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伦敦感受英伦风(同时感受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预言)

(卢)Georgelu

<p class="ql-block"> 大气十足是我对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第一印象!看着机场内鲜艳夺目的大红色装饰,以及高大威猛的帅哥、高挑身材的美女,确信我们已在伦敦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伦敦这个名字对人们来说耳熟能详,它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首都。据记载从公元50年,London这一名字来自凯尔特语,凯尔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国,之后他们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桥梁,此后他们发现这里有利的地理环境,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后,罗马商人又在桥边兴建一个城镇,伦敦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  😄 这个地方名声在外!恐怕一想到伦敦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地标——-大笨钟!可是它与身后庞大华丽的威斯敏斯特宫相比,以及与伦敦日益崛起的各种现代建筑相比,真的无法相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大笨钟正好背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彩,嫩绿的草坪,阳光透过哥特式建筑背景下跳跃的红色双层巴士,人来人往的人群。此情此景,一点也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浓雾弥漫不散的景象,伦敦更加不是“雾都”著称于世的伦敦!😄😄😄</p> <p class="ql-block"> 伦敦Big Ben “咚!咚!咚!……”,学习英文的感觉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大笨钟下面听到了世界上最准确钟的报时声!大笨钟虽然已经一把年岁了,但它的报时声还是那么清晰、动听。它那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钟声,将英国的自信带入了现代,它矗立着,极其骄傲!在以伦敦为背景的电影中,几乎无一例外会出现大笨钟的身影。高96米,有三百多级台阶的大笨钟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在战火中幸免,并且保持至今,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根据格林尼治时间大笨钟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至今已报时两万多次,它还曾经获得世界上最大四面钟的称号。大笨钟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西敏宫和西敏寺一样,最早也是在十一世纪忏悔王爱德华下令修建的。十九世纪中叶发生火灾之后重建,宫内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 公里长的走廊。尽管是重建,但仍保留了初建时的历史遗迹。建筑整体造型和谐融合,其平面沿泰晤士河南北向展开,立面平稳中有变化,协调中有对比,形成了统一而又丰富的形象,是维多利亚哥特式的典型表现,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西敏宫最南端的是维多利亚塔,而大笨钟坐落在西敏宫最北端。</p> <p class="ql-block"> 与大笨钟的西斯敏斯宫隔一条街就是西斯敏斯大教堂,即西敏寺。等待进去西敏寺的人排成长龙,透过马路对面的汽车看见这么多人你就可以知道西敏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教堂德高权重、地位至高无上,它并非英国皇家君王所独占,这里还安葬着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贵族、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如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等。说起它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上千年以来英国的历史。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对于西敏寺而言,不过是千年历史的一段插曲。它只是肃然默立,任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此间上演!</p> <p class="ql-block">  西敏寺教堂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扩建,1065年建成。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过几日,从小在诺曼底宫廷里长大的爱德华忏悔王便挂掉了。诺曼底公爵的私生子威廉声称,当年爱德华曾当面允诺日后将英格兰王位传给他。1066年9月28日威廉公爵率大军横渡英吉利海峡来找哈德二世抢王位。10月14日两军在黑斯廷斯的决战,成为改变英国历史的一件大事,哈罗德二世当场阵亡,诺曼人从此成为不列颠的统治者。1066年,西敏寺经历了忏悔王爱德华的下葬和威廉一世的加冕。从那时起,之后几乎所有国王加冕、王室婚礼及一切重大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威廉一世被后人称为征服者。一代霸主的铁腕和雄心,使伦敦真正繁荣起来,成为中世纪一个庞大的商贸中心。从此他开支散叶,如今的英国皇室就是他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  在英国伦敦西敏寺大教堂地下室有一块无名氏但名扬天下的墓碑。你到西敏寺,可以不去拜竭曾显赫一时的前国王们,以及许多名人,但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再普通不过,粗糙花岗石质地的墓碑!因为,碑文深深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墓碑的译文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成熟从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也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真的,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这真是一篇人生的教义,灵魂的一种自省!