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地位属于“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至高无上。所以,这里永远是藏民,也是游客们必须要来的地方。在广场上拍的大昭寺正面。高高的两只幡杆缠满了经幡条。</p> <p class="ql-block">2012年9月7日下午晚一些,我们来到了拉萨的大昭寺。这里购买门票每个人85元,对持有任何证件的人员,包括残疾证、老年证、军官证等等一律没有优惠。但这里的游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由于想拍晚些日落时的镜头,所以计划晚来会儿,没想到六点半就静寺关门,感觉没有拍尽兴。后来从阿里回来后再来这里拍摄。</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屋顶的双鹿和法轮。鹿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相传佛陀最初在鹿野苑传法,所以佛教以两只鹿中间一个法轮做代表,法轮发出的光芒象征佛法的传播。据记载,佛陀上一世是鹿王,因为救小鹿而牺牲了生命,并于临终立誓,使诸鹿都能度脱生死罗网。</p> <p class="ql-block">在院落东侧有数排酥油灯,白天也总是长明不灭。由这里各个家庭的人负责加酥油。酥油灯后是大昭寺主殿正门,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从正门开始;外院是后来修建、扩充的,而主殿是1400多年前的建筑。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门口的石头地板光亮如镜。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侧为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右侧是未来佛。</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顽童”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挚签”等都在这里进行。每天到八廓街转经的藏民无以数计,许多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p> <p class="ql-block">在大昭寺屋顶俯拍下面磕长头的人们。从大昭寺金顶可以看到大昭寺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是“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主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查找了大昭寺的相关资料: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形成。大昭寺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布达拉宫。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为最早列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为弘扬黄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都位于八大弟子之列。黄教六大寺庙,我们去过的甘丹寺为宗喀巴本人亲建,其它寺如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均为其弟子所建。</p> <p class="ql-block">这是走到楼上金屋顶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钟不仅是宗教法器,也是艺术珍品。钟体采用传统藏式铸造技术,结合汉地与尼泊尔的工艺特点,展现了高超的金属加工技艺。</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借来的大昭寺里面供奉的佛像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窗台上摆放着这些花盆,不同颜色的花开得正旺。给庄严肃穆的大寺里增添了无限的活泼情趣。</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里面虽然也不让拍照,但相对管的不那么严。</p> <p class="ql-block">在大昭寺里,抓拍到年轻的僧人们辩经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内的色拉寺是以辩经最为突出的,在大昭寺看到他们辩经还是感觉有新鲜感的。</p> <p class="ql-block">一位僧人到锣前敲了起来,原来到了静寺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 大昭寺历史上曾遭受两次灾难。公元7世纪后期,由信奉原始宗教苯教的贵族大臣发起的第一次禁佛运动,以及公元9世纪中期,由朗达玛发起的第二次禁佛运动,使大昭寺或沦为屠宰场,或遭到封闭,而释迦摩尼像两次被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昭寺,拍了不少在这里转经和磕长头的人们。为藏族同胞对宗教的虔诚所佩服。</p> <p class="ql-block">有介绍说,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p> <p class="ql-block">许多藏民是手举着经桶一边转着一边走在八廓街上。感觉许多藏族同胞一辈子都在转经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转经是指藏族人围绕神山、圣湖、佛塔或寺院等特定路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并祈祷的仪式。这种活动不仅包括步行,还包括手持转经筒或念珠,每转动一次经筒或念珠,相当于诵读一遍经文。</p> <p class="ql-block">像这几位老年妇女看着年龄比较大了,结伴儿来转经。</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是拄着拐杖转经。走了一圈儿又一圈儿。</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转经?通过转经,信徒可以积累善业,净化心灵,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转经是对佛的虔诚表达,信徒通过这种方式与佛更近。转经被认为可以免除罪恶,超度亡灵,并实现祈愿。正因为如此,所以藏族同胞一代代传承的要转经不息。</p> <p class="ql-block">抓拍的这些特写实际上从藏民的衣着打扮就可以看出如今的生活状况。</p> <p class="ql-block">来到拉萨,来到大昭寺,心灵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读过有的年轻人写的东西,在内地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失业了失恋了就跑到拉萨呆些日子,看到藏民们那种对宗教的虔诚,自己的心也就静了下来,重拾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返回内地。</p> <p class="ql-block">从他们的表情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照在那些转经和磕长头人们的脸上,暖暖的阳光让人喜欢。这位磕长头的妇女在回眸的瞬间我抓拍了她的特写。祝福藏族同胞生活美满幸福越来越好!这个美篇里凡是涉及历史介绍的资料都是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