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尹老</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11881596</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区里退休人员的“夕阳红”团队才从温州市乐清的雁荡山旅行回来,自己有一点感触,兹记之于后。诸君在读我正文之前,先看我的第一张照片,这拍的是雁荡山的灵峰,但山脚下的指路牌、景点介绍广告牌又给出了好几个称谓,我会一一予以介绍。你看看这个山峰像啥样?你会给这个山峰起一个什么名字呢?</p><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p> <p class="ql-block"> .从上海去雁荡山,是从浙江省的北端一直穿越到南端的,长途跋涉,但浙江有青山绿水,风景秀美,望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山明水秀风景变幻也让人不觉得旅途的劳累。途中要经过两个服务区停顿休息,在第一个服务区嘉(兴)绍(兴)大桥处休息后上车,我不经意的一瞥窗外,看路旁逶迤着一段山脉恰如一个仰天躺着的巨人,头首胸脯腹部腿脚都很分明。我连忙指给同行的旅伴看,他也十分认同。待我掏出手机准备摄影立此存照的时候,车子开动,移步换形,早已变了模样。</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就听闻过的一段趣事:一个去四川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的游客,乘坐的游轮在江中一个位置处回望乐山大佛所在的整个山脉就宛如睡在大地上的一座臥佛,而那尊峭壁前的乐山大佛与山巅上矗立着的宝塔又恰好位于臥佛的某两处关键点位,山水与佛像相融,浑然天成,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 却说我们到达乐清的雁荡山灵峰景区后,更是被这里拔地而起的群山险峰所折服,气象万千扑朔迷离,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 单讲这灵峰,也就足够玩味的了。悬崖叠嶂奇峰怪石,洞穴深幽碧潭清润,灵峰之名取意便是山体的灵动与神韵。半山腰中有灵峰古洞、观音洞和北斗洞,我都一一前去探寻。</p> <p class="ql-block"> 根据山脚下介绍景点的广告牌所说,这是一座双峰山,右侧东峰叫灵峰,左侧西峰叫倚天峰。我们团队里有一位阿姨是当地的人,她进景区就告诉我们前边这个最著名的景点叫"合掌峰"。广告牌上也这么写着。仔细一瞅,还能看得出五个手指头形象逼真。</p><p class="ql-block"> 而到暮色初合时,站在灵峰景区的青石板上仰望那座奇峰。白日里导游指点过的"合掌峰",此刻在渐暗的天光中悄然变幻了模样——东侧岩壁化作男子轮廓,西侧山石宛转成女子身形,两相偎依,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夫妻峰"。</p><p class="ql-block"> 更有指路牌用上了"情侶峰"、"恋人峰"。</p> <p class="ql-block"> 这等情景景区里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回望那座拔地而起的“合掌峰”,恰似一双相扣的手掌,虔诚地向上苍祈愿;游人却是各有见解,有人言其为“夫妻峰”,道尽伉俪情深;有人称其为“情侣峰”,诉尽恋人缠绵;也有人就简捷的叫它“双峰山”,不再是虔诚合掌,亦非恩爱相依,而是两座独立的峰峦比肩而立,既相望,又相忘。能在众人眼中生出这般多的模样,着实令人惊叹。同一个山峰,在不同人眼中,在不同的心境下,竟呈现出各异的姿态,佛门弟子见之合十称善,多情儿女却读出了白首之约。山不曾变,变的不过是观景者胸中那一泓映照天光的止水,真可谓是境由心生啊。</p><p class="ql-block"> 晚钟自远处古寺传来,惊起数只归鸟。山岚漫过峰巅,将那些人间赋予的意象一一拭去。最终留在视野里的,不过是一座寻常山峰沐在月光中的轮廓。原来千般解读,万种形容,终究不及那山石本身亘古的沉默呵。</p> <p class="ql-block"> 细细想来,人生对事物的认知,又何尝不是如此?初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见即所得;而后历经世事,看山不再是单纯的山,看水也不再是纯粹的水,而是有了自己的联想与认识,夹带了人的主观臆想与情感投射;待阅尽千帆,心归宁静,此时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却又比最初多出了几分通透与豁达,也就能理解与包容他人与自己并不相同的看法与认识了。</p> <p class="ql-block"> 在灵峰之下,我忽然明白,山水无言,却容纳了世人万千的想象与解读。而人生百态,亦如这多变的山峰,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角度,去寻得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人生真正的慈悲,或许就是在自己心灵深处欣然接受一座山同时是合掌、是夫妻、或者就是纯粹的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