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彬中代课老师

曹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彬中代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在彬中上学时,记忆中的任课老师都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烛,照亮了别人而燃烧尽了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培育桃李满天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们还常常称老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词具有丰富深湛的内涵。源自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曾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p><p class="ql-block"> 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以后,“人类灵魂工程师”就是对老师的特定称谓,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p><p class="ql-block"> 我们彬中时的任课老师,人人都能享受此殊誉,而应受到社会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是老师给了我们智慧,是老师指引我们走上光辉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导如春雨,他们用知识的雨露滋润我们成长。随着时间推移,当我们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时,怎能忘记老师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  1963年,我从北极中学考入梦寐以求的彬县中学。它始建于1939年,为纪念周王朝先祖古公亶父[太王]将学校起名为太王中学,位于中国的金字塔之都咸阳彬县,现叫彬州市中学。</p><p class="ql-block"> 彬中座落在巍巍紫薇山下,学校西南角是太山庙,虽很残破,但基本建筑,石阶、前楼、大殿、二殿、厢房未动,里面神像荡然无存,唯有二殿里摆满大大小小不一的石碑。谁能料想到,时隔二十年,当我从西北大学毕业回县工作后,竞然在大殿、二殿、西边厢房轮换住了整整十年之久。印象最深的是上二殿台阶前有棵很粗的古槐,虽树身已空,用砖泥封实,但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校园最标志性的建筑是大礼堂,内有根根木柱,看起来有一定的年代。上学期间,学校举行《俄语晚会》专场,就是在大礼堂举行的,前面有表演台,后面有化妆室,整个大厅宽畅,能容纳几百人。我和我班陈汉民同学分别当俄语和汉语报幕员,现在叫主持人吧!当时我穿的一身表演服还是向同学借的。虽然已经过去将近六十年了,依历历在目,记忆忧新。</p> <p class="ql-block">  一个学校要办好,最起码得具备四个条件。首先要有优秀的办学人才,要有一个有远见卓识、团结群众、且勤奋苦干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其次,要有合格的、而且是非常优秀的教师,这是一个学校最根本的东西。要有精明、勤奋、正直的管理人才和员工。同时,要有合格的最优秀的学生,这是检验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几点当时彬县中学都具备,且处于特别优势,因此彬中在西兰路上是最有名气、最有影响力的完全中学,是西兰路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沉痛缅怀王纪芬老师</p><p class="ql-block"> 王纪芬老师,陕西凤翔人,省立师范学校毕业。1952~1966年任彬县中学校长,县委委员。为人正直,廉洁少私,行政级别高,我在彬中上学时,曾听人说县长王耀华和县委书记党清和若有事时都亲自去学校拜访他。他的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校长。</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特别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治校有方。他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他对教职工关怀备至,言传身 教,既热情鼓励,又严格要求,知人量才,分级使用,使教师心悦诚服。他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他坚持组织教研教改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1959年 应届毕业生89%考入大专院校,1965年考得最好,位列前茅,名振陕西,不愧为省级重点中学。对我们66级83名应届毕业生王老师更寄厚望,但事与愿违,终成遗憾!王老师为彬县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在我得病离岗前,彬中教师曾有人问我:</p><p class="ql-block"> ”曹老师,你在彬中这么多年,你认为彬中最有名的校长应该是谁?”</p><p class="ql-block"> ”王纪芬呀!”我毫无思索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你说彬中最有影响力的校长是谁?”</p><p class="ql-block"> “当然是王纪芬呀!”</p><p class="ql-block"> “你说,彬中升学率最高的是哪个校长?”</p><p class="ql-block"> “王纪芬当校长时,升学率最高!”