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岁月从容,时光安暖

上海市商务委陳海蓉🦋蝴蝶妈妈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风会把我们带走,带走。——题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晴。已是四月的尾声,春天就这样被几场落雨冲刷殆尽,而窗外的喧闹声日渐隆重。阳光日渐强烈,空气日益潮湿,河水更加嘹亮,树叶一日更比一日绿得厚重。在更漫长的白天和更短暂的夜晚里,夏天成片成片地袭来。天地间充满生的豪情,风里梦里都是不屈的欲望。上午和绿容的同事开会,大家聊花,聊光,聊购物节,一聊就是两个小时。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柯布西耶曾说:“空间、光和秩序。这些都是人类需要的东西,就像是他们需要面包和睡觉的地方一样。”光是疗愈、是生活的希望,也是隽永的哲学。从宗教到科学和艺术,光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影响力。从绘画到电影,甚至从建筑和设计,它是所有视觉艺术的主要角色之一。光本身就是艺术的“对象”,没有它,就没有其他视觉艺术的存在。在艺术作品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这种疗愈的力量,而光就从图像语言上来讲,大面积的不同色调与光感度的空间,音乐的频率、空间的构造,足以让我们短暂脱离现世片刻。通过艺术和冥想的介入,能有效帮助人们进入一种深度宁静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场域氛围里,从而获得感官的放松和情绪的愉悦,并为人类的情绪伤痛提供避难之所。</p><p class="ql-block"> “光是赋予生命的另一个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从太阳照亮这个世界开始,植物的生命有了光亮,人类的世界也充满了各种色彩。色彩的意义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得多,不同颜色对人有不同的疗愈作用,如绿色可以降低我们的眼内压力,减轻视觉疲劳;黄色有助于治疗便秘,提高自信心;橙色对治疗抑郁症和哮喘有效果;紫色有助于情绪的稳定,减轻上瘾症和偏头痛;青色有助于治疗关节疾病和静脉曲张。当了解了各种颜色对人生理的作用时,正确使用不同的色彩,可帮助我们调整内分泌、抑制烦躁情绪和改善人的肌体功能,这被称为色彩疗愈,是近几年来大放异彩的一种艺术疗法。</p><p class="ql-block"> 是的,艺术疗愈是一种神奇的能量,可以帮助健康人探索自己的性格特征,也能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减轻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帮我们驱散掉心中的阴霾,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温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的心理疾病被受到重视,人们对疾病的认知,也慢慢从感冒发烧延伸到了心理层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方式层出不穷,除了吃药和常规的心理咨询,似乎还有很多能够治愈我们的方式。目前艺术疗愈在国内已经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新兴治疗技术。</p><p class="ql-block"> 人们向来都需要对于自我精神感官的慰藉与寄托,而艺术是人类与生俱来、天然有效的表达方式,润物细无声般传递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就像乐器在使用中会走调一样,我们的身体也会失去振动的和谐感,压力和消极情绪会阻碍健康的能量流动,而声音疗愈可以帮助我们将能量频率从低带到高,消除低频率的情绪,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色彩就像“立体”的物件,让人不自觉地觉得快乐,获得视觉灵感,在视觉和情感上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生活总是 光 怪 陆 离 的。或许我们时常会受困于所谓“生活的意义”而想要寻求一个让自我放松的方式。在发展不断加速的现代社会,受到焦虑困扰的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心灵安抚和关于人生的答案:长途旅行,心理疏导,甚至占卜、正念冥想、服用镇静药物等,也有一些人转向光和声音,寻求治愈。光是我们唯一可以看见的能量,我们以颜色的形式看到它,色彩也会因不同的情绪而转换,它们有不同的频率和能量,我们的身体可以吸收色彩散发的振动能量,所有的器官、身体系统和功能都与身体重要的能量中心相连。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和平衡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身心灵层面上获得平衡和疗愈。声音则是一种“感觉”而非物理现象来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就像乐器在使用中会走调一样,我们的身体也会失去振动的和谐感,压力和消极情绪会阻碍健康的能量流动,而声音疗愈可以帮助我们将能量频率从低带到高,释放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当代人的精神和心灵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或多或少需要治愈和慰藉,而生命离不开光,也需要更多灵性、关怀、温暖与旋律的共鸣,希望人人都可以找属于自己灵魂的美丽色彩。