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说事(59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长话短说。</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回忆青春往事,记录过往时光,细说生活故事,描述工作过程,不忘初心,让明天更美好!</i></b></p> <p class="ql-block">1991年4月,全国轻工新闻工作者协会于无锡轻工休养院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盛情邀请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工人日报》以及《消费时报》等权威媒体的高级采编人员与业内专家担任授课讲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新闻业务知识盛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47)</i></b>培训期间,为了让学员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协会特意组织我们前往无锡宜兴陶瓷公司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并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宜兴陶瓷公司,我们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员工亲切交流,详细了解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便是我们在完成宜兴陶瓷公司的新闻采访任务后,满怀着喜悦与成就感,在公司大院内留下的珍贵合影,记录了我们此次培训学习的一个重要瞬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48)</i></b>宜兴陶瓷公司隶属于轻工系统,正因如此,培训班学员来到该公司进行参访活动,公司领导极为重视,特别安排为到访者每人赠送了一套精美的陶瓷茶具。</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将这套饱含情谊且意义非凡的珍贵礼品,赠予了武汉的一位挚友。时光流转,据传如今这套茶具的市场价值已相当可观。</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记录的是我与来自北京、芜湖的同仁们,在宜兴陶瓷公司大门前留下的难忘合影。它不仅定格了那一刻的美好瞬间,更承载着我们在新闻业务培训期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回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49)</i></b>芜湖烟草报的王印矩老师堪称摄影界的行家里手,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上,他凭借出色的摄影技艺大放异彩,着实出尽了风头。</p><p class="ql-block">在培训期间,无论是在课余的休息时光,还是外出进行实习活动时,我们都能有幸领略到王老师用他那精湛的“手艺”为我们带来的欢乐。他总能捕捉到那些精彩瞬间,用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画面,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p><p class="ql-block">我和王老师不仅是同处一座城市的企业界新闻同仁,更是志同道合的老友。在办报的漫长过程中,从报纸的排版布局,到文字的校对审核,再到稿件的精心组织,我们常常聚在一起,相互磋商探讨,彼此支持鼓励。每一次的交流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的合作都是默契的升华,共同为办好报纸而努力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0)</i></b>我们在陶都宜兴进行采访活动,工作之余,大家还一同前往善卷洞、张公洞游玩赏景。</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虽只是一个小镇,却占据着交通要道的优越位置,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这里曾是我当兵时所在部队下属一个师的师部驻地,过往岁月里,我多次因公出差到此,也曾有幸参观过善卷洞和张公洞这两个天然溶洞。</p><p class="ql-block">此次故地重游,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洞一景都再熟悉不过,自然成了大家眼中当之无愧的“最佳向导”。游玩结束后,我们自然少不了要拍一张小合影,将这份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1)</i></b>1991年4月,于无锡轻工休养院,我与来自无锡自行车厂、广州万宝电器公司以及芜湖卷烟厂等企业报的编辑们一同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彼时,我们皆是前来参加新闻业务培训的学员。</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们各自所负责的企业报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互动。每年借由年会、各类培训活动以及片区办报经验交流会等契机,大家得以频繁相聚。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彼此熟悉,情谊也在不知不觉中愈发深厚,格外珍惜这份因新闻事业而结下的缘分。</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份珍贵情谊的维系与深化,离不开全国轻工新闻工作者协会为我们搭建的优质平台,是它给予了我们如此难得的相聚与交流机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2)</i></b>我在无锡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上,聆听了北京某大报摄影记者分享的一段进藏采访经历。