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凝聚着世代相传的精神力量。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维系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br> 从 “二十四节气”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故宫博物院凭借文创产品走红网络,传统文化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些文化瑰宝,如诗词歌赋、传统技艺、古典建筑等,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例如,青花瓷上的山水花鸟,不仅是精美的装饰,更体现了中国人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春节时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承载着阖家团圆、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它们是我们与历史对话的桥梁,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仍能触摸到岁月沉淀的温度。<br>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部分传统技艺因后继无人濒临失传,许多古老的习俗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逐渐模糊。以传统戏曲为例,曾经街头巷尾随处可闻的唱腔,如今却因受众减少、创新不足而陷入发展困境。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让一些人对本土文化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但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就越显得迫切而重要。<br>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书法、武术、国学等课程纳入教学体系,让孩子们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传播方面,短视频平台上,非遗传承人通过直播展示刺绣、竹编等技艺,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在文化消费市场,“国潮” 风兴起,故宫联名彩妆、敦煌主题文创产品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这些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并非过时之物,只要与时俱进、创新表达,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br>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个人,我们可以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与文化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企业,应积极开发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支持。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 兰益鹏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