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小城之约:日本四国环游之跳岛篇

岁月韶华

<p class="ql-block"><b>一张德岛开往高松的JR车票,让我们在高松JR站就此告别此次四国环游,大家各有各的忙碌,八人团队只留下了三人,觉得还有点空闲,觉得不小小跳一下岛回家有点可惜,于是,“直岛”、“小豆岛”成为有闲小团队最后两天的目标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直岛一日游</b></p><p class="ql-block"><b>车站出来直奔码头,上渡轮,一排一座坐好,结果上海的妖风刮到濑户内海,没有蓝天碧海,只有海浪滔天;上甲板,根本站不住……</b></p><p class="ql-block"><b>船靠岸,直岛码头灯塔旁的小船全已漂入茫茫大海中……</b></p> <p class="ql-block"><b>下船转巴士,顶着狂风,开始</b><b style="font-size:18px;">现代艺术创新试验场</b><b>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直岛是日本濑户内海中的一座小岛,现在岛上遍布独具特色的展览馆、艺术装置和艺术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来此创作,是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的核心展区。</b></p><p class="ql-block"><b>我们在艺术季开幕前一周光临了该小岛。</b></p> <p class="ql-block"><b>直岛的历史:曾经它是濑户内海中的一个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破坏的严重性,相继颁布了多条海洋保护法案。1987年,商人福武总一郎意识到濑户内海的商业价值,买下了直岛部分区域进行旅游开发。</b></p><p class="ql-block"><b>他与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合作,以“自然、建筑和艺术共存”为理念,建设了著名的地中美术馆和Benesse House等场馆。</b></p> <p class="ql-block"><b>将艺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开发理念,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岛上的建筑和艺术装置注重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游客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b></p><p class="ql-block"><b>可以热闹无比的网红打卡点,草间弥生的“红南瓜”,如今人都被风刮走了,独留其孤孤单单站在码头边。</b></p> <p class="ql-block"><b>2010年,日本政府受“艺术之岛”的启发,借鉴直岛模式,带动周边的丰岛、小豆岛、女木岛、男木岛等岛屿实现艺术复兴。同年7月,由香川县策划的第一届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正式开幕,一百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此创作,“艺术之海”从此诞生。</b></p><p class="ql-block"><b>时间不够,我们舍去了艺术岛的一半,“家计划”(日本艺术家改造的各类日式建筑系列)和“安藤忠雄纪念馆”,只走“美术馆”这一边。</b></p> <p class="ql-block"><b>美术馆区域的起点,早间弥生的“黄南瓜”,也在迎接太平洋海浪的拍打……</b></p> <p class="ql-block"><b>直面太平洋的风浪,我们勇敢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时间回廊(需预约)</b></p><p class="ql-block"><b>安藤忠雄与著名摄影师杉本博司共同完成的一场关于时间的对话——「时间回廊」(Time Corridors)。这座美术馆不仅是杉本博司作品的容器,更是一首以混凝土、光影与自然为笔触的哲学诗。杉本博司曾说:“我的艺术主题是时间。”而这座建筑,正是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具象化呈现。</b></p><p class="ql-block"><b>其实,全部看完,也不是很明白其中之意,后期也找了不少资料试图去理解……</b></p> <p class="ql-block"><b>与地景对话:建筑体量嵌入山丘,如同从土地中生长而出,与周围的树林、海风形成静谧共鸣。这种设计呼应了杉本博司作品中“海与天”的永恒主题,也暗合他对“未被人类触碰的自然”的迷恋。</b></p> <p class="ql-block"><b>光的雕刻:安藤延续了“地中美术馆”的隐逸美学,通过天井与开口引入自然光,让光线随时间推移在展厅内游走,形成动态的“时间刻度”。