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一部改写命运的修身指南

临亭射步

<p class="ql-block">  最近闲居在家,朋友怕我闲出毛病,遂推荐了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希望我读一读,激发一下自我超越欲望。这类的书,在我看来都是些心灵鸡汤,以前几乎是不读的。这本书是个例外,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它通读了一遍,又花了一天进行二次消化,硬读总算是读出了一点感觉。于是忍不住想写点读书笔记,概括一下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艺术特色,抒发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好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纸质书了,今天适逢世界读书日,这篇笔记正好可以两者同时作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本名袁黄,1533-1606)所著的家训,原名《训子文》,旨在教导儿子袁天启修身立命之道。据说,他早年受算命预言束缚,认为人生轨迹早已注定,直至遇云谷禅师点化,领悟“命由心造”之理,通过行善改过扭转命运,不仅延寿,更得子嗣。他将毕生体悟凝练成书,杂儒释道于一体,提出了一套可以实践的改命方法论,即“四训”。</p><p class="ql-block"> 一训,立命之学。命运非天定,而是“心念、言行”的积累结果,也就是要打破宿命论,自己掌握人生主动权‌。袁了凡以自身为例,早年因算命预言消极度日,后受云谷禅师启发,通过行善改过突破命数,验证了所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立行善事,多积阴德”“修身以俟,积德祈天”“善心真切,一行当万”“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等立命法则。</p><p class="ql-block"> 二训,改过之法。从根源净化心灵‌,去恶从善。当恪守“三心”:一曰耻心,所谓“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二曰畏心,所谓“天地鬼神鉴临,过在隐微亦招殃”;三曰勇心,所谓“芒刺在肉速抉,毒蛇啮指速斩”。强调在实践中应遵循三条路径,一是从事上改(强制约束行为);二是从理上改(明辨是非逻辑);三是从心上改(净化妄念根源)。</p><p class="ql-block"> 三训,积善之方。善行的境界‌有真伪、端曲、阴阳之别,善念在于取舍。袁了凡列举救人、赈灾、司法公正等案例,为辨善勾勒了三个基本标准:一是真善假善之辨,看动机纯粹与否(如救人为本心,非图名利);二是端善与曲善之辨,看正直无私与否(如公正判案,不媚权势);三是阴善与阳善之辨,看是否不求人知(如匿名行善,积“阴德”)。积善,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三轮体空”——行善不执著于施者、受者、善事本身,达到无我之境。</p><p class="ql-block"> 四训,谦德之效。保持谦逊低调的品质,以谦卑护持福报。袁了凡以科举案例“骄傲者易落榜,谦逊者常高中”警示“满招损”,提出“谦则受教有地,取善无穷”的观点,即谦虚能感召天地护佑,避免福报流失。</p><p class="ql-block"> 《了凡四训》还是较为通俗的,虽然从学界定位上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但都是最基本的理论,如儒家的善恶论、佛家的因果论、道家的天人感应论,通过例证等方式对这些理论进行了世俗化的解释,把深奥的道德哲学转化为浅显的道德劝进。单从学术角度来看,《了凡四训》很不严谨,从引经据典到遣词造句都服从先验阐述,儒家解释不通就用佛家,佛家解释不通就用道家,用语上也多排他句式。但这也许正是袁了凡高明之处,不取一家之理,但合诸家之道,左右信手拈来,上下得心应手,主观客观转换自然,只立论不辩论,既合“家训”体裁,又不失论说体式,语言通俗易懂,直指人心。</p><p class="ql-block"> 《了凡四训》被后世很多名人推崇。晚清曾国藩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书目。民国时期胡适视其为了解中古思想史的关键文本,多半是因为这本书是融儒释道观念为一体的经典。日本学者稻盛和夫、安冈正笃等将此书誉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视之为企业家精神塑造和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指导。</p><p class="ql-block"> 从现代角度来看,《了凡四训》肯定是有时代局限的,但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苛求古人和他们的思想,《了凡四训》的立论是他那个时代宏大叙事中的精彩的一页,于今而言则更多的是充当参考资料的角色。虽然如此,这本书还是有许多思想能够超越时代,它所提出那套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哲学的观点还是很有价值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觉得有这些方面特别是“向内求”可以给当今很多人以启发:一是命运可改,通过持续修正心念、积累善行,突破先天局限,当然给庙里捐款的事就大可不必了;二是修身为本,改过须从“治心”入手,积善需明辨真伪,当然前提你要做一个三观正确的人;三是谦德持护,福报易散,唯谦卑能长久护持,当然低三下四、畏首畏尾不属于谦逊低调的范畴。</p><p class="ql-block"> 改写命运的关键密钥握在自己手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左手写着“慎独”二字,右手写着“舍得”二字。咋用?看你的悟性了。</p>

四训

改过

行善

修身

福报

立命

积善

命运

本书

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