在藏民的介绍下,摄影记者得知了远处正在进行天葬的情况,即便当时有可能近距离目睹,但出于对藏族同胞神圣习俗的尊重,身为媒体人,没有抱有猎奇心态,贸然靠近。要知道,新闻同样存在着不可触碰的禁区,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3)</i></b>无锡梅园,堪称外地游客来锡必访的经典景点。1991年4月春深时节,笔者参加轻工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期间,特利用假日专程前往游览。忆及编纂《商业志》时曾有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无锡曾派党政代表团赴芜湖考察交流,两地同处长江之滨、商贸繁荣,经济基础相近,然彼时无锡经济总量尚不及芜湖。历经数十载发展变迁,今日无锡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成就远超昔日参照对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4)</i></b>无锡与芜湖,皆给我留下相似的古城印象:青砖黛瓦的老街巷陌间,市井烟火气氤氲升腾。1991年春深时节,我重访无锡,倍感亲切——当年协助长影拍《杜十娘》,我常漫步街头巷尾,既沉醉于太湖烟波的旖旎风光,亦流连于市井百态的烟火人间。这座城市的喧嚣与安逸,恰与我生活的芜湖节奏同频共振,处处洋溢着令人眷恋的慢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5)</i></b><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两座小城,</span>皆以山水灵韵承载着江南文脉。小城依山傍水,山峦是历史的脊梁,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厚重;碧水是时光的纽带,滋养着从古至今的芸芸众生。一方水土育一方风物,水乡传奇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长卷,在烟雨迷蒙中诉说着永恒的诗意。</p><p class="ql-block">1991年仲春时节,笔者有幸参与国家轻工部在无锡轻工休养院举办的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彼时恰逢惠风和畅,我们以每日18元的优惠价格入住,实乃承蒙政策惠泽之幸。培训之余,我们漫步于梅园幽径,听太湖波涛拍岸的韵律与评弹丝弦的和鸣,方知江南风物最是醉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6)</i></b>1991年我和芜湖老王一起参加无锡轻工新闻业务培训,老王可是出了大名。老王的鼾声犹如惊雷炸响,声声入耳,夜深人静时整条走廊都回荡着这独特的"交响乐"。同屋好友无奈之下,将稿纸揉作团状塞入耳中。所幸众人秉烛夜谈至深夜,困意如潮水般袭来,这才勉强抵住这"天籁之音"的侵扰。</p><p class="ql-block">我与老王的鼾声早有"过命交情"。犹记某个盛夏午后,老王莅临寒舍小酌,三杯黄汤下肚后便倚椅酣然入梦。那鼾声时而如闷雷滚过,时而拖出九曲回肠的长调,末了又戛然而止,惊得四邻儿舍纷纷推窗探视,直呼此乃"人间第一鼾"。虽则如此,这丝毫不损我们数十载的交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7)</i></b>1991年春深时节,全国轻工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在无锡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报负责人与全国轻工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张均杰先生、人大新闻学院童兵教授(我国首位新闻学博士)等业界翘楚合影留念。本次培训特邀国内资深媒体人授课,并组织学员赴无锡本土企业开展实地采访实习,成效显著。众多学员反馈,此次培训收获了诸多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实战经验,十分难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8)</i></b>此帧合影实为补摄之作。1991年仲春,全国轻工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于无锡举办期间,主办方曾组织全体学员与特邀嘉宾合影留念。然因部分学员未能及时到场,遂补拍。此次培训深获业界同仁认可,学员们通过系统课程夯实了新闻理论基础,在实习中精进了写作技艺,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办报智慧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老兵图说559)</i></b>1991年仲春时节,全国轻工企业报新闻业务培训班全体学员齐聚无锡轻工休养院,共同定格下这帧珍贵的合影。参训学员涵盖企业报主编、总编、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及一线采编人员,形成了企业宣传、新闻人共聚一堂的学术盛景。</p><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奠基+实战演练+研讨交流"的三维教学模式,学员们既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夯实了理论根基,又在新闻采编实战中提升了专业素养,更在专题研讨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段同窗共读的时光,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增量,更搭建起跨越地域的新闻人脉网络,成为我们参训者珍藏的集体记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kvg4lf" target="_blank">岁月如歌(39)</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