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98. 谷拟叩甲(昆虫)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Pharaxonotha kirschi Reither),隶属昆虫纲鞘翅目拟叩甲科,是一种仓储害虫。其体型较小,成虫体长通常在2至16毫米 ,身体狭长,表面光滑且具金属光泽,颜色多样,触角11节,生于复眼前方上颚基部,端部3至6节常膨大成棒槌状 。</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主要分布于美洲与菲律宾等地。它对储藏的粮食危害极大,像玉米、小麦、高粱、薯干等都是其危害目标,被列为储藏物种具有紧急重要性的第一害虫。与多数在农作物生长阶段进行破坏的害虫不同,谷拟叩甲直接威胁储藏仓。凭借较强的繁殖能力,若在仓库环境中未被及时发现,便会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 <p class="ql-block"><b>一、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谷拟叩甲体长约10毫米,身体呈黑色,有光泽。头部较小,复眼发达。触角11节,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宽大,后缘中央有一个小突起。鞘翅上有明显的纵沟和刻点。</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谷拟叩甲主要生活在谷物仓库、加工厂等场所,以谷物为食。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在谷物堆中或墙壁缝隙中。</p><p class="ql-block">繁殖方式:谷拟叩甲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雌虫在谷物上产卵,卵孵化后成为幼虫。幼虫在谷物中蛀食,经过几次蜕皮后化蛹,最后羽化为成虫。</p><p class="ql-block">经济意义:谷拟叩甲是一种重要的储粮害虫,它们的大量繁殖会导致谷物的损失和质量下降。因此,对谷拟叩甲的防治是粮食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b>二、入侵机制</b></p><p class="ql-block">环境适应性:谷拟叩甲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存和繁殖。它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活动,并且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湿度条件也有一定的耐受能力。</p><p class="ql-block">繁殖能力:谷拟叩甲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雌性个体能够产下大量的卵。这使得其种群数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从而增加了入侵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谷拟叩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风力、水流、人类活动等。它的成虫可以飞行,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扩散。此外,谷拟叩甲的卵、幼虫和蛹也可以随着农产品、木材等的运输而传播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缺乏天敌:在新的入侵地区,谷拟叩甲可能缺乏有效的天敌控制。这使得其种群数量能够在没有天敌制约的情况下迅速增长,从而导致入侵成功。</p> <p class="ql-block"><b>三、与当地物种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竞争关系</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与当地其他昆虫物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特别是在食物资源和栖息地方面。它们可能争夺有限的植物资源或特定的栖息场所,这种竞争可能影响到其他昆虫的生存和分布。</p><p class="ql-block">共生关系</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可能与某些植物或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例如,它们可能帮助传播花粉或种子,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同时,植物也为谷拟叩甲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p><p class="ql-block">捕食关系</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可能是某些捕食性昆虫或鸟类的猎物。这种捕食关系可以影响谷拟叩甲的种群数量,同时也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p><p class="ql-block">生态系统功能</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可以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p> <p class="ql-block"><b>四、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b></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通常生活在谷物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中。它们以种子为食,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但这种损害通常是局部的,不会对整个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对人类健康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不会直接攻击人类,也不会传播疾病,因此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威胁。</p><p class="ql-block">对环境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谷拟叩甲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虽然它们可能会对某些植物造成损害,但这种损害通常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不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p> <p class="ql-block"><b>五、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自然传播</p><p class="ql-block">飞行扩散:谷拟叩甲具有飞行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飞行,从而实现种群的扩散和传播。</p><p class="ql-block">水流传播:在一些靠近水源的地区,谷拟叩甲可能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而被带到其他地方,尤其是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更为显著。</p><p class="ql-block">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贸易运输:谷拟叩甲可能会随着谷物、种子等农产品的贸易运输而被远距离传播。</p><p class="ql-block">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活动,如农机具的移动、人员的流动等,也可能会无意中携带谷拟叩甲,从而导致其传播。</p> <p class="ql-block"><b>六,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农业防治</p><p class="ql-block">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虫源积累。</p><p class="ql-block">深耕翻土:在播种前进行深耕,破坏虫蛹的越冬场所,降低虫口密度。</p><p class="ql-block">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减少成虫的栖息和产卵场所。</p><p class="ql-block">物理防治</p><p class="ql-block">灯光诱捕: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捕。</p><p class="ql-block">人工捕杀:在成虫发生高峰期,人工捕捉成虫,减少虫口数量。</p><p class="ql-block">化学防治</p><p class="ql-block">土壤处理:在播种前,使用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毒杀土壤中的幼虫和蛹。</p><p class="ql-block">喷雾防治:在成虫发生期,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p><p class="ql-block">生物防治</p><p class="ql-block">保护天敌:保护和利用谷拟叩甲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控制其种群数量。</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