</b></p><p class="ql-block"><b>非常可惜,我们在馆内的时间,自然光线不佳。</b></p> <p class="ql-block"><b>在美术馆里,杉本博司设计了一间颠覆传统的玻璃茶室「闻鸟庵」(Monetian-An)。其名源自“蒙德里安”(Mondrian)的日语音译,却以日本茶道精神为内核:极简中的禅意。</b></p> <p class="ql-block"><b>庭院中的枯山水与远方的海平面构成“借景”,呼应“和敬清寂”的茶道哲学。杉本博司认为,茶道是“将所有艺术门类浓缩为一瞬的仪式”,而玻璃材质的脆弱性与通透感,恰似时间流逝的隐喻。</b></p> <p class="ql-block"><b>包含在门票里的茶点,很日本。</b></p> <p class="ql-block"><b>馆内展出的作品跨越杉本博司五十年创作生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b></p><p class="ql-block"><b>其中《海景》系列:黑白色调下,</b><b style="font-size:18px;">以上下均等的构图拍摄世界各地的海平线,将</b><b>海天一线化为永恒的冥想。杉本博司曾言:“海是生命起源的母体,千万年未变。” 这些图像不仅是摄影,更是对“时间原初状态”的凝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倍乐生之家</b></p><p class="ql-block"><b>是集美术馆和酒店于一体的设施,美术馆建在一个高台上,面向濑户内海,将岛上的自然环境引入内部。建筑设计出自安藤忠雄之手。</b></p> <p class="ql-block"><b>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安藤忠雄的“清水模剧场”。</b><b style="font-size:18px;">建筑以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为基调,通过几何切割与光影互动,将自然景观纳入空间叙事。</b></p> <p class="ql-block"><b>站在面海的山丘上,感受安藤忠雄的建筑与自然美景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b>主要作品之一:霓虹灯装置“布鲁斯瑙曼的100 Live and Die”。</b></p> <p class="ql-block"><b>室外的天气在转好,终于在再次经过时,看到了室外光在室内照射出的光影。</b></p> <p class="ql-block"><b>主要作品之二:草间弥生的自恋庭园。无数不锈钢球浮在水池中,随着风向、风速和天气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不锈钢球彼此碰撞还会发出声音。</b></p> <p class="ql-block"><b>地中美术馆</b><b style="font-size:18px;">Chi Chu Art Museum</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非常热门的美术馆,网上提前至少一周预约,现场一直是无票状态。</b></p><p class="ql-block"><b>所谓“地中美术馆”,它真的是一座完全置身于地面下的建筑,从空中俯视,在山顶漫山遍野的绿植与野花掩映中,</b><b style="font-size:18px;">只能看到几个几何图形的天井,</b><b>内部照明完全采用自然光,将建筑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达致“人与自然的共存”的境界。</b></p><p class="ql-block"><b>这座直岛上的地中美术馆实现了安藤大师的建筑理想。</b></p> <p class="ql-block"><b>在门口,工作人员指示再往前,我们就沿着很漂亮花径向上走,剪完票,走进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水泥门后,就进入了美术馆展区。三个主展区都不能拍照,目的就是让参观者专注欣赏和感受。</b></p> <p class="ql-block"><b>主展区之一:莫奈的真迹,在这里居然展出了5幅“睡莲”的作品。</b></p><p class="ql-block"><b>出来时,远远在门外拍了一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主展区之二:沃尔特·德·玛利亚的2.2米黑色球体作品,通过天花板光线投射产生动态时区变化。(不知那天是阴天的关系,反正没怎么看懂)</b></p><p class="ql-block"><b>主展区之三:詹姆斯·特瑞尔的光影装置等作品,随自然光变化呈现不同效果。(很奇妙的感觉,没有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其实参观地中美术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体验。随着建筑的设计,自然地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每个转角都可能带来新的视觉惊喜。