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影响我后半生的书之三

锦瑟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特此写下此文。</p><p class="ql-block">你读过《拥抱可能》一书吗?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在她90岁时写下了这本自传体著作。作者原是匈牙利人,在幸存下来后于1949年10月移民美国,是美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p><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时期希特勒的杀人工厂,有上百万犹太人在这里被纳粹党用各种方式谋杀,惨绝人寰。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每每上此课时,大屠杀的数据、图片都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因此要读这样一本书,需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我担心自己被罪恶被屠杀被灭绝人性扼制,难以治愈。结果读完此书后我才知道书的内容远远超过我的认知。我的书友说:如果你一年只读一本书,那就首选《拥抱可能》吧!我的学生说:上天让她幸存下来,活了近一个世纪,就是为了留给我们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读书前我也有很多疑惑,想从书中找到答案。作者是怎样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逃出来的?作者带着令人恐怖的身心伤痛是怎样度过一生的?作者为什么会在90岁时写下这部自传体?……结果书一上手,就无法放慢阅读的节奏。</p><p class="ql-block">作者自言:此书写的是“我的生存故事,我的自我恢复故事,我有幸带领之前的病人重获自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这些故事,让人读起很有真实感。作者非同一般的经历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人不敢松懈不愿掩卷。作者起伏不定充满变数的人生紧扣读者心弦,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和同理心。而作者最后实现的心灵自由和人生高度,则让读者顿生敬意,高山仰止。</p><p class="ql-block">比尔.盖茨力荐此书。我是一个普通阅读者,想说的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挫折不幸和痛苦,遭遇生老病死等等。治愈内心,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拥抱幸福,宽容平和。</p> <p class="ql-block">在集中营时作者还是个花季少女。每天看着身边的人甚至是她的家人一个个消失,看着集中营中高大的烟囱永远冒着浓浓的黑烟。集中营没有食物供应关押着的人,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没有区别,活着要忍受一切非人的折磨,死去化成一缕青烟;然而生死由不得自己选择。当作者极其侥幸逃出集中营后,作者说:“我们从地狱中活过来,却变成了别人的梦魇。”作者的这段话,让人惊怵,更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战争扭曲人性。战争让无数受害者成了罪恶丑陋的代名词。作者被集中营摧残得只剩下魔鬼般的肉体外壳,和饱受痛苦麻木得失去活下去勇气的心,结果获救后还要遭遇更多的鄙弃和不理解。作者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是我幸存下来?</p><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流泪,这些幸存者要怎样做才能走出噩梦?要克服多少恐惧感、羞辱感和来自外界的嘲弄感、排斥感才能活得像一个正常人?作者后来结婚养育3个子女,她甚至不敢对家人说起她的身世!</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一位女性,特殊经历终究造就了作者的不一般!她在1966年近40岁时回到学校。先学习英语,再读本科,后在74年获得教育学心理学硕士,又于78年在塞布鲁克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50岁)。并且考取了加州的心理咨询许可证,因加州的许可证可以让她在全美各地工作,为更多人提供帮助。这段漫长的读书经历无疑是她崭新人生的标杆,她为之付出的努力也远远超过常人,超过我们一般人所能承受的。</p><p class="ql-block">读书打开了作者的世界,她认识了很多引领她走进新生活的人生导师。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也是奥斯维辛幸存者)成为她终生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贯穿一生的问题:我为什么能活下来?我人生目的是什么?我能从我的苦难中得出什么?我怎样才能帮助自己和他人去度过生活中最艰难的时刻,体验到更多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她终于向世界敞开了心扉。“我们不能选择没有伤害的生活,但我们可以选择自由,从过去中逃脱,不管发生什么,<b>拥抱可能。</b>”“我活着是为了看到解放,因为我的内心充满希望。我活着是为了看到自由,因为我学会了宽恕。痛苦的经历不是债务,而是一份礼物。她给了我们新的视角和意义,让我们有机会找到自己独特的目标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作者52岁时,在她离开奥斯维辛35年后,为了彻底放逐内心深处的恐慌,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墓地。她站在奥斯维辛这片荒土上,当年的情景又浮现眼前,这里有她的父母和她的亲戚朋友,还有她破碎的青春。面对在场的几百个随军牧师,她发表了主题演讲,说出了这句惊世骇俗的话:我原谅希特勒了!</p><p class="ql-block">作者言:我忽然醒悟,报复不会让人得到自由,所以我今天站在希特勒故居这快土地上,原谅了他。这个与希特勒无关,这是我为自己做的,我曾经放逐自己,任由自己从心理和精神上被希特勒禁锢。只要我被愤怒禁锢住了,就被他禁锢住了,禁锢在受尽苦难的过去和自己的悲伤中。原谅是对已发生和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悲痛的同时,放弃对过去的执念,去接受现在和过去的痛苦。……我不想让已经发生的事实再摧毁我拼尽全力抓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多么发人深省的感悟!那是走过生命的千山万水以后,发自肺腑的自我救赎!</p> <p class="ql-block">作者成功了!她说:通过帮助别人寻找人生意义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治愈好自己来帮助别人治愈,通过治愈别人又反过来治愈自己。</p><p class="ql-block">埃格尔博士忙碌在校园、医院和部队等地方,她到大学给学生做心理演讲,她到医院看望那些身患重症的病人,她是治疗士兵的临床专家,她为无数家庭重建亲密关系付出自己的努力……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帮助遭遇各种创伤的人,她的启示激励着人们从苦难中找到自由,找到内心的光明。</p><p class="ql-block">作者和我母亲同龄,1929年生人。今天为写此文我百度了她的生平,百度显示2023年年底还有她的消息。如果今天她还健在,应是96岁高龄!</p><p class="ql-block">去阅读《拥抱可能》一书吧!它让我知道人生有许多可能性,没有谁能限制你生命的成长和人生的意义,除了你自己!人生路上不断接受新知、挑战未来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止步的,你获得的知识、具有的思想和找到的光明终究能够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些在阅读中获得的营养最终会转化成为内心深处的力量,足以支撑你走过艰难而又漫长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拥抱可能》是一部修复人类世界的著作!致敬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p><p class="ql-block">注:我阅读的是电子书《拥抱可能》,文中图片为电子书截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