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世界读书日的一则读书笔记

羊大为美

<p class="ql-block">  自从去生九月份退休之后,由于有的是时间,除了散步和闲逛,一口气读完了《众山回唱》、《赤裸裸地来——罗丹传》、《雪莱传》、《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巴黎时评作家谈访I》、《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等十多本书籍,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作家乔叶的《认罪书》了。</p> <p class="ql-block">  出于说不清楚的兴趣和品味,请恕我对国人的书看得很少。在读这本反映文革题材的书之前,我先读的是卡佛的《我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和《大教堂》。我同意佛卡认为小说对人生改变不了什么的观点,我同样也深深地体会到,对于你所喜欢的被它感动的作品,你在一次又一次激动和心跳之余,不可以不被他们影响,不可能不被他们改变。眼下,如果说读卡佛精雕细刻笔力坚劲的小说你可以读一篇晾一篇的话,那么乔叶的这本《认罪书》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一口气读完。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种感觉是我在读《一千零一夜》、但丁《神曲》、卜伽丘《巨人传》、《莎仕比亚全集》、弥尔顿《失乐园》、大仲马《基督山伯爵》、雨果《悲惨的世界》和《九三年》、巴尔扎克《驴皮记》、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斯汤达的《红与黑》、左拉《小酒店》、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托斯妥耶夫斯基《白痴》、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麦尔维尔《白鲸》、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卡夫卡《城堡》、《变形记》、萨瓦托《邃洞》、戈尔丁《蝇王》、海明威《老人与海》、艾略特《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以及《老子》、《庄子》、《淮南子》、《王阳明全集》和《柏拉图全集》、《康徳全集》的时候才有的。</p> <p class="ql-block">  《认罪书》故事不算曲折,有时候会觉的很像电视剧中的桥段,可是谁能说这些不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呢?阅读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跟着主人公金金去探索的勇气,去探索人性深处更深的恶,再深一点的恶。你从故事中真的会感到人真的是性恶的,好恶的,嗜恶的,纵恶的,玩恶的,吃恶的,在人行恶的途中,上面布满了许多乔装打扮的虚伪的逻辑,像楚楚衣冠一样穿戴得堂而皇之、威严得体,让行恶的人感到理所当然,这难道就是尼采所说的“他们都处于良心的无辜中!”我曾经用这句话来解释肇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日的本人屠杀中国人。不过这本书不是说日本人屠杀中国人,而是中国人糟蹋中国人,同类人糟蹋同类人,同道人糟蹋同道人,同乡人糟蹋同乡人,阿夫甲糟蹋阿夫甲,从头到尾的糟蹋,从窝里到窝外的糟蹋,从内心到外部的糟蹋,从面皮上到骨子里的糟蹋,它在你的良心上、人格上、身体上、形象上、尊严上、待遇上、物质上、名誉上随心所欲踩来踩去的糟蹋;<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了地位,除了阶层、阶了级别,它压根儿就从来没有平等的观念,</span>它从来不屑于也不和你对质,不和你分辨,不和你核实,不和你计较;它不杀你,只邈视你,糟蹋你,踩得你死去活来,直到对你落下石,认怂了也不行,认软了也不行,认输了也不行,认服了也不行,认“罪”了也不行。所以《认罪书》的开篇题记这样写道:“是时候了,我要在这里认知,认证,认定,认领,认罚这些罪。”而在法理的意义上、情理的意义上、事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些“罪”统统都是“莫须有”。罪与罚,这是整部小说的关键词,也是整部小说叙述的核心动力。</p> <p class="ql-block">  我读小学时亲历了文化大革命,但我的印象只停留在那个年代笼统而肤浅的表皮之上,印象最深的是被批斗者被渔筌糊起的高帽子和胸前挂着的两个手雷。在后来阅读别人的书时我才知道无数优秀的文人受辱自杀,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这只是一个整体印象,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我无法深入骨髓的去理解那个时代他们的痛苦,他们所遭受的命运摧残是何等的惨烈。在读《认罪书》之前,记得已有一段时间我还读过作者的另一本书《玉碎》,里面也讲了很多作者父亲那个时代的逻辑观念,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造反是有理的,革命是伟大的,这些概念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有点匪夷所思,难以理解,难以消化。那个时代的他们所遭受的灵魂的侮辱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好在好人受侮辱辱,坏人一样也受侮辱,人们心中没有了原则,没有了是非,没有了执守,但还有敬畏,还知道敬天畏地,所有的任性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受蛊动的,因而也是外在的和被动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夜荣枯的转换,他们谁也没有赢,文革期间的贫下中农赢了吗?文革之后的被平反的人赢了吗?张革开放后的富人成了慈善家带过穷人了吗?穷人命运反转了吗?改变了吗?</p> <p class="ql-block">  专制社会统治下的乌合之众,在强权赋予他们破坏自由的权力时,他们往往在“民众公意”或“组织意图”的名义下,魑魅魍魉滥竽充数,牛鬼蛇神恣行无碍,贪官污吏滥用职权,豪绅暴富嗜血如命,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彼此出卖,人人自危,芸芸众生由于起码的生存权力都得不到保护,到处都充满霸凌和戾气,整个社会便沦为集体怂恿蛊惑,集体壮胆使坏,集体骄奢淫逸,集体为虎作伥,集体营私舞弊,集体麻木不仁,集体残酷无情,集体幸灾乐祸,集体孤立、欺凌和剥夺个体,集体分赃受贿,集体贪污腐化,集体发动战争,集体抢夺杀戮,集体腐化堕落,集体犯下罪行。