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醉翁亭

zmzg李存根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zmzg李存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763849</p><p class="ql-block">课文名:醉翁亭记</p><p class="ql-block">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p> <p class="ql-block">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我不仅读过、背过、临摹过,而且还亲自游历过。《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是和五位家人一起来到位于安徽省琅琊山景区的。提前一天来到琅琊山脚下,休整一夜。次日早晨,便向醉翁亭山进发。进入景区后,游客并不多。说是山,其实并不高,只有区区几百米而已。我们沿着山路前行,一路欣赏山间初冬的景色,感觉特别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景物,一边用手机、相机和无人机拍着照片和视频。石刻、奇松、怪石、涧瀑……美不胜收的景物让我们忘记了疲劳,不知不觉来到了醉翁亭。踏入醉翁亭的那一刻,仿佛一脚迈进了欧阳修笔下的悠然世界,身心瞬间被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幽所包裹。这座坐落于滁州琅琊山的古亭,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给予我诸多人生启迪。</p>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整个亭院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醉翁亭隐匿于山林之间,四周绿树成荫,鸟鸣婉转,溪流潺潺。行走其间,清风拂面,带来草木的芬芳与泥土的清新。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亭中,我仿佛看到欧阳修与友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的场景。他们在这山水环绕之处,远离尘世喧嚣,畅谈人生理想,分享生活感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总是被各种事务缠身,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与朋友真诚交流。正如文中所述一样:"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p> <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到了南宋至明代,醉翁亭周围又陆续修建了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古梅亭、怡亭、览余台等九个亭台堂阁,形成一组建筑群。醉翁亭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交流是如此珍贵。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物质的堆砌,而是源于内心的充实与真挚的情谊。我们应珍惜身边的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相聚,共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p> <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年间,醉翁亭及周围的二贤堂、意在亭、古梅亭、怡亭、览余台等亭堂皆毁于太平军兵火。清光绪七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p> <p class="ql-block">  相传,欧阳修被贬滁州,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秀。公务之余常到山上玩赏,和黎民百姓同乐同游。孩童喜听他讲的故事,山民爱向他倾诉忧愁。和尚常邀他弹琴下棋,学子常向他请教平仄对偶。</p> <p class="ql-block">  宋朝丁臣的诗作《题醉翁亭》是一首七言律诗:"山僧野老远逢迎,指点清泉笑语同。近日帝前枢轴老,旧来亭上醉吟翁。林峦自古名虽胜,事物因人地转雄。从此州民增壮观,岘山非独有羊公。"这首诗写了醉翁亭前的画面,勾起了诗人对醉翁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对故人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经过阅读课文和亲历景点,我深深体会到:醉翁亭是滁州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人文底蕴、令人忌仰的饮公操守。以《醉翁亭记》和醉翁亭为中心形成的“醉翁文化”,是欧阳修留给滁州人民的精神遗产,已成为滁州文化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品牌文化和魅力文化。醉翁亭具有历史价值。从建筑方面看,醉翁亭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醉翁亭运用了中国传统亭子的特点,只用几根柱子支撑整个建筑,方便通风纳凉,也方便观赏山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的美,不仅在于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它教会我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忙碌中珍视友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宁静。离开醉翁亭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林间,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回首望去,醉翁亭在余晖中显得愈发古朴而庄重。此次醉翁亭之行,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的旅程,它给予我的感悟,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未来的人生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能保持一颗豁达、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