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陈我鸿,多才多情多坎坷(6)</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尹舒拉,1954年出生于青田县。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院山外山水画社导师。</span></p> <p class="ql-block">陈我鸿是我的老师。如果从情谊上讲我们更像朋友,我们是患难中相识与共从而相知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陈我鸿会拉二胡,可是只会很少数的几个段子。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经常拉的绍剧大开门小开门之类的段子,虽然五音不全,但是那种凄凄切切的情绪却不打折扣。我从十来岁就练二胡,曾经跟过一个从战友文工团退役的地方名师。有一次,陈我鸿在拉《汉宫秋月》,我听了说他休止符没拉准。他觉得很奇怪,问我你会这个曲子?我说:我会蒋风之先生流派的吹奏。他更惊讶,要我试试。我随即调好弦,拉了几个选段。曲终时,我见他半晌没反应过来,似乎眼角还有点湿润,感觉到自己有点过分了。他问我是怎样学会这个曲子的。我说这个曲子只有一个把位,说来技法并不难,靠人的修养,靠悟性。尤其是一个压弦紧接着半拍的休止符,是表现宫女月下凄凉的情感的绝妙之笔,是全曲的精华所在。他听了,用手重重地在我肩上拍了一下说,你是块料,一定能学好中国山水画。他说,中国山水画跟音乐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我当时从温州买来两张四尺煮棰宣纸,向他求画。他说给你的画要认真,不能随便。大约隔了一个星期,我又来青田,他给了我一幅《青田写生》,题曰:“此余来青田第一幅写生也,舒拉一笑”。他说,糟蹋了我的好纸,水分掌握不好,只是几笔远山还可以看看。我也认为他在打发我,就要求他再上一些颜色。他连连摇头说没有颜色,只有一点赭石都涂光了。我看出他有点不高兴,就未再提上色的要求。这是我收藏的陈我鸿最早的作品。画面上沙滩、丛林,是当时青田城墙上望水南的景致。画中的房子是栖霞寺,秦观的写愁名篇《千秋岁•谪处州》“水边沙外,城郭轻寒退。……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写的就是这里情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青田写生</span></p> <p class="ql-block">陈我鸿在青田画帘厂时,每月的工资只有27元,当时一家四口生活十分拮据。有一次,我和他一同路过一个饮食店,门口正好在炸油条,且不收粮票。我掏钱买了两根。因为买的人很多,油条起锅就让人抢去。我怕烫手,没敢拿,陈我鸿见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灰不溜秋的纸,为我抢了滚烫的油条。回到画帘厂地下室,我和他一家好好地食了一顿美餐。饭后,才发现刚才包油条的纸是一幅画。我随手捡起,陈我鸿要夺去撕掉。由于我手脚快,这幅画一直保留着,这就是《温溪小景》,画面主体是一株榕树,灰蒙蒙的调子,树边是一座供奉树神的小庙。庙的山墙上,描着“打渔杀家”一类的“戏眼”,横着拖泥带水的波纹线,保持了构成上的视觉平衡。左上角安排一艘小艇,划艇的人物,穿着大红的汗衫,和大绿的裤子,一股活脱脱的生气从深沉的画面上透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温溪小景</span></p> <p class="ql-block">陈我鸿很喜欢打鱼或钓鱼的故事。他说,中国历史上很多了不起的人物都和打鱼钓鱼有关,如姜子牙、严子陵。他还悄悄地告诉我,听说江丰在太湖钓鱼。这些迹象说明中国总有一天还会启用有真才实学的人,现在开始做学问正是时候,国家将来需要人才。</p><p class="ql-block">我再次到青田画帘厂时,一位女工告诉我,陈我鸿全家扛着大包小包正往汽车站。我赶到车站时,汽车将要出站。他见到我,匆匆忙忙说了一句:“写信到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吴永良转我。”我望着远去的汽车,心里好惆怅。我想我本该好好跟他学中国山水画的,这个机会就这样失去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编辑自尹舒拉:《鸿飞那复计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征集故事线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奉化溪口原亭下村有个陈我鸿,又名陈金木,1963年毕业于中国美院中国画系。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毕业分配前参加社教活动期间与地主女儿恋爱,婚姻自由与阶级立场的冲突,只能到处打临工,甚至于流浪,卖血,艺术生命被摧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个人的曲折经历同时也折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普遍困境。本人想把这位不应被忘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故事整理出来。如果您有关于陈我鸿先生的故事线索,请微我。微信手机同号13957885210。</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茗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