</p><p class="ql-block"> 洞察人这一生,四季更替,成败如同掌纹,不论多曲折,都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当你吸收了春天的阳光,感受到夏日的繁华,收获了秋季的果实,抵御住冬天的寒冷,那便是新的开始。无论何时,都要记得: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正如王阳明所认为:人生所有问题,都源于你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第一,情绪不稳,容易生病。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其意思是,当代社会中有多少人忙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整天怨天尤人,欲逃离而不得。这些人都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万物以修心为主。对这句话特别认同,很直观的感受,每一次心情不好,就容易来个头疼脑热的。别人说:“你怎么体质这么差?”其实自己知道,身体上的疾病常常发自于“心病”。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林黛玉为什么老是咳嗽?因为悲伤伤肺;为什么生气的时候肝会疼?因为暴怒会调动肝功能,伤肝。还有思虑伤脾,惊恐伤肾……除了这负面情绪,喜悦也会损害身心。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多年考取功名不得,本以为要过一辈子苦日子的范进终于考取了功名,一时间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情绪全部翻涌而出,喜极而泣,乃至发疯。总结来讲,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只要过度了,都会让我们生病。所以孔子一直强调,做人要中庸,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喜怒哀乐保持平衡,才能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买多少保养品,都不如保持一颗平和安乐的心。</p><p class="ql-block"> 第二,心宽是福,心窄受苦。王阳明说:“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王阳明认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怨恨也会过度,这样心胸就难以保持宽阔正直。所以,对于怨恨等情绪,要学会将心放宽、顺其自然,不刻意为之牵动心绪,不过分纠结不放手,学会事过无痕、淡然处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只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才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世上最宽阔的,不是草原,不是沙漠,而是人心。世上最幸福的人,不是有钱人,不是掌权人,而是想得开的人。</p><p class="ql-block"> 第三,私心越少,幸福越多。王阳明说,欲简泊,先意诚。就是不要怀揣着“私心”。所谓私心,就是欲望导致的过分修饰,画地为牢。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如此。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初心”。想太多,要求太多,会让人变得不幸福,不满足。都说小时候的快乐比较简单,只要一颗糖,夏天吃一口西瓜,听一个笑话,或者看到漫天的星星,就能快乐好几天。而长大之后,人复杂了,快乐也复杂了。许多人一辈子追求快乐,找不到在哪里。其实,快乐就在你心里,只不过是被你自己藏起来了而已。所谓“大道至简”,工作也是一样。以前的人,一辈子只需要做一件事,做了十年、二十年,等到了五六十年,不是专家也至少是个匠人。那个时候的人不会想太多,只是一心想要把事情做好。而这才是成功之道,成功没有那么多捷径,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是一样的。至诚胜于至巧,态度诚恳,简单纯粹,你想要的都会有的。必须承认,生活并不美好,上帝也对众生不那么公平。但是,古之圣人,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生所有问题,都源于你的内心。其实,当你直面人生,正视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无法跨越的障碍,都来源于你自己。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如果能够保持一种安宁、平和的心境,痛苦就会越走越远。宽恕别人可以升华自己,而怨恨别人只能伤害自己。余生,愿做一个心安静气的人,慢慢地走,慢慢地悟,慢慢地尽享其中。</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有一天,风会把我们带走,带走。”希望你永远茂盛地生长着。希望你有很多叶,很多花,希望你不虚此行。蓬勃旺盛、尽情绽放,我们似乎永远为这样顽强的生命个体着迷。因为勃勃的野心、明媚的张扬、向上的生命力,这些才让生命变得丰盈而非单薄。春天总是逝去,但花朵从未放弃开放。生活的困境常在,但愿你勇往直前,正因为风尘仆仆,才更要闪亮地活。眼下窗外是四月,是夏来,是生长的喧哗之声。我们也就尽情绽放,努力生长吧,然后某一天,可以心满意足地诉说:经历了很多春夏秋冬,漫长的辛苦岁月,但作为花我从来没败过。诗人喜欢远方和流浪,而我偏爱这人间烟火,住在不大不小的房子里,有喜欢的工作和热爱的生活,就是最简单的幸福。彼时岁月从容,时光安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