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18年金秋,我们来到向往已久的土耳其。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兰国家,被称为"文明的摇篮"。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年悠久历史和先后十三个不同文明的文化历史遗产,加上三面环海的地势和内陆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其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一样的亚洲不一样的欧洲”即言土耳其地跨两洲,以及兼有多个文明遗存的独特风情。</b></p><p class="ql-block"><b>第一站到达伊斯坦布尔。</b></p> <h3>蓝色清真寺,奥斯曼帝国皇帝下令修造,与圣索非亚教堂隔广场相望,历400年,规模宏大,以汉白玉为主材,坚硬、洁净,古意盎然。圆顶穹拱,有罗马文化之风。六根宣礼柱直指云天,代表伊教六种信仰。<br></h3> <h3>蓝色清真寺外供人休息的长凳。</h3> <h3>参观清真寺必须包头巾。</h3> <h3>先洗手,再进寺。</h3> <h3>特别喜欢教堂内的彩色玻璃</h3> <h3>君士坦丁大帝为何对宙斯山上的美杜莎如此恨之入骨?竟然让这位蛇发妖女倒着,并被巨柱压着。</h3> <h3>地下水宫,350多根柱密密麻麻,工程浩大,据云为皇室供水而建,但实际上还有避战、地下行宫之用。</h3> <h3>地下水宫内的眼泪石。</h3> <h3>广场上历两百余年的泉水碑,亭下依然有汨汨清流。</h3> <h3>广场上高高聶立的胜利方尖碑,有1500余年的历史,经历若干次战乱与地震,至今依然坚韧地挺立在那里。其上文字是什么?与腓尼基字母、苏美尔楔形文、埃及象形文字有关系吗?<br></h3> <h3>来自希腊阿波罗神殿的青铜蛇柱</h3> <h3>纪念罗马皇帝丰功伟绩的君士坦丁罗马仿方尖碑</h3> <h3>礼拜前的阿訇长调四起,这声音似来自远古,来自九天,十分震撼。自日出到黄昏,这样的礼拜长调提示每天有四五次。</h3> <h3>街头即景</h3> <h3>街头行人</h3> <h3>古旧的城墙与新建筑同在。</h3> <h3>带有伊斯坦布尔市标的房屋。</h3> <p class="ql-block"><b> 各种彩色图案的有轨电车,繁忙穿梭于市中心,成为伊斯坦布尔众多古迹中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先进的公交车加上专用的快速车道,把公交优先演绎的淋漓尽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最具魅力的游览!</b></p><p class="ql-block"><b> 伊斯坦布尔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东西文明交会处,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4公里,最宽处3.7公里,最狭处只有700多米,它把黑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来。因鱼群季节性地通过海峡往返黑海,故渔业颇盛。海峡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多彩,两岸树木葱郁,村庄、游览胜地、华丽的住所和别墅星罗棋布。游船航行过程中,景色变换,令人目不暇接。</b></p><p class="ql-block"><b> 海峡上的第一座大桥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1973年正式通车,跨海长度1074米。桥宽39 米,高出海面64 米。桥的两头各有一呈“门”字形的桥塔,水中不设桥墩,整个桥身用两根粗大的钢索牵引,是世界上第四大吊桥。</b></p> <h3>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傍水耸立,古堡残垣,矗立岸边。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相映成辉,是伊斯坦布尔最具魅力的地方</h3> <h3> 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穿过一个花园就来到了多彩迷幻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建筑艺术最出色的代表作,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成前,它曾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经历了从教堂变成了清真寺,再变成了如今的两教图腾和平共存的样子,这种异样的建筑吸引了全世界无数游客前来观光。<br></h3> <h3>圣索菲亚博物馆南大门</h3> <h3>博物馆内磨得蹭亮的石地板。</h3> <h3>多玛巴切皇宫,坐落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左岸,内部华丽之极。用了超过50吨的金银水晶,金碧辉煌可比美欧洲的宫廷。可惜我们去时,有重要外事活动,未能见到重达4.5吨的巨大水晶吊灯。</h3> <h3>位于安卡拉市内的国父纪念馆。</h3> <h3>土耳其(国父陵墓)是为纪念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于1953年修建的。凯末尔在位期间领导土耳其人民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并且从此缔造了土耳其的世俗化政体。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土耳其国民议会于1934年通过授予他“阿塔图尔克”(即土耳其之父)的荣誉称号。国父陵建于1953年,主建筑包括凯末尔的寝陵和由“自由”、“独立”等十座城堡组成的围廊和胜利广场,陵墓整体建筑气势雄伟,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br></h3> <h3>国父陵寝。</h3> <h3>我在独立塔下!</h3> <h3>自由塔</h3> <h3>广场内有24座石狮子,半张着嘴,像征着土耳其人能伸能屈的个性。</h3> <h3>广场卫兵威武雄壮,一动不动!连擦汗亦不许可,便有管理人员和市民为他们擦汗的感人场面。</h3> <h3>卫兵换岗庄严肃穆</h3> <p class="ql-block"><b>站在国父纪念馆的高台向下看,草坪上的土耳其国旗,林立的高楼,相映成趣!</b></p> <p class="ql-block"><b>卡帕多奇亚独特的地质地貌,最像月球表面。有的像精灵的烟囱,像蘑菇,像骆驼,像美女的石头高耸入云。我们恍若置身于外星。