</p><p class="ql-block"> ”为啥?现在不是考了一百多名吗?过去什么时候彬中能考这么多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因为过去参加高考的总人数少,而考上的人多,升学率就高。席伟儒他们班,高65级参加高考50名学生,考了34名大学生,能说不高吗?而现在几百名甚至近千名,才考了100多一点,能说升学率前所未有吗?”</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真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校长。</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特别关心学生,因此也同样受到学生爱戴。</p><p class="ql-block"> 64年,我们班部分同学利用星期日吃过早点后,九点钟去狼沟挖沙子勤工俭学。由于当时刚下过雨时间不长,加之山旁有其他人在洞内掏沙,我们所在的位置刚好在河边山脚下,实则挖山基,里外夾攻,结果导致突然发生山体滑坡。瞬间,烟山土雾,飞沙走石,沟谷里冒出一个土山,直至现在依然存在,仅被溪水长期侵蚀,冲出一条很深很窄的一线天景观。滑坡体将我和杨俊贤分别抛向南北不同的地方,而正在半尺深崖下,用小镢头趷蹴着掏沙的赵二祥却被深埋在高高的土堆下,不见踪影。当时沟内只留下我们三人,杨俊贤因腿脚不便,我便立即跑着回校叫人救人。当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离彬中后门不远处,碰到王校长在最前面正向我这边奔来,后边还跟着好多学生。当他看到我后,就急忙问:”曹云,情况咋样?”我告诉他”山溜了,把赵二祥埋在下面了”。可能我因吓再跑,脸色不好。他又对我说:”曹云,你不能再跑了,慢慢回去找你袁老师给你打个针,开个药,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再来了!”说完,就急急向出事地点跑去。当时我确实因体力不支,昏昏噩噩,便去太山庙二店找了袁棠贞老师。袁老师给我打了针,让我吃了几片药,叮嘱我马上回宿舍休息。可能里面含有镇静药,躺在床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以后听同学说,下午四点才找到人,已无任何生命迹像,尸体拉回来后放太山庙大殿。王老师很疼心,一直寸步不离,含泪守护。在埋葬时,听说还用了他的褥子。最是我感动的是,他一个堂堂校长,又未曾给我班代过课,竞能一下叫出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名字来,使我对他顿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可叹的是,这样一位好校长、好老师却在文革中被一些小人诬陷羞辱,致使自刎身亡,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死后,棺材被抛弃在残破不堪的彬塔内,上面还放着大字报那样的纸张,特别凄凉。昭雪平反之后于1978年才重新迁葬到彬县烈士陵园。黄金来老师扫墓时写了挽联:</p><p class="ql-block">西府名士,古邠校长,事业崇高荣百代:</p><p class="ql-block">社教旗手,文革黑帮,哲学滑稽恨千秋!</p><p class="ql-block"> 可叹的是,彬中塑了李鸿超校长的塑像,为何不再塑一个王纪芬校长的塑像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绝】缅怀王校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曹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薇惜叹杜鹃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泾水悲歌送客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邠地校园多隽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懿明师范后人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真金闪烁 黄金来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金来老师,笔名天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门化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他敬业爱岗,恪尽职责,博洽多闻。对语言学、文字学、诗词、书法、楹联、谜语均有独到研究,造诣颇深,是彬县颇具盛名的优秀语文教师,被称谓“文化学者”。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黄老师笔耕不辍,在报纸、杂志和专集中发表了很多作品,极负盛名。</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是本地香庙人,他热爱彬州。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锣丝钉,牢牢扎在彬州这块教育阵地上;他像一根永不熄灭的蜡烛,为彬州学子照明了道路;他像一头永不停歜的老黄牛,默默耕耘在彬州这块沃土上。他是我们老师的偶像,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诗写的很好,其中有一首《抒怀》的诗,内容是这样的:“我是高天一片云,万里悠然随自心。幻化时雨浥大地,托扶日月照乾坤。”,并写有题为《蜡烛》的诗:“冰肌玉骨自晶莹,何计外观白与红。消尽清寒流尽泪,一条真心献光明。”《咏教师》中写道:“三尺讲台乾坤大,万卷蜗庐古今通。管他老九穷瘦臭,乐为桃李播春风。”在《职评抒怀》中写道:“誓做拓荒一头牛,风霜雨雪无闲休。夕阳晚霞催奋蹄,志播生机遍神州。”在黄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干的。不愧是陕西优秀教师。