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菩提树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杨琼

第862个精选作品 <p class="ql-block">清晨,来到塔尔寺,菩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每一位虔诚的朝圣者。一座大型白色佛塔建筑群映入眼帘,周围金色栏杆在阳光下闪耀着神圣的光芒。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肃穆,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走,一座红色建筑矗立在广场中央,周围游客络绎不绝,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这座建筑仿佛是塔尔寺的心脏,跳动着信仰的力量,将每一位游客的心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座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的寺庙建筑群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与祥和。游客们三三两两,或低声交谈,或静静欣赏,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这片圣地产生着独特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一排白色的塔式建筑群落映入眼帘,顶部装饰着金色的小佛像或宝珠,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前方的黑色石碑上刻有“塔尔寺”三个大字,旁边还有英文翻译,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这片圣地的存在。黄色金属栅栏环绕四周,为这片圣地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寺的中心,一座大型白色佛塔巍然耸立,周围环绕着许多较小的白塔,装饰着金色与彩色图案,显得美轮美奂。几位游客正在拍照或参观寺庙建筑,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虔诚与喜悦,仿佛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人们聚集在装饰华丽的传统建筑群周围,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背景中的塔状结构上覆盖着白雪,显得格外醒目。这片圣地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沧桑与变迁,让人不禁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内白塔林立,众多游客在此驻足观赏与合影留念。这里的每一座白塔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座传统寺庙的大门前,看着游客们或进入或离开这座庄严而美丽的场所。一些人在交谈,另一些则专注于拍摄周围的风景或是与他人互动交流。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停驻,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人群分散在开阔区域的不同位置,有的靠近建筑物入口处,有的则站立得更远一点以获得更好的视角来欣赏这宏伟壮观的一幕。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这片圣地的崇敬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聚集在一个传统风格的大门旁,或拍照留念,或参观寺庙内部。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传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庙建筑群由多个白色塔楼组成,装饰着金色和红色图案,在黄色围栏保护下显得庄严肃穆。这里的每一处装饰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底白字的石牌匾立于花岗岩基座之上,“祈寿殿”三个大字醒目地展示出来,并配有相应的英文字母说明。背后隐约可见一些绿色植物图案作为装饰元素,仿佛在为这片圣地增添一抹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石碑牌匾上刻着藏文“祈寿殿”以及英文“The longevity Temple”,背景是一座雕刻精美的建筑。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传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一座红色墙壁的传统建筑装饰着金色的屋顶和柱子顶部的小旗,墙上有多个圆形图案和窗户排列整齐。建筑物前面有一块展示地图和其他信息的牌匾,周围有一些游客正在拍照或参观。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传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藏族家做客</p><p class="ql-block">了解藏族兄弟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振兴乡村爱心助力</p> <p class="ql-block">跟着网络深入了解【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在塔尔寺的菩提树下,我静静地伫立着,感受着这片圣地的宁静与祥和。背景是一座红色的大殿建筑,周围有一些游客正在参观或拍照。大殿上方装饰着金色的屋顶,显得庄重而神圣。天空阴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p><p class="ql-block">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又名:塔儿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占地面积600余亩,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p><p class="ql-block">1961年,塔尔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塔尔寺</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A级</p><p class="ql-block">所属国家中国</p><p class="ql-block">省份青海省</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70元/张</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名称来源</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p><p class="ql-block">塔尔寺白塔</p><p class="ql-block">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其中最能体现塔尔寺各类组织完善的要算寺院庙会了。庙会既是僧侣的学经的好机会,又是他们娱乐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p><p class="ql-block">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p><p class="ql-block">万历十年(1582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p><p class="ql-block">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p><p class="ql-block">从清康熙以来,朝廷向塔尔寺多次赐赠,有匾额、法器、佛像、经卷、佛塔等。该寺的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西纳、却西等活佛系统,清时被封为呼图克图或诺们汗。其中,阿嘉、赛赤、拉科为驻京呼图克图,有的还当过北京雍和宫和山西五台山的掌印喇嘛。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现存塔尔寺总建筑9300余间,占地600余亩,殿堂25座,主要为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让、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等。最盛时有僧侣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 1983人。</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该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届时,各地群众云集,规模盛大。另外,农历十月下旬有纪念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房屋建筑</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坐床典礼在塔尔寺隆重举行。同年10月,十世班禅从塔尔寺向毛泽东主席发出贺电,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塔尔寺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中央特邀十世班禅进京。十世班禅赴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p><p class="ql-block">寺院管理</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原来有完整的行政、宗教组织系统。其行政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由总法台主持,下设噶尔克会议和大吉哇。噶尔克会议是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的常委会,由法台、大襄佐、大僧官、大老爷和六族干巴组成。大吉哇是噶尔克会议和全体僧人经堂会议的执行机关,由3名吉索第巴(总管全寺内务的大老爷、负责对外联系的二老爷、负责财务的三老爷)和管理杂务的四老爷及藏汉文秘书各1人组成。大吉哇下设管理全寺粮食的“哲康”、负责印刷经典的“巴日康”,并负责管理驻西宁办事机构金塔寺。宗教组织的总负责人仍为总法台,下设总引经师和大僧官各1人,管辖四大学院,各学院设有本院堪布,堪布下设格贵(僧官)和经头。现由寺管会总理全寺寺务。目前共有寺僧800余人(其中活佛 11人,主要为阿嘉、却藏、色多、却西、嘉雅、米纳、扎西、本布尔、杨家等,完德63人)</p><p class="ql-block">远看塔尔寺</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座),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6]。</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全景</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到现在为止</p><p class="ql-block">本次甘青之旅的风景、人文部分的旅游已经完成,接下来开启经济旅游部分。</p>

塔尔寺

仿佛

建筑

圣地

宗喀巴

建筑群

寺院

一座

游客

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