</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来看伟大科学家牛顿!牛顿墓的位置、规模以及规格在西敏寺中都堪称一流!从牛顿开始,西敏寺接纳了多位自然科学家。当年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的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西敏宫紧邻西敏寺,是英国人最引以为傲的上、下两议院的所在地,也称国会大厦。工业革命后,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英国几乎引领整个欧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便源自这里。在这一带偶尔能看见身着盛装出入西敏宫的绅士与贵妇,想来也是些大人物吧。据一位驻英使节曾经这样评价英国人“他们认为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别人,除了英格兰之外就没有别的世界,每当他们看到一个潇洒的外国人,他们就说:他看起来像个英国人或很遗憾他不是英国人”。他们的自信和傲慢来自何处?恐怕还是来自于他们曾经“辉煌”的历史吧!</p> <p class="ql-block">  静态体验</p> <p class="ql-block">  踏上小伦敦西区的土地,真正感受到穿衣打扮优雅得体的英伦风。在这里似乎男的个个都是贝克汉姆;女的个个都是维多利亚。我感觉得到伦敦西区是最范的英伦风了。伦敦西区是富人区,当年来自伦敦东区的贝克汉姆,与来自西区的维多利亚谈恋爱时,贝克汉姆并不被维多利亚的家人所待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伦敦西区是富人区。高品质的象征,能在西区定居是许多在伦敦打拼者的梦想。有一句话说得最好:“West is bes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区也是游客最密集的区域,皇宫、剧院、博物馆、大笨钟,大片的绿地公园都在这里,英国的传统和历史也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伦敦街头,你可能会发现红色的巴士、红色的电话亭、红色的邮筒(但是在皇家,邮筒则是金黄色的)、还有不少公共设施也被漆成红色。这大概是英国一年里大半年阴冷潮湿,多雨多雾,在这一片湿冷的雨里,也许大家最希望见到热情的红色吧! 当你突然看到驶过一辆黑色的出租车,又看到到穿着黑色风衣、头顶礼帽、夹着手杖的英国绅士,这应该就是英国最具独特的一种韵味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西威斯敏斯特桥上,听着大笨钟的整点报时声;看着高高的钟塔与长长的议会大厦立在泰晤士河岸;行船从水面驶过,泛起一波波涟漪,承载、传送着跃动的阳光;桥上,一群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仪态万千的富态英伦女以及红色的巴士与你擦肩而过……这一帧帧泰晤士河边的慢镜头将永存印在你英伦情结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此处不打算重点描述)</p> <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是现在世界上仍然使用的宫殿之一,是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官邸,也是行政办公地点,如今它已成为英国的象征以及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正面的大门富丽堂皇,外栅栏的金色装饰威严庄重,厚重铁门的浮雕营造出与宫殿和谐的氛围,透过铁栏的缝隙向内观看,皇宫门前的著名皇家卫队的士兵纹丝不动地站立着。铁门上的华丽浮雕可以想象白金汉宫内的金碧辉煌,具有高大尚的强烈感受!</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白金汉宫接待过一百多名重要人物的到访,然而这座宫殿在留下众多大人物足迹的同时,也曾有过多舛的命运。二战时期,白金汉宫就曾多次遭受到德国战机的轰炸,内部供暖系统被炸毁,房间玻璃被震碎,伤痕累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多次致电给伊利莎白皇后,也就是当今伊利莎白二世女王的母亲,恳请她把公主们送去美国避难,却遭到伊利莎白的婉言谢绝,她说:国王离不开他的人民,我离不开国王,而我的女儿离不开她的妈妈。她坚持一家人一起和英国民众同生死,共患难,最终她们的坚守换来了胜利,而果敢坚强的皇后和她的女儿们得到了全国民众的尊敬和爱戴,也因为她父母是这样的人,给当时仍然青春、青涩的伊利莎白二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她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一国之君,什么是爱国。</p> <p class="ql-block"> 对于白金汉宫,许多人最深记忆还停留在1981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在白金汉宫阳台上为世人显现的世纪之吻,这是现实版的王子与公主的美好图画,可惜的是这场婚姻并不太美好的结局和戴安娜王妃的悲剧,在人们的心中可以说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三十年过去了,戴安娜王妃的儿子威廉王子带着他的新婚妻子,也走上了同一座宫殿,同一个露台重新为世人带来了新世纪深情的一吻。有评论说这是英国皇室试图用此举来传递新的信号,带来皇室在二十一世纪的活力和人情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样,这座宫殿在经过无数风雨之后,就这样从古老走入了现代,继续见证这个国家,这座城市的命运走向。</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耸立着维多利亚女皇镀金雕像纪念碑。顶上站立着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女神的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上,金光闪闪的象要从天而降,在女皇像上的天使代表着皇宫,希望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皇宫上面飘扬着英国国旗,表明女皇不在宫中。</p> <p class="ql-block"> 海德公园,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18世纪前这里是英王的狩鹿场,16世纪英王亨利八世将之用作王室的公园,查理一世执政期间海德公园曾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里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政治集会和其他群众活动的场所,有著名的“演讲者之角”。