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纪行之八:帕坦杜巴广场

霜钟余响

<p class="ql-block">  抵达尼泊尔前,我曾见过汉地佛寺飞檐斗拱的壮丽、藏传寺院坛城的富丽堂皇,也为云南、老挝南传佛教寺庙的鎏金溢彩惊叹。而当我步入加德满都帕坦杜巴广场时,眼前的红砖建筑群如同褪色的老僧衲衣,似乎被蒙上一层灰褐色尘埃,让人陡然产生一种破败陈旧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这里是佛教诞生的国度,我们有理由尊重这些“陈旧”,重新审视这里建筑美学。</p> <p class="ql-block">  帕坦杜巴广场既非南传佛教的浮华璀璨,亦不似汉地佛寺的礼制森严。作为佛教与印度教共生的圣地,这里的建筑以质朴的砖红、深栗色精致木雕为基本元素,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共同折叠岁月的纹理,书写着独特的文化密码。</p> <p class="ql-block">  “帕坦”尼泊尔语为商业中心,“杜巴”是皇宫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始建于3世纪,曾是马拉王朝的"艺术之城"。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广场,以杜巴王宫为核心,散落着136座佛教与印度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王宫庭院里,宫窗的木雕窗棂以莲花和孔雀为图案,使用檀木雕刻而成,再凃以黑漆。雕刻工匠都是当地世代工匠,纽瓦丽人以虔诚的态度和精湛工艺刻成的。</p> 这是国王宫殿浴池,出水的龙头是金色的,很是华丽。 <p class="ql-block">  走上楼上,透过木窗能够俯视宫院内精雕细刻的栏井;平视回廊各处窗栏;可以仰视宫内的九层佛塔。</p> <p class="ql-block">  木雕回廊镂空窗棂间雕刻精细,道法纯熟,虽已褪色,却依然纹理毕现。</p> <p class="ql-block">  走出皇宫转角回望,九层佛塔在在绿树掩映中,更显高俊挺拔。</p> <p class="ql-block">  皇宫内开辟一处博物馆。馆内每件文物都是活的文化基因,这里分类成佛教陈列室和印度教陈列室。当我们看到各类铜雕佛像和法器时,看到的是马拉王朝的艺术巅峰。</p> <p class="ql-block"> 透过博物馆的窗口也窥视外部世界,游览者的闲适,信众的虔诚,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千佛塔的墙面上,千尊小佛像以马赛克般的阵列排列,每一尊都承载着信徒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神庙的金顶在阳光下如火焰燃烧,其内部珍藏的铜质佛龛讲述着密宗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还有广场角落那些无名佛龛,砖墙上浅浮雕的释迦牟尼坐像,虽历经风雨剥蚀,双目微阖的悲悯神情却穿越千年,让驻足者屏息凝神。</p> <p class="ql-block">  在帕坦杜巴广场,阳光为红砖楼体映射出温柔的褶皱。神庙前的鸽子扑棱着翅膀掠过佛塔的慧眼在广场上与儿童互动。把信仰融入生活的人们在佛龛前供奉,在回廊上闲坐,在砖石上漫步,尽显悠闲祥和。</p> <p class="ql-block">  那些曾被误读为“破旧”的灰褐色调,此刻显影成文明最本真的底色。没有金漆遮蔽时间的痕迹,反而让每道裂纹都成为历史的注脚。</p><p class="ql-block">2025.4.20尼泊尔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