他们便抛弃了道德,当所有的行为都被判定为无罪时,他们将处于良心的无辜之中,在破坏的过程中得到恶的快感,那种快感像大麻一样侵蚀着他们,每个人都充当了其中的一员,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这种破坏不仅仅是道德上的破坏,更是人性上的自我摧残。于是乎,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情形一样,整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成了丧失理性的疯狂的实施罪恶的主体,形成了愚者更愚、歹人更毒、坏人更坏、好人难容、不可控制的马蜂窝效应。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是对中国的诬蔑和无知,她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因为她90%的高官家属和80%的富豪已申请移民或有移民意愿,她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者已对国家失去了信心,因为种种原因她的统治者和富人不懂得自己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她是一是世界上少数沒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全民上上下下唯一的崇拜就是权力和金钱,良知失尽,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和慈悲心,她的人民大众过去是权力的奴隶,现在演变成为金钱的奴隶;因为她的大多数民众从来没有学到过什么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唯有权利和金钱就是生活的一切,就是成功。全民浮躁、腐败、堕落、麻木、茫然的現象,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因为少数有权有势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肆无忌惮地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对穷人欺诈、对弱者霸凌,没了边界,几近疯狂。这样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需要几个地球才能供给!”那么如果我们把以上的说法仅仅作为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或诬蔑就不足以使每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原则有梦的人胆寒心跳吗?</p> <p class="ql-block">  的富豪已申请移民或有移民意愿,她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者已对国家失去了信心,因为种种原因她的统治者和富人不懂得自己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她是一是世界上少数沒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全民上上下下唯一的崇拜就是权力和金钱,良知失尽,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和慈悲心,她的人民大众过去是权力的奴隶,现在演变成为金钱的奴隶;因为她的大多数民众从来没有学到过什么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唯有权利和金钱就是生活的一切,就是成功。全民腐败、堕落、茫然的現象,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因为少数有权有势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肆无忌惮地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几近疯狂。这样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需要几个地球才能供给!”那么如果我们把以上的说法仅仅作为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或诬蔑就不足以使每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原则有梦的人胆寒心跳吗?</p> <p class="ql-block">  呜呼,我们这个民族,一个没有学会用自己的耳朵谛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的双手创造的民族,一个宁愿相信别人(虚假的大人)而放弃自己的判断和责任的民族,什么时候才能正视历史,难道还像封建时代,等一个朝代完了,在下一个朝代里才敢揭上一代的疤;甚至在下一代的我们一样还要给罪恶的昨天的惯性再加把力,总还要以虚假“民众”的幌子去看待、蒙骗、欺负、强奸和蹂躏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呢?我们可以和过去保持距离,但是谁能够保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被很多东西所蒙蔽,基于过去雾蒙蒙的历史,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的判断仍然是雾蒙蒙的,我一直认为对待历史要严肃。只有认真的对待过去,我们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自己,并对眼前的现实和未来做出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  《认罪书》在向过去的历史动刀,一层层的将外面的腐肉刮去,留下的是血淋淋的痛,这痛不是仅仅让你感到疼就算了,它在告诉你为什么疼?你疼在了哪里?那些疼应不应该?</p><p class="ql-block"> 我用了一个星期的失眠之夜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很值,因为像我这个年纪,很少读关于反思文革的书,而一旦认真的读了,感觉那个时候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p> <p class="ql-block">  《认罪书》中对赎罪心理以及对灵魂的自我鞭挞让我想起了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奥地利女作家叶利涅克的作品。理解了她对数十年前的纳粹历史耿耿于怀纠缠不休,孤军奋战地还要不断追究历史罪责,孜孜不倦地提醒奥地利人民记住自己国家曾经有过的肮脏和丑恶,那就是纳粹统治时期奥地利对犹太人的杀戮和残害,那是专治统治下每一个公民个体因放弃判断的责任担当而共同拥有的罪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