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园内郁金绽,彩韵盈春映碧天

国光

图文 张国光 <p class="ql-block">4.15应河曲在京好友的邀约,前去中山公园观赏正在怒放的郁金香。</p> <p class="ql-block">踏入中山公园,就像步入了莫奈画中的花园,大片的郁金香肆意绽放,将整个公园渲染得五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红的浓烈似火,燃烧着春日的激情;粉的娇嫩如少女的面颊,晕染着温柔的娇羞;黄的明媚似金,闪耀着希望的光泽;紫的神秘若梦,编织着浪漫的遐想 。</p> <p class="ql-block">每一朵郁金香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花瓣层层舒展,优雅地托着花蕊,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似在低声诉说着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迷人的郁金香</b></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东边就是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土神)稷(谷神)的社稷坛。</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郁金香勾勒出春日最动人的景致,人和花共同谱写着一曲春日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在辽金时代是“陪都”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1914年被辟为公园,称“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花丛间,小径蜿蜒,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也象征着美好、爱情、胜利等积极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唐花坞是中山公园常年展陈名优精品花卉的地方,这里的园艺师们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花卉花期基本覆盖全年,为市民游客提供四季赏花服务。</p> <p class="ql-block">“郁见中山30年”是中山公园在第30届春花·郁金香文化节期间,于唐花坞举办的一场室内郁金香特展,带领游客回顾中山公园郁金香花展30年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此次特展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过往30年郁金香花展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园林园艺发展历程的生动呈现。</p> <p class="ql-block">春日暖阳下,牡丹园宛如梦幻的世界。那一朵朵牡丹,宛如亭亭玉立的佳人。</p> <p class="ql-block">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其灵柩停放在社稷坛拜殿,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吊唁和公祭活动。</p> <p class="ql-block">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央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社稷坛拜殿也更名为中山堂。</p> <p class="ql-block">来今雨轩:名字出自杜甫《秋述》中的“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今雨”指新朋友,“旧雨”指老朋友,寓意新老朋友欢聚一堂。20世纪上半叶是京城著名宴请场所,众多文人墨客如柳亚子、鲁迅、沈从文等常在此相聚,畅谈文学艺术。</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穿着清代古装拍照,我也蹭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格言亭建于1915年,最初每根柱子上都刻有一条格言,“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便刻于南侧二柱。</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北面就是故宫护城河,又称筒子河,全长约3.5公里,河面宽52米。</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因为去过多次,这次重点是赏花,其它景点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眼,就出去把酒话桑麻。</p> 读者留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薛振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老师的这篇中山公园郁金香纪行,如同一幅春日写意画,用鲜活文字与生动影像带我们沉浸式感受花事之美。最难得的是在有限的篇幅里,既捕捉了刹那芳华,又让历史沉淀自然流淌,处处可见细腻的生活感知与温厚的人文情怀。 文中对郁金香色彩的描摹堪称绝妙。将火红、嫩粉、金黄、深紫的色块转化为情感意象——"燃烧的激情"、"温柔的娇羞"、"希望的闪耀",让静态的花海瞬间有了心跳。特别是"花瓣层层舒展,托着花蕊随风轻摇"的细节,仿佛让我们听见了花瓣摩挲的沙沙声,嗅到了裹着微风的淡淡花香。这种通感手法不着痕迹,却把读者直接带入了花影摇曳的现场。 在历史叙事的处理上,张老师展现了举重若轻的功力。从明清社稷坛到孙中山纪念堂,从辽代古寺到民国格言亭,千年时空转换如行云流水。没有堆砌史料,而是让斑驳的碑亭廊柱与缤纷花海互为映衬,在游人如织的当下场景中,历史记忆悄然苏醒。特别是提到蹭拍清代服饰小姑娘的趣事,既添灵动生气,又暗合园林承载的时光层叠感。 九宫格摄影作品同样充满巧思。俯拍的花田色块如印象派笔触,特写的花瓣纹理堪比工笔画作,而天安门飞檐与花丛的构图,更将皇家气象与市井欢愉框入同一镜头。这种视觉叙事这种视觉叙事与文字形成美妙和弦,让三十年花展的岁月故事变得可触可感。 通篇没有华丽辞藻,却让我们看见了一位媒体人对城市文化的深情凝望。当张老师驻足郁金香前记录"春日的赞歌"时,他不仅在拍摄花卉,更在收藏一座古都的春日记忆——那些在花影中流转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机,终将随着这样的真诚记录,化作滋润城市文脉的绵绵春雨。😊😊😊🌹🌹🌹👍👍👍🍵🍵🍵🎉🎉🎉👌👌👌</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lfvdho"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云南行之六,傣寨风情心底刻,昆明飞返念京华</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