</b></p> <h3>骆驼岩</h3> <p class="ql-block">岩顶特别像人工加上去的,但谁能做到呢?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h3>伊斯兰艺术瑰宝,土耳其毯。马可波罗说,“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地毯只能在土耳其才能找到”。今参观了卡帕多西亚一家土耳其地毯培训学校及其地毯博物馆之后,颇感惊讶,土毯原材料主要有羊毛、蚕丝和棉花三种,染色料全提取于天然植物。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突厥人就有了织毯技艺。其艳丽的色彩,精美的图案,以及绵密的技法,均受到伊斯兰艺术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卡帕多其亚地区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间歌谣:“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啊,铺满了充满活力的地毯,描绘着节日和盛宴的喜庆。它们更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的,重重叠叠,就在通往宫殿的门外。”可以说,土耳其毯,是土耳其最具显著性与辨识度的民间艺术“符号”了。<br></h3> <h3>土耳其的火棘长得威猛高大,不少地方作为行道树,有黄色,红色,招人喜欢!</h3> <h3> 参观卡帕多西亚一家瓷器工艺品店。土耳其手工瓷,以手传心。土耳其瓷器工艺,亦是伊斯兰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瓷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受到过中国瓷器文化以及波斯瓷器的较大影响。此店瓷器取土当地之红土,具有很强的沾性。色彩绚丽多姿,尤以蓝色为突出,叫“土耳其蓝”,可以说是他们的天姿“国色”了。图案以土耳其某些古典符号、几何装饰为显著要素。</h3> <h3>今夜入“洞房“,体验“洞人”的穴居生活。特别的地质自然条件,特殊的历史文化,卡帕多西亚人已有几千年的穴居经验与习俗。地下城、格雷梅石窟教堂是这种居住文化的物质遗存。当地人一如中国陕西人凿窑而居,也有掘穴居住的习惯。晚餐吃在洞穴餐厅,今夜投宿一家洞穴酒店。住在洞穴,就如住在地下掩体之中,与世隔绝,墙体洁白如雪且固若金汤,夜晚静好,安安稳稳,既有诗也有远方。<br></h3> <p class="ql-block"><b>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真是人生难得的幸事!不是亲临现场,你无法体会它们有多大,那种摩天大楼般的高耸入云,而是你在它们身边,会让你觉得你就是一个巨人国度中的小矮子。看着飞舞着色彩斑斓的精灵,让我们仿佛置身在各色彩球的童话中。平安着陆,启开香槟庆祝🎉🎉🎉惊叹:不虚此行❗️太壮观❗️太震撼❗️</b></p> <h3>今天到达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孔亚,孔亚为千年古城,土耳其传统宗教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是穆斯林三大朝圣中心之一。宗教地位之重要是因为此地乃伊教苏菲派中旋转舞修行方式之诞生地。时间关系,我们仅匆匆浏览了梅夫拉纳博物馆。实为清真寺、鲁米纪念馆、旋转舞修行博物馆之“三馆合一”机构。整个建筑由主殿、陈列馆、墓冢多部分组成。建于十二、三世纪,苍桑古风韵味实足,火山岩石材砌筑,厚重而坚固,有古堡意趣,十分耐看耐品。<br></h3> <h3>镶有金铂的古兰经</h3> <h3>旋转舞的标准像</h3>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据说是表示人的一生,从生到死的过程。颇有道理!</p> <h3>棉花堡景区,由温泉与碳酸沔沉积岩地质景观、温泉沉积岩在下方。命名“棉花堡“的理由:其一,地下温泉溢出地表,顺山坡下流,碳酸钙沉积为弧形梯状岩层,色洁如白雪,形柔似棉花;其二,本地又是产棉区;其三,背后即古城,为石材所砌筑,堡也。棉花堡之美,美在岩堡之层层递迭如梯,美在岩层之绵柔之视觉感,美在岩层色白之圣洁,更美在流荡其上的水之蓝与优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即将此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br></h3> <h3>晚上入住温泉酒店一一泡汤了!😄</h3> <p class="ql-block">据说当地盛产一种叫鸡公。 </p><p class="ql-block"><b>这个地方古代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公鸡比赛。这里的公鸡比赛,不是东南亚一些地方的斗鸡,而是比赛谁的公鸡“打鸣声音最大”、“声音最优美”、“时间最长久”等。许多鸡经常叫得昏厥过去。图为棉花堡景区内的大公鸡雕塑。</b></p> <h3>(艾菲索斯)希腊古城遗址,在圣经中又称以弗所,位于伊兹米尔市东南40公里处,是土耳其最具有观光价值的古城,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的最好,也最大的希腊罗马古迹城。全盛时期约有25万人口,面积超过800公顷。面积巨大的遗址至今只挖掘了一小部分,而就是这一小部分已经足矣向我们展现了这座古城原来的繁华,其宏伟的建筑独具特色,令人赞叹不已!<br></h3> <h3>能容纳2万多人的剧场</h3> <h3>罗马时期三大图书馆之一,藏书量达到2万卷羊皮书。</h3> <h3>以弗所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据说在这个门前许願特别灵</h3> <p class="ql-block"><b> 一路走来,对土耳其的概念越来越清楚,完全推翻了以往的想象。土耳其地大物博,风调雨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粮食完全自给的国家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不用愁。来土耳其前,我一直认为土耳其是个战乱国,是“东西文明的十字路口”,这种看法似乎东西方是主角,土耳其只是过道或路口,但此次旅行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土耳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巨大文明。 既炫丽又神秘,既传统又现代!</b></p><p class="ql-block"><b> 土耳其之旅结束了!下一站希腊。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