</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对学生很关心,对彬州传统文化很重视。我自离开工作岗位回家后,几乎每年都去西门外他家看黄老师。黄老师见我们去了很高兴,侃侃而谈,很亲切。但每次去,他就会立在凳子上,从柜子上面拿出厚厚一摞文稿,是经他精心修改后张振元老师写的《彬州方言研究》、《彬州方言辞典》《图说彬县民俗》三本,并给我们述说此书的编写过程,找人出版等情况。张振元是彬中高64级学生,比我高两级,黄老师的得意门生,毕业于陕师大中文系,西北国棉一厂中学语文教师,出了许多书,真是应了高师出高徒这句话。记得最后一次去黄老师家时,他面带笑容地对我们说:他找了县上某某负责人,还有北京某某知名人士答应赞助出版这套书,这下可能问题不会太大了……,并嘴里一直念叨着:“这本书不出版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我要继续找人,把这事给办了。"但不知何因?这本书至今未能正式出版,迫使八十多岁的张振元老师只能自己出钱印了三本非正式刊物,还送给了我一套。我看了,感到很震撼!前面整页写着,谨以此:献给恩师黄金来老师,也献给彬州父老乡亲。我想,若黄老师在世,可能就正式附印了,但遗憾的是至今终成为老师最后的遗愿!</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爱憎分明。在他编著的【春风集】里有一首读报有感,存以使不正者做,题目是《嘴巴 舌头 眼晴》,全文摘抄如下:</p><p class="ql-block"> ” 他凭什么神通广大?非德非才,是一张会吹的嘴巴。有人要瞒骗起家,就特别用得着它。唯吹是听,唯吹为乐!”</p><p class="ql-block"> 他凭什么神通广大?不是科学,不是技术,是一根能舔的舌头。有人患某种隐症,就特迷他的舔功。唯舔唯快,唯舔是从。</p><p class="ql-block"> 他凭什么神通广大?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是一双善媚的眼睛。有人嗜好桀纣之行,对它就颇含深情。唯媚是信,唯媚是宠!</p><p class="ql-block"> 会吹的嘴巴,好舔的舌头,善媚的眼睛,是钢刀,是蛇毒,是狼牙。</p><p class="ql-block"> 嘴巴向权,好者丢廉;舌头向钱,好者丧元;媚眼趋炎,好者完蛋!”</p><p class="ql-block"> 入木三分。他对官场陋习,丑陋之人,揭露无遗,讽刺挖苦,嗤之以鼻。对官场小人,语言犀利,砭其肌骨,毫不留情。使人读后,酣畅淋漓,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 文如其人,每读黄老师的书,总有一种“气含风雨之润,文有春露之滋”的感觉。正如曹立在书序中写的:先生德高学富,品行大雅,粹厚谦和,学而不倦,满而不盈,久有”虚怀若竹,清品若兰”之美誉。读老师书,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写一首拙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绝》赞我们的恩师黄金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曹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喻耕耘一奋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冬春夏少闲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桑榆已晚终怀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桃李天骄誉九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体育权威 杨颐寿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杨颐寿老师,彬县城关镇南街村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国家一级田径裁判,享受陕西省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酷爱体育,积极献身教育事业,认真负责,为之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专注球类,通晓田径,喜爱武术,擅长体操,在教学上有其独特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勤奋务实,精益求精;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在他工作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不知培养了多少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不愧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他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愧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他不愧是彬县体育界的泰斗、权威,为我们教师树立了一座学习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离休后,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积极为彬县中老年群众体育活动奉献余热。2000年,我因脑梗塞导致中风不语,半身不膸,因不能上课,便提前离岗,回平林路家中养病。当时为了康复锻炼,便参加了开元广场老年组织的门球队。听队员们说杨老师很热衷这件事,并担任老年门球队教练,在咸阳市门球比赛中曾两次获得冠军,受到奖励。</p><p class="ql-block"> 杨颐寿老师这种对体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彬州人称诵。