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游迎泽公园,观赏郁金香花开,美丽邂逅“一树三色桃花”奇观。驻足观赏之,品读之,令人惊奇不已,遐思飞扬!</p> <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谓“一树三色桃花”,指的是同一棵桃树上开出三种不同颜色的花朵。这种情况在自然状态下较为罕见,但通过人工干预或特殊品种培育是可以实现的。经过分析判断,这里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一是嫁接原因。就是将不同品种的桃树枝条(或不同颜色的观赏桃品种)嫁接在同一棵砧木(主干)上,使不同枝条分别开出不同颜色的花。</p><p class="ql-block"> 二是花色组合。常见的桃花颜色有粉色、白色、深红色等。例如:粉色(传统桃花品种);白色(如“白碧桃”);复色或深红色(如“绛桃”或“洒金碧桃”)。通过嫁接之后,各枝条保留原品种特性,花期相近时会出现“一树多色”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三是特殊观赏品种。部分园艺培育的观赏桃树,可能通过基因调控或自然变异,使同一植株上花朵呈现渐变或混合颜色。例如:洒金碧桃,就是同一朵花上可能出现白、粉、红相间的条纹或斑点;日月桃,就是同一棵树的不同枝条可能因光照、温度差异导致花色变化。这类品种较为稀有,需专业园艺技术培育。</p><p class="ql-block"> 四是环境因素影响。土壤酸碱度、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可能轻微改变花色。例如,酸性土壤中,花朵可能偏红;碱性土壤中,花朵可能偏粉或白色。但此类变化通常较细微,难以形成明显“三色”差异。</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文学或文化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树三色桃花”富有</span>寓意。在诗歌、绘画中,“一树三色桃花”常被用作艺术夸张手法,象征:繁荣与多样性。如《西游记》中蟠桃园的“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的仙桃树;生命轮回。粉色(新生)、红色(盛放)、白色(凋零)同现一树;爱情隐喻。三色交织,象征情感的复杂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 季春时节,在此遇见了一株异色桃:绛红、素白、浅粉三色同枝,也许是人工嫁接的巧技,也许是天地间浑然天成的造化,也许是...驻足观赏,花瓣上的纹路竟似水墨浸染般自然交融。</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还有个神话故事。传说,曾经有位落第书生在此结庐,将《南华经》《金刚经》《论语》埋于桃根,三载后典籍化作春泥,桃树便生出三色奇花。花瓣坠入砚池,竟能随墨色深浅幻化出不同经义,书生自此悟得三教本同源,终成一代大儒。传说虽不可考,但一树三色桃花真实存在。</p><p class="ql-block"> 今人常言多元共生,却总在心底暗设藩篱。此桃以百年身示现:真正的和谐不在消弭差异,而在让每片花瓣保持本色时,自然形成更瑰丽的图景。枝头三色流转,恰似文明长河中的诸子百家,各自璀璨方能汇成满天星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机关退休。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1989年以来,在中央《学习与研究》、《山西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吕梁日报》《吕梁发布》等报刊与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云梦风雅》一书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7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