脚步移动一步,或者眼睛转动角度,视觉效果就完全不同。</b></p><p class="ql-block"><b>美术馆内部的光线变化和空间的巧妙布局,让人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本身的美。</b></p> <p class="ql-block"><b>走出美术馆,惊喜的是,天气转好了。蓝天白云,光线柔和,看看离上船时间还早,于是一路沿着海边蹓跶回码头……</b></p> <p class="ql-block"><b>艺术岛的海边是有点不同的……</b></p> <p class="ql-block"><b>艺术岛的码头也是有点不同的……</b></p> <p class="ql-block"><b>原来红南瓜还可以这样玩,有点“我是一条小青虫”的感觉了。</b></p> <p class="ql-block"><b>归航……</b></p> <p class="ql-block"><b>海鲜居酒屋“海おやじ”</b></p><p class="ql-block"><b>渡轮上来拿好行李,就近找了家居酒屋晚餐,为艺术,饿了一天了。还对不懂日语的人友好的餐厅,扫码点单,支付宝、微信都行。</b></p><p class="ql-block"><b>但总结下来,吃居酒屋,还是要找家庭式饭店,坐可能让你东倒西歪,但东西便宜又好吃。</b></p> <p class="ql-block"><b>一鹤</b></p><p class="ql-block"><b>一晚吃两顿,这家炸鸡实在太网红,第一天巴巴赶来,人家周二不开门;于是,走之前说什么也要吃上,近9点还是排不进店堂吃,等20分钟点个外卖带走回宾馆也要吃。</b></p><p class="ql-block"><b>终于吃上了,不吃鸡的我听朋友说还不错。</b></p> <p class="ql-block"><b>又是一天晴朗的早晨,在港口看到昨天去“直岛”的渡船靠岸。今天我们在其隔壁码头乘船去“小豆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豆岛一日游</b></p><p class="ql-block"><b>小豆岛夹在四国与本州之间,在濑户内海三千个岛屿中,是仅次于淡路岛的第二大岛,岛上的宜人气候与迷人的自然风光,被誉为日本的地中海。</b></p><p class="ql-block"><b>它同时还是美食与调料的丰饶之地,素面、酱油、橄榄油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日本小说、动漫、电影取景的热门之地,吸引了无数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灵感。</b></p> <p class="ql-block"><b>为了乘“呆呆兽”号渡轮起了个早。从高松港出发,从艺术转文化,开始我们的文化之旅。</b></p> <p class="ql-block"><b>上船,和朋友分享了碗该渡轮的限定版“呆呆兽乌冬”。</b></p> <p class="ql-block"><b>海蓝蓝、天蓝蓝,好天气再拍几张濑户内海上和小岛。</b></p> <p class="ql-block"><b>小豆岛游客中心</b></p> <p class="ql-block"><b>小豆岛的艺术品没有直岛那么出名,好在无需刻意去找,也能看到一些。</b></p> <p class="ql-block"><b>太阳的礼物</b></p><p class="ql-block"><b>是一个金色的橄榄王冠,设置在小豆岛港口,这里因橄榄而闻名。从闪金的圆环眺望大海和我们的“呆呆兽”渡轮。</b></p> <p class="ql-block"><b>因为岛上的公共交通稀少且时间间隔较长,所以不得不放弃一些景点,乘车驶过的是我们放弃的“酱油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巴士晃悠一小时,终于到了终点,也是我们上岛后的第一个景点“二十四只眼映画村”。</b></p> <p class="ql-block"><b>二十四之瞳电影村</b></p><p class="ql-block"><b>1954年拍摄的经典电影《二十四之瞳》,是一部反战影片,还荣获了当年的金球奖最佳外国影片奖,如今拍摄地仍完好保留着拍摄时的原貌,作为一处景点向公众开放。</b></p> <p class="ql-block"><b>置身于电影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老日本的风情。这里的每一处都弥漫着电影的韵味。</b></p><p class="ql-block"><b>当年的女教师骑着岛上第一辆自行车穿行在海边的崎岖小路上……</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还可以一览当初的小学、主要人物的住家等怀旧建筑,重温电影中的经典场景。</b></p><p class="ql-block"><b>教室</b></p> <p class="ql-block"><b>很出镜的教室长窗。</b></p> <p class="ql-block"><b>小学校门口的海边。</b></p> <p class="ql-block"><b>某一住家,虽然事先看了这部长达2个多小时的黑白影片,但仍不回忆不起来这是谁家?