当年人们在“演讲角”宣传马列主义,我想像那里一定是孕育理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了小伦敦区,行驶在南肯辛顿博览会路上,可以看到形似中世纪大教堂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有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博物馆等,真不愧老牌资本主义大国,伦敦就有这么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英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著名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公司。据说,最早只是个杂货店,专卖皇宫剩余不用的东西,如蜡烛、布料等等,生意非常好。后来被埃及富豪法耶兹家族买下,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据说商场里面美得让人眼花缭乱,商品丰富多彩,犹如宫殿一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场地下一层还有着令人难忘的一幕,戴安娜王妃和她的恋人法耶兹的祭台就安放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伦敦塔</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里不是之前一直以为的伦敦桥,其实图片展示的才是真正的伦敦桥,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桥梁,它位于伦敦塔桥的旁边。曾经有一首英国著名的童谣《伦敦桥要倒塌了》(导游唱起来时,我才意识到这旋律挺熟悉的),唱出了伦敦桥沧桑历史。公元50年左右,古罗马人最先在泰晤士河上建造了木质的伦敦桥,伦敦桥屡衰屡兴,从木桥到石桥再到水泥桥,其本身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伦敦桥很多年以来一直是泰晤士河南北两岸唯一的通道,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工业革命的发展,有了汽车,伦敦桥已不堪负重,才陆陆续续在泰晤士河上建起了三十多座桥梁。据说在伦敦石桥快倒塌时,老谋深算的英国人,把它当成古董卖给了美国商人。</p> <p class="ql-block"> 伦敦塔最初是罗马人的要塞,不过木质结构的塔早已荡然无存,如今结实的石质保垒是紧随罗马人之后的又一位侵略者,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成功的侵略者—诺曼王朝威廉一世所建,后来经过三次扩建才形成今天的样子。伦敦塔固若金汤,英国数代国王都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伦敦塔便成了一种惯例。伦敦塔甚至还是阴森恐怖的监狱、刑场,不断上演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力的宫廷戏。沧桑中,封存了多少王族的秘史;黑暗里,又诞生了多少幽灵的传说。在这里,英国最古老的卫队日夜守护,戒备森严,高耸的建筑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曾是权贵的囚牢。因此诞生了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p> <p class="ql-block">  既然,展示了伦敦塔,顺便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36年,当伊利莎白三岁时,母亲被送上了断头台,后来国王也挂掉了,她由父王的最后一位王后继母抚养。她的姐姐血腥玛丽登上王位后,天主教在英国复活。1553年血腥玛丽不顾反对与西班牙皇室联姻,一批贵族这时担心与这样的国度联姻会把英国卷入到法国的战争中,便密谋废除血腥玛丽,扶伊利莎白上位。而一名爵士无意中泄漏天机,玛丽勃然大怒,同时也感到伊利莎白的存在是对自己王权一个最大的威胁,便趁机将她关进了伦敦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经历了流放的痛苦之后,伊利莎白终于获得了释放,玛丽却在孤独中去逝,而伊利莎白登上了英格兰王位。从此女王在政界大放光彩,女王上台时,英国还是一个外债累累的国家,为了增加皇室收入,女王与海盗保持了非同寻常的关系,据说女王成了一些海盗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为海盗企业提供了盘资,然后从他们的冒险中分得了可观的收益。使英国突然之间在欧洲展露头角,英格兰地位有很大地提高。当时欧洲很多贵族、王子纷纷过来向伊利莎白求婚,伊利莎白利用这个优势,对他们不拒绝,也不接受。这种手段叫做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只谈恋爱,不结婚)。这样使英格兰得到了很多好处并签订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合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利莎白不愧是一个狡黠的外交家、精明的统治者。伊利莎白在位45年(从1558年到1603年),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代,使英格兰从蕞尔小国逐步发展为海上强国,为日后“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伦敦泰晤士河对面庞大的诺曼式古建筑群,就是英国的故宫,官方名称“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它的历史颇为沉重,起先是军事要塞,而后成为血腥恐怖的堡垒,如今是陈列展品丰富的展览馆。里面存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王冠,上面嵌有3000多颗宝石;还有一根国王的权杖,上面有一颗全世界最大的钻石,重达530克拉,开眼界吧!</p> <p class="ql-block">在英国伦敦,要学习的英文是:</p><p class="ql-block">救护车 ambulance 俺不能死</p><p class="ql-block">雄心 ambition 俺必胜</p><p class="ql-block">强壮 strong 死壮</p><p class="ql-block">羡慕 admire 额的妈呀</p><p class="ql-block">脾气 temper 太泼</p><p class="ql-block">经济 economy 依靠农民</p><p class="ql-block">海关custom 卡死他们 </p><p class="ql-block">怀孕pregnant 扑来个男的</p><p class="ql-block">地主landlord 懒得劳动</p> <p class="ql-block">  以下图片展示一些伦敦特别设计风格的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