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发现了宋朝的铁鏊子

临医文联

在兰陵县,东泇河与西泇河并肩蜿蜒,作为这片土地的母亲河,滋养着沿岸的城镇与村庄,承载着悠悠岁月的故事。自县城溯流而上,向北行进十五公里,便能抵达大仲村镇。东泇河从上游的马庄水库奔腾而下,一路自西向东,至大仲村镇时陡然向南拐弯,穿镇而过,将镇中心一分为二,由此诞生了河东和河西村。<br><br>河西村坐落于东泇河西侧,与镇政府隔河相望,这里的居民全部为汉族。而河东村则是回汉杂居,多年来,这里的民族关系亲如一家,和谐共处,共同书写着生活的篇章。<br>1994年7月,河西村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出土了一件宋代铁鏊子,也就是铁釜。它直径36.5厘米,厚1.1厘米,如今,这盘满是锈迹的铁鏊子被安放在县博物馆内,虽不复当年光彩,却默默诉说着往昔的岁月。<br><br>在临沂,关于铁鏊子的发现并非仅此一例。1990年4月,沂水县姚店子镇苗家庄村民在村北翻地时,于地表下1米处发现铁鏊子1件;1993年10月,袁家庄乡北社村村民在院内挖白菜窖时,于深2米处挖出铁釜1件。但可惜的是,公开资料中未标明这两件器物所属朝代,相较之下,东泇河发现的宋代铁鏊子,成为目前临沂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发现。<br>端详这盘历经千年的铁鏊子,斑驳陆离的外观难掩其曾经的小巧精致。千年前,它出自哪位工匠之手?又被谁家主人珍视?那些在它上面翻滚的食物,曾为人们带来怎样的幸福滋味?这一切都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br><br>然而,这盘铁鏊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穿越漫长岁月,静静见证着兰陵的历史兴衰,从繁华到沉寂,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同时,它也是兰陵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见证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这盘小小的铁鏊子上,得到了生动诠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兰陵人的生活记忆与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