</b></p> <p class="ql-block"><b>某个纪念馆一直循环播放着电影《二十四只眼睛》,好比我们在庐山上看《庐山恋》一般;这部电影还曾多次翻拍,日本有名的女星“黑木瞳”、“田中裕子”都曾演过,但总比不上第一部那么出彩。</b></p> <p class="ql-block"><b>因为不去酱油纪念馆,也就在此买了岛上限定版“酱油冰淇淋”。</b></p> <p class="ql-block"><b>海边的风吹得村口的鱼形旗特别招展,配上鲜黄的油菜花,景色实在宜人,吃完酱油冰淇淋我们乘巴士去往下一个景点……</b></p> <p class="ql-block"><b>橄榄公园</b></p><p class="ql-block"><b>小豆岛不仅是日本首个成功栽培橄榄的宝地,更拥有着百年的橄榄制作历史。所以,这里处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橄榄树群。</b></p><p class="ql-block"><b>海边的橄榄公园巴士站一景。</b></p> <p class="ql-block"><b>当然,大片的橄榄树林并不足以吸引我们,主要园内还设有小豆岛与姊妹友好岛——希腊米洛斯岛的友好象征“希腊风车”。</b></p><p class="ql-block"><b>这里,宛如宫崎骏《魔女宅急便》中面包店的现场版,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场景。我们也落俗,和大家一样,借来扫帚,重现《魔女宅急便》中的经典镜头——骑扫把翱翔。</b></p> <p class="ql-block"><b>事先练习版。</b></p> <p class="ql-block"><b>现场拍摄版。</b></p> <p class="ql-block"><b>双人版。</b></p> <p class="ql-block"><b>橄榄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在高处,买好日本四大酱油产地“小豆岛”的酱油,日本三大素面产地“小豆岛”的素面,吃着限定版,里面滴着橄榄油的“橄榄冰淇淋”,远眺濑户内海,身心都是一种幸福。</b></p> <p class="ql-block"><b>在樱花烂漫处等巴士,前往下一站,天使之路。</b></p> <p class="ql-block"><b>通往“天使之路”的道路两旁的艺术大石块。</b></p> <p class="ql-block"><b>天使之路</b></p><p class="ql-block"><b>这条景观路线,实际上是两岛之间的一段细长海岸。然而,要欣赏到这条路的全貌,需要把握潮汐的时机,因为只有退潮时,它才会完全展现在眼前,我们看了潮汐表,所以看到了全貌。</b></p> <p class="ql-block"><b>天使之路更重要的含义,据说若能与心爱之人携手走过,余生必生死相依。漫步其上,仿佛置身于一片浪漫的海洋世界中……</b></p> <p class="ql-block"><b>登上展望台,留下“天使之路”的标准像。</b></p> <p class="ql-block"><b>展望台上的“承诺之钟”,静静守护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恋人们许下的浪漫誓言与珍贵回忆。</b></p> <p class="ql-block"><b>要回土庄码头了……</b></p> <p class="ql-block"><b>带上一瓶小豆岛限定版“橄榄汽水”,和“高木同学”同行回高松。</b></p> <p class="ql-block"><b>全球的牛马都一样,下班在船上还在工作的“牛马”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濑户回转寿司</b></p><p class="ql-block"><b>两个人的晚餐有点难点,于是这晚去了回转寿司店,还不错,花样繁多,我们也花式吃海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咖啡店</b></p><p class="ql-block"><b>在高松的最后一顿早餐,体会一下日本打工人的日常。据说这家店是昭和时代就有的,一早时常客满,人气很旺,于是我们又专门起了个早。</b></p> <p class="ql-block"><b>人均750日元,虽然拼桌,但花式咖啡+烤各式口味的面包都很出彩,服务亲切而周到,值!</b></p> <p class="ql-block"><b>吃完早餐就回酒店退房,这程住“东急Ren”,“JR Clement”的价格已太高了,经济型酒店适合早出晚归的旅行者,关键日本客房都小小的,这家单人间的价格低于双床房。</b></p> <p class="ql-block"><b>机场大巴一小时带着我们到了机场,出来8天,虽然还想继续跳岛,但也开始想家了……</b></p><p class="ql-block"><b>两天跳了两个岛,发现这里滋养着不少值得一去的艺术小岛,留一点念想,不说一期一会,而是愿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再见面,在濑户内海的小岛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