</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虽然是体育教师,他深知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发生意外伤残,得立即进行救治。因此他坚持自学,认真努力钻研,经参加省卫生厅考试合格,并批准为"骨科生",自己准备药物免费为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患者治疗。</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母亲从西安回到彬县,住席家壕妹妹家,因八十岁高龄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扭伤了。我得到消息后很着急,连忙从太山庙住处下来往西街赶。恰逢杨老师那天没课,正坐在操场房子前晒太阳,进行日光浴。他见我慌慌张张从他面前过,就叫住问我为啥事?我说明情况后他连忙说,等一下我和你一块去。在路上一个快离休的老年人竞然比我年轻人还走的快,这与他经常锻练有很大关系。到家后连歇都没歇,就给我妈推拿,按摩,不一会就减轻了疼痛。他说是骨头还好,仅是筯出槽和肌肉拉伤,慢慢就可恢复。很感激!真的那天若不是杨老师主动去,我们还得借架子车,拉母亲去医院,挂号、拍片、住院……还得请假专门去医院伺候,那得费多大周折?</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数十年如一日义诊,不知救了多少人?深得患者好评和爱戴。他有句座右铭:“从容处世,坦然处世;只求我为人人,不求人人为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一个模范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于2014年九十岁离我们而去,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才多艺 宋文程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敬佩宋文程老师,他虽然仅替王三才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但印像深刻,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宋老师,语文教师,陕师大中文系毕业。对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具有精心育人的高尚师德。他虽然是语文教师,但其在音乐、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才能表现得极为突出,在彬县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影响颇深。</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他组建的校文工团由老师和学生组成,演的节目精彩,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吸引了大量周边群众来观赏,大礼堂里外聚满了看节目的人,热闹非凡,赞叹不已!我的同村同级同学曹镇参演的《喜开镰》,直至今还记得。《长征组歌》大合唱气势磅礴,高亢振憾,我是其中一个演员,穿着黄上衣军装,站在前排,蛮有精气神的。当时就是宋老师亲自指挥的。其中有四部轮唱,相当不容易,我们真佩服宋老师的艺术才华!但当时却有人说:”这对宋老师来说,算个啥?人家在大学曾指挥过大型歌舞团呢?”怪不得!一片赞声。里面的歌词我现在还能唱几首。如《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些歌词,永远激励人克服困难,勇于向前。在我以后的生活历程中,再苦再难,也没有长征时的战士所经受的那般苦,教育至深,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宋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多才多艺的人才。除音乐天赋外,还打得一手好蓝球。当时学校蓝球队常称冠彬县,每逢重大节假日进行比赛,我们学生就成群结队跑到灯光球场拉喊助威,好不热闹!说真的,彬中文体活动的大力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爱好,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不感觉枯燥单一。</p> <p class="ql-block">  宋老师调离彬县后在陕西教育学院任教务主任,我在西大上学时,还和朱建章一块去他们学校看望过他和蒙建华老师。</p><p class="ql-block"> 宋老师虽年事已高,但仍关心他过去的学生,给之鼓励,使人很受感动。2022年我开始学格律诗词,并有时也学写些游记和散文,他看到后就会留言,使我颇感亲切。下面抄彔宋老师两段留言:</p><p class="ql-block"> ”看了你的诗词作品,从内心世界触摸,你已不是曹云,至少不是我心目中北极七家彬中王家巷口那个时候的曹云了。文气了,深沉了,看到了水磨的年轮,有淡淡的忧伤。有时又可以体味到广博的地学知识。总之,曹云已浴火重生,是新曹云,是耐看的经得起琢磨的曹云。”</p><p class="ql-block"> ”罕见的曹云文笔,让我忆起学生时代的曹云,一个不太表现而颇具定力的北极姑娘。”</p><p class="ql-block"> 谢谢宋老师,我愿继续努力,在余生写出更好的诗词和文章来,不辜负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在此春暖花开之季,祝福老师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深切怀念赵连城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赵连城老师在彬中没有给我们班代过课,但我想没有人会不熟知这位数学老师的。每次学校进行大的活动,或是县上开运动会,节日庆祝,我们都会看到他带领的彬中管乐队出场。几十人统一着装,“洋味”十足,声势浩大。