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放下改变之念,专注善和之行。</p> <p class="ql-block">第85篇乙巳年三月二十六日,4月23号,星期三。</p><p class="ql-block">心语:</p><p class="ql-block">放下改变之念,专注善和之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个观点:“任何改变别人的念头和想法都不要有。”这听起来或许有些违背常理,但在善和堂的语境下,却有着深刻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想要改变别人。看到朋友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就想说服他做出改变;发现家人的观念陈旧,便试图扭转他们的想法。然而,这种改变他人的念头,往往会引发冲突与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行改变他人,就如同在他人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可能会破坏彼此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善和堂,我们的宗旨是传播善良与和谐。但有时,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他人的行为或观念,来实现善和的目标。比如,在组织公益活动时,希望受助者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式接受帮助,或者期望参与者完全认同我们的理念和做法。但实际上,这种改变他人的想法,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被干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明白,真正的善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而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他人。就像明灯,无需言语,只需绽放光芒,便能为黑暗中的人照亮道路。在善和堂,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用自己的善良之举、和谐之行,传递温暖与力量。当我们真诚地关心他人,用心地为他人提供帮助,无需刻意劝说,他人便能感受到善和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一位志愿者,在参与善和堂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时,一开始总是试图教导老人如何改变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但老人对此并不接受,甚至有些反感。后来,这位志愿者改变了方式,他不再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默默陪伴老人,为老人准备营养可口的饭菜,陪老人散步聊天。渐渐地,老人主动向他请教健康知识,还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行动的力量,它比言语的劝说更能触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放下改变别人的念头,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人的困境漠不关心,而是以一种更尊重、更温和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我们在善和堂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捐赠物资、义务服务,还是组织文化活动,都是在展示善和的理念。我们相信,这些积极的行为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善和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在善和堂,放下改变他人的执念,专注于自身善和行为的践行。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真心,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善和的光芒,在每个人心中自然绽放。因为,真正的改变,源于内心的触动,而非外力的强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感恩遇见您!</p><p class="ql-block">大道同行!</p><p class="ql-block">善和人间!</p><p class="ql-block">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感谢有缘悟!</p><p class="ql-block">下篇分享老师:智慧越高的人,越是平静如水 。</p> <p class="ql-block">悟善和之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欲改他人念莫留,善和真意蕴深幽。</p><p class="ql-block">强行变易生嫌隙,各守其心起怨愁。</p><p class="ql-block">当效明灯传暖煦,休如厉语惹烦忧。</p><p class="ql-block">身行德善如春雨,默化潜移润众流。</p> <p class="ql-block">下篇分享老师:智慧越高的人,越是平静如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