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齐风耀千秋

老童

<p class="ql-block">少时读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演义》,对“管鲍之交”、“桓公拜相”、“桓公称霸”、“一匡天下,九合诸候”等故事印象极深。现在到了齐国故都临淄,当然少不了参观游览这些故事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位于淄川的管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的楹联是:相桓公霸春秋一匡天下名千古;富民众强家国九合诸候顺八方。</p> <p class="ql-block">一匡天下亭。</p> <p class="ql-block">早年管仲与同乡人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每次分银子都给自已多分一些,伙计问鲍叔牙:为什么要让他多分?鲍说:他家有老母,比较困难。后来俩人分别跟受迫害的两个齐国公子,结果,鲍叔牙跟的公子小白贏得胜利,成为齐桓公。管子跟的公子纠失败,本来管仲应该治罪。鲍叔牙说服齐桓公,不但不治罪,而且要拜他成为宰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叔牙也。</p> <p class="ql-block">根据鲍叔牙的推荐,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之术。</p> <p class="ql-block">在太庙举行仪式,管仲成为齐国宰相。</p> <p class="ql-block">管仲纪念馆中用于祭奠的管仲祠。</p> <p class="ql-block">后山上还保存着完好的管仲墓。这里的地名就叫管村,据说村民都是管仲墓守墓人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管村来到齐文化博物馆,参观齐文化历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齐国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封地。到了齐桓公时代,西周王朝衰败,已经没有控制力,各诸候国象一盘散沙。用现代历史语言来说,中原农耕文明还处在幼年时期,而北方的游牧民族(狄、戎、匈奴)都虎视眈眈,企图占领中原地区。</p><p class="ql-block">管仲当政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策,尊王就是继续维护周王朝的地位,增强各诸候国的凝聚力,共同对付北方的敌人。同时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齐国富国强兵,成为各诸候国的盟主,代天子以令诸候。</p> <p class="ql-block">管仲的治国思想,在当代都具有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比如,他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p><p class="ql-block">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p><p class="ql-block">他甚至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认为过份节俭,不利于经济发展,鼓励民众消费,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p><p class="ql-block">他鼓励自由经济,实行灵活的税收政策。对各诸候国实行低关税甚至免关税。对内丰年多收一点税收,灾年少收或者不收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商人多来齐国,管仲甚至倡导开设官营娼妓,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发展娱乐业。</p> <p class="ql-block">管仲的一系列措施使齐国国力大增,成为实力最强盛的东方大国,第一个诸侯霸主。</p><p class="ql-block">齐桓公称霸以会盟为主,是和平崛起。对北方游牧民族起到了震慑作用。</p><p class="ql-block">一百七十多年后,孔子的几个学生问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回答: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将披发左袵。意思是将会同北方游牧民族一样,披着头发,穿着露出左肩的服装。可见孔子对管仲的历史功绩也非常赞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