英姿飒爽,朝气蓬勃。是彬县一道光鲜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赵连城老师最感动人的地方是八十多岁了还到各地作报告,教育下一代。椐听过他报告的学生说,他讲话生动幽默,会场气氛活跃,聆听他的报告是一种精神享受。</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我去西安家看他,老师很精神,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房子打扫的很干净,很温馨。给我说他还坚持打蓝球、吹号,出外走路锻练。家里墙上挂满他到各地作报告的照片,还给我一一仔细作了介绍。并拿出一摞准备好的材料,说下一站也是他最后一站,去长武学校作报告。当作完报告后还给我微信说了他去的情况,使我很受教益。老师爱好写作,好些文章还曾得过奖励,且有中央记者来家采访,还引出段趣闻。曾正式出版了好几本著作,临走时还送了我其中一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留在彬中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连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过彬中十二年,美好青春献北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授课数体俄三门,解决学校大困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培训组建管乐队,乐曲响彻泾河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时时刻刻有活动,配合形势搞宣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引领教工篮球队,称霸彬州总领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逢节日对抗赛,万人空巷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惜别彬中几十载,往事在目似昨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祈福彬中大发展,再创辉煌一百年。</p><p class="ql-block"> 这首赵连城老师写的诗,高度总结了他在彬县工作十二年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去年4月27日,我在《彬中校友群》里发了《春》下平十五韵诗词专辑,由黑龙江诗社俏春老师主播,赵老师听后还称赞我"一个真正的才女"。我还写了段话回复:"谢谢赵老师鼓励!才女不敢当。祝老师安康!"</p><p class="ql-block"> 5月1日21点29分老师还转发我的拙文《人生险情》给高66级(1)班同学席安民。</p><p class="ql-block"> 5月3日9点,许平发来《沉痛宣告》,原彬中优秀教师,彬州校友、基金会特聘资深荣誉顾问赵公连城先生于昨日(5月2日)早辞世。</p><p class="ql-block"> 噩耗传来,甚惊!很伤心悲泣。写【高阳台】词一首,缅怀敬爱的赵连城老师。</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您晚年的敬业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向您学习,继续努力,争取余年写出比较像样的诗词来,不辜负您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谢谢您!</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阳台】沉痛悼念赵连城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曹云</p><p class="ql-block"> 阴雨霏霏,杜鹃泣泣,凄风透进窗纱。对面南楼,白帘飞出飘斜。乌云密布榴花暗,泪流苞,摇曳枝芽。倚凭栏,心乱难安,遥望思遐。</p><p class="ql-block"> 惊传噩耗恩师故,见碧波凝咽,绿树叹嗟。曾访登门,去年亲去他家。精神矍铄闲然笑,耄耋年,新作堪嘉。忽仙归,驾鹤西游,极乐天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班主任曾承政老师</p><p class="ql-block"> 曾承政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在高一给我们代俄语。在初中时各学校因所处环境条件不同,有的地方没俄语教师或班级太多,老师又不够,所以收的这级学生参差不齐。像我们在北极中学认认真真学了三年,而且是从高等院校下放下来的大学老师教的,基本能看懂从苏联一对一学生发的信件,而有些同学连字母都不认识,所以很难教。但曾老师迎难而上,客服了教学困难,大家都学得很愉快,致使没接触过的同学也赶了上来。真难为老师了!</p> <p class="ql-block">  63年上高一时,高三班主任黄金来和任振民老师受曾承政老师的委托调查北极高三学生时,顺便探访了我家。曾老师把我叫他房子给我说:"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很困难,黄老师和任老师都给我谈了。你马上回去,我给你两天假,只要你能在大队开个证明,我给你评甲等助学金。"听了曾老师这段话后,我感动得都哭了。连忙给曾老师说:"我不回去了,我是根本要不来证明的。开学时,我就要了,他们不给。"曾老师还是劝我回去。于是我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找村干部求情要那张证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天村干部恰好有事,我就尾随他们从村头求到村尾,从曹家坳跟到村里头,都难打动他们顽固狠毒的心。最终恶狠狠地甩了一句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你上不起学?你上不起学就别上了!