而不失热烈的氛围。每一幅作品宛如一首诗,字里行间都传递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思考。<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简而不空,狂而不乱</b></h3> 中国画大写意画着重于表现物象的神韵和画家的情致。大写意之难,在于写境与抒情,它是画家情感的诗意呈现。写实只是写意的基础,写意才是写意画的升华,而这里的“写”,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绘”与“画”,它是基于书画同源的笔墨精神张扬,是以具有抽象性、韵律美和节奏感的书法艺术来写形、强调线条的质感。大写意的“大”,正如孟子所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它往往能表现出人格的伟大,心灵的伟大,以及集诗、书、画于一体的文化意义上的精深博大。大写意之“意”,则是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念、意气、意境、意态和意趣。总之,写意画讲究的是“写”,讲究的是“意”,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发挥和“意气生发”。传统意义上的大写意花鸟画,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小写意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画法。而大写意是中国画里面一种难度较高、不易掌握的画法,需要有过硬的笔墨功夫,在表现对象时,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等特征,给人一种潇洒、气派、落落大方的艺术感受。杜未先生深得青藤之恣肆、八大山人之孤傲,然又自出机杼。而“写”好画,需要书法功夫,需要骨法用笔,更需要传统文化作底蕴。大写意画,看似漫不经心,逸笔草草,实则法度森严,大有讲究。<div>杜未笔下花鸟,不囿于形似,一羽一叶皆含生趣;所作山水,不滞于皴法,一石一水俱见性情。在作品《笔飞墨动老藤中》题跋中,他是这样阐述的,作此画略似缶翁、寿翁、白石笔意。师法古人、今人,师其意,不以迹求,其画略似某家,而非某家,其画之风格自现。然作画须知传承与创新,笔法传承,画意创新,而不可缺文化承载,其画意自深。写意画尤为如此。杜未认为他的画,是写他的情感,其作品全都来自于传统和生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以心运笔,以气贯墨</b></h3>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画家绘画思想的载体,笔法的千变万化,墨法的干湿润涩,都依赖于画家的思想灵感去驾驭。原为新华社记者、资深媒体人陈焱评价说:杜未大写意花鸟不难看出,他在追求至刚至大的传统美学精神的同时,赋予了作品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才是更高级的绘画表现形式。其可贵之处在于用具象的花鸟、鱼虫、蔬果等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以及关于人、轮回、生与死、幻像等玄而又玄的概念。画面上的具象,表达的恰是画家更为抽象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好的画家,首先是一个思想者。画家与思想者的区别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思想者使用文字语言,而画家使用绘画语言。诚哉斯言矣夫!<div> 细细去琢磨杜未的近期作品,具有一种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以独有的形式、笔墨、色彩、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品读杜未的作品,不仅让人欣赏到美的物象,而且透过这些物象,我们好像与画家站在同一视角上,去领略被他用笔墨诗化的自然。在笔的书写性中,寻找情感的感觉,并以干湿浓淡变化的线书写花卉枝杆,浓淡交融,枯湿相参,相得益彰。正如杜未自己所说,“我的画,写我的感情,他们全都来自于传统和生活。”因此,他的花鸟寓性情于法度之中,寄墨法以文心雅趣,笔之所至,意之所至,心随笔转,墨趣生发。古拙的线条,是他的“心电图”。皴、擦、点、染,是他的脉搏律动;而他精心构建的艺术图式,则是他想要表达的意义、意境、意气、意念或者意趣。他“写”出来的花鸟作品,由于用笔带有浓厚的金石味道,所以有苍茫古拙之郁勃生气。杜未简笔“写”出来的作品,比如《远瞩》《凝香》《多寿》《古柏吟》《寿喜图》《花枝烂漫》《芙蓉国里尽朝晖》等等,都是情之所至,一气呵成,一“写”而就,用笔老辣,结构严谨,形象夸张,构图洗练,寓意深刻。或者赋予作品一个美好意蕴,或者赋予作品一个灵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感情指向,表达了画家炽热的情感和强烈的人文情怀。这一“写”,写出了意态超迈,写出了古拙与疏简,写出了大气与超迈,写出了雄强与霸悍,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写出了至刚至大的传统笔墨精神。<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方寸之间,可见宇宙</b></h3> 今人作画,或拘于技法,或溺于俗艳,受展厅经济的影响,画大而空,不耐推敲。而杜未先生这一次的展品多为一平尺的小画。尺幅之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而一点朱砂点睛,顿使天地为之一振。此展非仅视觉盛宴,更是一场超越时光、与古为徒的对话,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哲思之旅。 不可否认,杜未的作品正如他本人一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的画还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大写意的荷花,还是花鸟虫鱼与书法的提款融为一起,成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篆刻的精美的精美也是令人击节称赏,融通在一起,传递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他也在这条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未放下前行的脚步。另外,杜未在书法与篆刻方面别具匠心,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他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字形如山,充满了力量与美感。篆刻作品则展现了他细腻的艺术感知,精确地雕刻每一个细节,赋予每一方印章独特的灵性。杜未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所画花卉自然而然地赋诗,像他的《梨花》题画诗:“夜雨连明春水生,一片丹霞万里心。多情蜂蝶独乐此,疏花点点露微情。”作为青年画家,大胆地去尝试作题画诗,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另一方面也印证了他具有雄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提炼传统中抒情写意的菁华,练气还神,营造意趣,突显格律,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强化笔力线条和水墨特性,勃郁着万物自得的生机,寄寓了清雅高洁的精神。<div> 在甘肃画院美术馆联盟及天水市美协麦积山美术馆的多重身份中,他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推动本土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杜未还是天水市政协的委员之一,参与市政事务的同时,他也持续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通过这些不同身份的互动,他将自己的艺术视野与社会责任结合,让艺术在生活中更具温度。 愿杜未先生的艺术境界更上一层楼,尺幅之间气象万千,丹青妙手愈显神工,笔底生辉,墨韵流芳,艺境更臻化境,承古创今,勇攀艺术高峰!<br></div> <h5> 杜未,专业画家,1974年生于天水,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研究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画院美术馆联盟理事。甘肃省政协书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天水市美协副主席。天水市麦积区美协主席。天水市麦积区美术馆馆长。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画家。天水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div> 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银奖”,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最高奖”,第二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优秀作品奖”。并相继参加第十二、十三、十四当代中国花鸟画作品邀请展,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第二、三、四、五、六、七届“传统与现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提名展,第一、二、三届文化部全国群文美展、全国首届花鸟画学术邀请展等。作品入编《当代花鸟画》、《中国花鸟画品鉴》、《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珍》、《中国画名家作品珍藏集》、《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学范本》等70余部。<br></div></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杜未作品欣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