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ADE教学模式 │ 知识创造的方式

杨晓岗

<p class="ql-block">WeMADE教学模式分类学习中蕴含着以下几种知识创造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b>一、发现知识——形成概念</b></p><p class="ql-block">形成概念属于知识创造。</p><p class="ql-block">知识创造的核心是从无到有地产生新的认知成果。形成概念(如定义“量子纠缠”“元宇宙”)是通过归纳、抽象或逻辑推理,对客观现象或规律进行符号化、系统化的界定,属于知识体系的原发性构建,符合“创造”中“从无到有”的本质特征。</p><p class="ql-block">类似地,发现新规律、建立理论框架等行为,均属于知识创造的范畴。</p> <p class="ql-block"><b>二、发展知识——迭代</b></p><p class="ql-block">知识迭代属于知识创造。</p><p class="ql-block">知识创造不仅包括“从无到有”的原发性创新,也涵盖对现有知识的优化、拓展和革新。知识迭代通过以下方式体现创造性:</p><p class="ql-block">• 深化与修正:更新原有理论(如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补充),使其更符合客观事实。</p><p class="ql-block">• 跨界融合:结合多领域知识产生新体系(如生物信息学融合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p><p class="ql-block">• 应用创新:将知识转化为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如将AI算法应用于医疗影像诊断)。</p><p class="ql-block">本质:知识迭代是在现有基础上突破局限性,推动认知向更高层次发展,属于继发性知识创造。</p> <p class="ql-block"><b>三、新增或重构</b></p><p class="ql-block">创造方式:提出新属性或属性重组</p><p class="ql-block">指通过赋予事物全新属性,或对现有事物的属性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产生新功能、形态或价值的创新路径。</p><p class="ql-block">• 提出新属性</p><p class="ql-block">为原有事物增加前所未有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例:给传统台灯增加“语音控制”“环境光感应”等智能属性,使其升级为智能台灯。</p><p class="ql-block">• 属性重组</p><p class="ql-block">对事物的**固有属性(如结构、功能、材料等)**进行拆解与重新搭配。</p><p class="ql-block">▶ 例:将“手机摄像头”与“望远镜”的光学属性重组,开发出带长焦功能的拍照手机;将“行李箱”与“充电功能”结合,推出带充电宝的行李箱。</p><p class="ql-block">核心逻辑:通过属性的“新增”或“重构”,突破原有事物的边界,催生更高效、多元的新事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