人家男娃都不上学在家劳动,你个女娃还上什么学?谁家上学里还挣钱呢?想得美,想要证明没门!"我一路哭着回到学校,进教室上晚自习,一直没有去找曾老师说明情况。曾老师知道后向学校给我直接申请了乙等助学金,并告诉我说:”你二哥大学毕业后就不给你了”。多好的老师,我永远都忘不了!以后我和曾老师都在义门学校任教,真感谢他老人家!我来西安后,只要回彬县,我都去拜访黄金来老师。今年建章三年时,黄老师八十六岁高龄,还亲自来我家,使我深受感动,师生情深。虽然仅享受了一年助学金,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但关系重大,它关系到我能不能继续上学的问题。这也是我想起来王校长能直接叫出我的名字,可能也因我没有村上证明能评上那么高的助学金有关吧?所以我现在很满足,我现在生活很好,都是曾老师、黄老师、任老师和彬中校长给的。否则,不知是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  曾老师可能是因长期交俄语的缘故,长相猛看确有点像外国人的样子。他酷爱体育锻炼,在义门时学生差不多都是通读生,不上晚自习,下午我们几个老师常出去漫步,走十几里路。</p><p class="ql-block"> 曾老师有长跑的习惯。听人说有次跑到军工厂附近禁区,被保安人员以国外间谍而扣留。因他太像外国人了,真有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风华正茂李仕倜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仕倜老师年轻潇洒,和他的名子一样超然。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是当时有名的数学教学新秀。并担任高66级(1)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李仕倜老师擅长讲《解析几何》和《平面三角》,缜密细致,逻辑性強。学习上对学生要求严格,生活上特别关心。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讲课时总是和颜悦色,面带笑容,使人感到轻松愉悦,没有压抑感。真的作到了为人师表,和霭可亲。</p><p class="ql-block"> 后来李老师调往咸阳师专任教,又调至西安中学工作,和我哥成了同事。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成绩卓著,被评为特级教师。退休后我曾在西安见过李老师,还是那么慈眉善目,热情亲切,还是那么精神矍铄,风趣优雅。</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长期坚守山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把大好年华奉献给了彬县,奉献给了我们莘莘学子。我于78年上大学时,能时隔十二年后,在数学方面学得依然很轻松,这与李老师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给我们打好了良好的基础,是绝对分不开的。在此,向李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李振良老师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对我最印像深刻的是无论寒冬还是酷著,进教室路上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捏一支粉笔,上课时边讲边写,板书整洁漂亮,从未拖堂,课讲完后,满满一黑板,字体清秀,下课后值日生都不愿意擦去,真真的艺术品!他掌握的时间也恰到好处,铃声一响,课讲完了,一支粉笔也用光了,真的很神奇,我们很佩服他的上课技巧。李老师从不批评人,对考试成绩不太好或回答不上课堂提问的同学,总是用鼓励的口气,从不训斥。他会语气很缓和地说:“某某某,你都是灵人么!”</p><p class="ql-block"> 我过去很喜欢数理化,李老师不太言笑,同学学习都很认真,所以在77年高考时我的化学成绩也很高,差0.5分就是满分卷。</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当时可能住在外边,我一直不清楚他学校的房子在哪儿?</p> <p class="ql-block">  刘福海老师给我们那级学生带物理,据人说他家条件比较好,家里就有一个实验室,所以他给我们讲课时条理清楚,多难的问题经他一讲就都明白了,所以我很喜欢上他的课。由于高中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我以彬县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西北大学彔取,物理成绩得了100分,成了“陕西物理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刘俊望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他一生坎坷。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在以后的各项运动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欺凌、折磨,甚至被开除公职。我曾看见他拿着长杆子的羊鞭给生产队放羊。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岁月里受尽了人间的凄苦,不由使人感到同情。</p><p class="ql-block"> 但刘老师有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始终如一,精神抖擞地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在高中上学时,他对学生要求很严,教学认真,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是右派,当文化革命开始批斗老师时才知晓。 </p> <p class="ql-block">  我只知道他书教的好,语言生动简练,感情充沛丰富,表达力强且极易理解,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特别是当他被任命为彬中副校长后,不知哪来的劲,一心赴在彬县的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老骥奋蹄。</p> <p class="ql-block">  正当刘老师把教学工作搞的蒸蒸日上时,不知为何突然免去了他的副校长职务。我作为他的学生,同事,迟至今都搞不明白什么原因?可能正如宋文程老师所说的:“他太好强,不服人,不输事,这虽然给他教学不断提高以动力,同时也产生负面效应。”是性格使然,是性格悲剧。</p> <p class="ql-block">  记得文化革命初期,县委派工作组进校,我因一个舅父曾当过北极伪乡长还是富农分子,另一个舅父富农分子跳窖自杀受牵连,又和张风丝关系密切,被同学写大字报公开批判过。后又从学生转移到揪斗老师,这下我就成了可教育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其他同学都去帮贫下中农收庄稼去了,不知谁交给了我这样一个差使,派我去监视那些被揪出来的老师,以防他们出现什么不测。我记得当时七八个老师被关在西边一个大宿室里,什么也不许干,都在床上躺着,闭目养神,唯有刘老师坐着。</p><p class="ql-block"> 不知谁规定的?休息前,他们必须自觉地站在床头地上,规规拒拒,低下头,口里齐声念着:”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我向人民低头认罪,我向人民低头认罪。”当时我坐在门口守着,不知他们要干什么?吓了一大跳。说老实话,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真的很害怕!他们若有行动,我一个弱女子能奈何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初中同学(他可能在我来前值班)递给我一包香烟,让我转交他们,也没说清给谁的,转身就离开了。我拿着烟不知咋办?当时又不准叫他们老师。</p><p class="ql-block"> 思前想后,既怕老虎又怕狼,恐有人监视我。于是我走到他们中间,举起烟问,”这是哪个牛鬼蛇神的?”没人回答。我又问了一声:“这是哪个牛鬼蛇神的?”这时刘老师开口说:”这是你任老师的。”我听到这句话后,愣住了,忽一下脸全红了,感到很羞愧。任老师是我班主任呀!那么好的一个老师怎么就成了牛鬼蛇神了?这时任老师坐了起来,说:”这是我的烟”。我把烟递到任老师手里,心里总不是滋味,后悔问了哪句话,始终耿耿于怀。 直到2000年彬中老师聚会时,任老师从乾县赶过来坐在我房子里,我才向老师道了谦。老师很客气的说:”那不怪你,你也很为难呀?你是高三学生,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若真的说你有问题,那会整你一辈子的”。听后我很感动!</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性格直爽,他就不承认那些老师是牛鬼蛇神,依然是学生的老师,依然是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我敬佩刘老师!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绝不是猥琐小人!</p> <p class="ql-block">  给我们高中曾代过课的还有政治老师任振民,他在高三还是我班班主任,过去曾是大学老师,专业水平高,讲课很受学生欢迎。老境却因煤气中毒身亡,实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还有语文老师陈殿翚,王三才,俄语老师张宏超,政治老师王发宽,生物老师王金祥,他们都是彬中值得称颂的好老师,值得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在不同的教育领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向老师学习,向老师致敬!</p> <p class="ql-block">  曾给我们高六六级代课的老师都是埋在地里的金子,挖出来都会闪闪发光的。写一首【七律】赞老师表示我对所有代过课的彬中老师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律】赞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曹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疑授业未曾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夏秋冬寒暑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尺讲台偕日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根粉笔画江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声声语语不辞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岁岁年年何畏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培李栽桃期硕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烛灰絲尽炫人间。</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曹云,1947年生,陕西彬州市人。西北大学地理系毕业(77级)。曾在彬州中学工作,高级教师职称,中国地理学会会员。2003年退休。2022年十月开始学格律诗词,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老年书画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爱好旅游,潜心诗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