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探寻晋城街巷:历史脉络中的城市记忆</p><p class="ql-block"> 晋城,这座古老而富有韵味的城市,大街小巷宛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贸交融的黄华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黄华街的名字来源颇具传奇色彩与历史底蕴。一种说法与唐太子李瑛及唐玄宗爱妃赵丽妃紧密相关。赵丽妃曾在此卖歌献舞,太子李瑛出于情谊,将其家乡“花街”改名。因唐朝属土德,黄色为国色,遂有“黄华街”之名。另一种说法则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商贸往来紧密相连。作为北国通往中原的必经关山驿站,黄华街是豫晋两地物资交换的关键场所。河南商人以棉帛竹玉交换晋地谷物,每至秋季,金黄的粮食堆满街道,南关集市上琳琅满目的首饰锦缎,呈现出“满眼黄华”之景,故而得名。千百年来,黄华街见证了无数南来北往的商队,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成为晋城商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见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太行驿畔的驿后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驿后街因紧邻著名的太行驿而得名。太行驿在太行茶道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最大的驿站,更是唯一设立在州城、县城所在地的驿站。凭借太行驿的便利交通,驿后街往昔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各地运来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在此中转、交易,热闹非凡。这里曾是晋城商业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每一块石板路都承载着曾经的繁荣,见证了晋城作为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的辉煌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市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市街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建路时拆除当时的新市场而得名。它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东西向的城市次干路,具有独特意义。道路中段北侧是老城保护区,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城墙,处处散发着岁月的气息,承载着晋城的历史记忆;中段南侧则是繁华的城市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商场、超市、餐厅等一应俱全,展现着现代商业的蓬勃活力。新市街宛如一条纽带,将晋城的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他特色街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大街作为晋城的重要街道,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和生活核心区域。街道两旁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彰显着昔日的繁华。这里汇聚众多老字号店铺,售卖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品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晋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元巷的名字源于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元”概念,即解元、会元、状元。据说,这条巷子曾出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为纪念这一荣耀,便将巷子命名为三元巷。它承载着晋城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学子们的美好期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勤奋向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来巷因位于城市东侧,且寓意紫气东来、吉祥如意而得名。这条巷子充满生活烟火气,巷子里居住着许多老晋城人,邻里之间关系和睦。清晨,能听到居民们的寒暄声和早点摊的叫卖声;傍晚,家家户户升起炊烟,弥漫着温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庙巷因靠近文庙而得名。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古代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之地。过去,这里书声琅琅,学子们在此求学问道,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如今,虽然文庙的讲学场景已成为历史,但文庙巷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晋城对传统文化的尊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观巷的名字与古代的道观有关。曾经,这里有一座颇具规模的道观,香火旺盛,信徒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观虽已不复存在,但观巷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漫步在观巷,仿佛还能感受到往昔道观的庄严肃穆和信徒们的虔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石府巷因曾经居住过石姓的名门望族而得名。在过去,石府是巷子里的标志性建筑,府邸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地位。如今,石府虽已不见踪影,但石府巷依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人对那段历史充满遐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府巷位于老城关街巷表中,是连接东西大街的重要巷子之一。它的名字可能与古代的官府衙门或某位达官显贵的府邸有关,但具体的历史渊源已难以考证。然而,老府巷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城市交通和生活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晋城老城的兴衰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七府巷因原在西大街口建有“戚府阁”而得名,后讹传为“七府巷”。“戚府阁”可能与某位戚姓的官员或家族有关,虽然关于它的详细历史资料有限,但七府巷作为晋城街巷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记忆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铁窗巷的名字由来颇具神秘色彩。传说在古代,这条巷子中有一座建筑设有铁窗,可能是监狱或者是具有特殊防御功能的场所。虽然具体原因已无从知晓,但铁窗巷的名字却让人充满好奇,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毛谷洞、焦谷洞、东谷洞、花谷洞等地名中的“谷洞”是当地人对短小街巷的俗称。过去,每条小巷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人们根据这些故事为巷子命名。这些名字充满自然气息,也反映了晋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认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和巷寓意着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在这里,居民们互帮互助,形成了浓厚的社区氛围。无论是哪家有困难,邻里们都会伸出援手,人和巷成为了晋城和谐邻里关系的典范,体现了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马道巷曾经是供马匹通行的道路。在古代,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马道巷的存在方便了人们骑马出行和运输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马匹已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马道巷的名字依然保留着,成为城市交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庙台底因位于一座庙宇的台基下方而得名。这座庙宇可能在过去是当地居民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庙台底则围绕着庙宇逐渐形成了一条巷子。如今,庙宇或许已不复存在,但庙台底这个名字却让人们记住了曾经的宗教文化和社会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周元巷的名字来源与某位姓周的人物“周元”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关。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已难以追溯,但周元巷作为晋城众多街巷中的一员,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西仓巷与古代的仓库有关。这里曾经是储存粮食、物资的地方,分为东仓和西仓,东西仓巷也因此得名。在过去,仓库对于城市的物资储备和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西仓巷见证了晋城的经济发展和物资管理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青龙巷的名字充满神话色彩。传说在古代,这条巷子曾经出现过一条形似青龙的祥瑞之物,为纪念这一神奇的传说,人们便将巷子命名为青龙巷。青龙巷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当地民间文化的象征,体现了晋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事物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滩会:传承千年的文化盛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滩会起源于北宋时期,最初是为了祭祀汤帝,感恩其庇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当时,晋城地区农业生产依赖雨水,汤帝作为传说中能祈雨的神灵,备受尊崇。每年正月十六,周边百姓纷纷汇聚,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逐渐形成了东滩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早期的东滩会以庄重的祭祀仪式为主,人们献上丰盛祭品,举行上香、跪拜、诵经等仪式,祈求来年丰收。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滩会融入了商贸、娱乐等元素。明清时期,东滩会成为重要商贸集会,来自晋豫等地的商人带来各类商品,从农产品到手工制品一应俱全,交易热闹非凡。同时,戏曲表演、杂耍等民间艺术也登上舞台,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东滩会在保留传统祭祀仪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祭祀仪式依旧遵循古制,身着传统服饰的祭祀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庄严肃穆,传承着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情。商贸活动规模日益壮大,不仅有本地特色产品展销,还吸引了众多外地商家,成为展示晋城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文化娱乐方面,除了传统戏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晋城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传统集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晋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让这座城市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得一,闫红瑞编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