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作为不仅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社会的期待。<br> 勇于挑重担,敢于啃硬骨头。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重要特质。担当不仅体现在责任意识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敢于负责、勇于作为的精神状态。<br>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和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党员干部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感,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例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年轻干部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同时,他们还需摒弃“躺平”心态,锐意进取,以创新思维推动工作突破。<br> 担当还要求党员干部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正如某地开展的“六治六强”作风建设实践活动中,通过锤炼过硬作风,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这种敢于碰硬、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意识。<br> 务实求效,转变作风促发展。作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优良作风是党心连民心的桥梁。因此,转变作风、树立新风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br> 转变作风的核心在于“实”字。实干精神比空谈更重要,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推动工作落实。例如,在某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坚持“拼抢干”的姿态,以务实的态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br> 转变作风还需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党员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例如,在某地开展的作风建设专项工作中,通过严肃查处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br> 转变作风还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衡量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例如,在某地开展的“党员示范岗”活动中,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br> 创新实干,书写新篇章。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风,并通过创新实干书写新的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例如,在某地推进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农业技术并推广先进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br> 实干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党员干部要将计划转化为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例如,在某地开展的“感恩企业岗位建新功”活动中,通过宣讲员讲述感人故事,激励企业员工和团队勇于创新、勇于担当。党员干部要在服务群众中展现新作为。例如,在某地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br> 以新作风展现担当作为,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党员干部要以新担当应对新挑战,以新作风推动新发展,以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 蓝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