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灰白片盾蚧(Parlatoria crypta Mckenzie)是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的一种害虫。这种害虫的雌成虫介壳通常为灰白色,形状多为长椭圆形,质地较硬。雄成虫体型较小,有翅,能飞行。灰白片盾蚧主要以刺吸植物汁液为害,常寄生于多种植物的叶片、枝条等部位,受其侵害的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严重时可能导致叶片枯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其繁殖能力较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能迅速增加,给农业、林业和园艺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p> <p class="ql-block"><b>一,生物学特征</b></p><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雌虫介壳长约1.5毫米,灰白色,近圆形,扁平,中央有一明显的脊状隆起。雄虫介壳较小,长约1毫米,白色,长椭圆形。</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该虫主要寄生在植物的叶片、枝条和果实上,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它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年可发生多代。</p><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灰白片盾蚧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的南方地区。</p><p class="ql-block">危害:该虫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枯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p> <p class="ql-block"><b>二,入侵机制</b></p><p class="ql-block">自身特性:</p><p class="ql-block">该虫体被盾壳,固定生活,这使它能在植物表面稳定生存,不易被外界因素干扰。</p><p class="ql-block">它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能快速增加种群数量,为入侵提供了基础。</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主要通过苗木、果实等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随着贸易和人类活动,被携带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也可借助风力、鸟类等自然因素在小范围内扩散。</p><p class="ql-block">环境适应:</p><p class="ql-block">灰白片盾蚧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多种植物上生存,尤其偏好柑橘等果树,在适宜的气候和寄主条件下,容易建立种群并扩散。</p> <p class="ql-block"><b>三,与当地物种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竞争关系</p><p class="ql-block">资源竞争:灰白片盾蚧与当地其他植食性昆虫竞争植物资源,如柑橘、芒果等果树的汁液,影响其他昆虫的食物获取。</p><p class="ql-block">空间竞争:在植物表面,灰白片盾蚧会占据一定空间,影响其他昆虫的栖息和活动空间。</p><p class="ql-block">捕食与被捕食关系</p><p class="ql-block">被捕食:当地的一些捕食性昆虫、蜘蛛等可能会捕食灰白片盾蚧,控制其种群数量。</p><p class="ql-block">捕食其他物种:灰白片盾蚧可能会捕食植物上的一些小型昆虫或螨类,影响当地物种的数量和分布。</p><p class="ql-block">共生关系</p><p class="ql-block">与植物的共生:灰白片盾蚧在植物上寄生,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植物也为其提供了栖息和食物来源。</p><p class="ql-block">与其他昆虫的共生:可能与某些昆虫形成共生关系,如为其他昆虫提供保护或食物等。</p><p class="ql-block">对生态系统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影响生态平衡:灰白片盾蚧的大量繁殖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灰白片盾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 <p class="ql-block">四,对人类生存威胁</p><p class="ql-block">灰白片盾蚧主要危害植物,虽然不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有诸多间接危害。它寄生在植物叶片、枝干上,吸食汁液,导致植物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影响城市绿化和森林生态。在农业方面,它能使果树减产,影响粮食安全。此外,为控制其危害,人们往往使用农药,这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它的大量繁殖还可能改变生态平衡,使一些依赖植物生存的动物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p> <p class="ql-block"><b>五,传播途径</b></p><p class="ql-block">自然传播</p><p class="ql-block">风力传播:在自然环境中,成虫和若虫可以借助风力进行短距离传播,从一株植物转移到另一株植物上。</p><p class="ql-block">水流传播:在有水流的地方,如河流、灌溉渠道等,若虫和成虫可能会随水流漂浮,从而传播到其他地区。</p><p class="ql-block">人为传播</p><p class="ql-block">苗木运输:在苗木的调运过程中,若虫和成虫可能会附着在苗木上,随着苗木的运输而传播到新的地区。</p><p class="ql-block">农事操作:在农事操作过程中,如修剪、嫁接等,若虫和成虫可能会附着在工具上,从而传播到其他植物上。</p><p class="ql-block">生物传播</p><p class="ql-block">鸟类传播:鸟类在觅食或栖息过程中,可能会将若虫和成虫携带到其他地方。</p><p class="ql-block">昆虫传播:某些昆虫,如蚂蚁、蜜蜂等,可能会在觅食或活动过程中,将若虫和成虫携带到其他植物上。</p> <p class="ql-block"><b>六,防控措施</b></p><p class="ql-block">农业防治</p><p class="ql-block">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枝、枯枝,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蚧虫滋生场所。</p><p class="ql-block">清洁果园:清除果园内的落叶、杂草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虫源。</p><p class="ql-block">生物防治</p><p class="ql-block">保护天敌: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昆虫,控制蚧虫数量。</p><p class="ql-block">使用生物制剂:如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对蚧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p class="ql-block">化学防治</p><p class="ql-block">药剂选择:在蚧虫若虫盛发期,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如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等。</p><p class="ql-block">施药方法:采用喷雾、涂抹等方法,确保药剂均匀覆盖虫体。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蚧虫产生抗药性。</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