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世纪的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五讲”、“四美”,进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7月,随着“五讲四美”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团中央又专门发出《关于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三热爱”教育的意见》。“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从而使其价值指向更加明确。在此后开展的“五讲四美”与“三热爱”教育活动逐渐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汇合成一个统一的群众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讲四美三热爱”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其"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行为规范,"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审美追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实质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坐标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讲四美三热爱”不仅改善了社会风气,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b>个人层面,</b>它是我们修身立德的重要准则。只有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b>社会层面</b>,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个社会只有充满了文明、和谐、美好的氛围,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在<b>国家层面</b>,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3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随后各省、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相关机构。经过几年实践,“五讲四美三热爱”广泛开展,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文明礼貌用语普及,环境得到美化,城市卫生大为改观,全国涌现了一批像劳模普通女工赵春娥;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罗健夫;解放军英模朱伯儒;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先进人物,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漫征途,我们党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辟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铭初心 ,踔厉奋发向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倡导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然而内在的精髓是不变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给每个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谱写了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聚起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彰显出日益强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