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米歇尔•莱昂纳迪个展》

恒子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菜昂纳迪是比利时当代绘画的重要代表艺术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2024年,“米歌尔•菜昂纳迪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同名个展”在沈阳开展是他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个展。策展期间,恰逢他来辽宁沈阳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短暂驻留。他本人非常重视这次驻留和个展,还为个展创作了新的大尺幅作品。虽然年近古稀,创作激情不减,继续助推中比文化艺术深度交流。</p><p class="ql-block"> 展览于2025.4.15-6.16在位于西城红场的哈尔滨红场美术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菜昂纳迪的绘画是观念性的。他专注于色彩的表达和形式极简,超越艺术语境与现实语境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以传统媒介绘画,反对“景观社会”的图像统治,图像爆炸,以及图像对生活的操纵与主导。回归艺术家内心需要,清晰体验与需求。如杜尚所言“把艺术放入自己人生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菜昂纳迪的创作,进一步精确了绘画的纯粹性,作为精神诉求的绘画运动,不依赖历史主义的视觉图库,进而寻求摆脱所谓意义的审美经验。从而抵触视觉效应对绘画艺术的有效识别,拒绝提供指涉日常视觉感受的导引。他的绘画走向某种极致的路线,目的是寻求观念表达的路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菜昂纳迪用“色彩凝固了时间”,他不会强调明暗、光源,甚至肌理。但是,各种尺幅的色彩椭圆体是时间的锦囊,是艺术家创作进程中耗时耗力且专注于涂抹而放置于平面化的框架。同时不转化时间长河的具体之物去表征对象世界。显然,米歇尔•菜昂纳迪没有兴趣梳理生活观察,生成并满足观者的期待或回应观者的固有体验。他重新建构了需要心灵体悟的视觉模型,令观者重视如何重建视觉神经,在陌生化的视觉体验和色彩感知中捕捉寻求新的对话和交流。</p> <p class="ql-block">  在展厅里面对他的作品,观者得以离开无孔不入的媒体图像对心灵的骚扰,被瞬间的陌生化带入艺术家完全精确的纯粹色彩和极简图画之中,从而解放视觉的无限性和梦幻的空间。作为职业艺术家,米歇尔・菜昂纳迪构建了自己的识別“标签”,以一种确切的形式风格或惯例,使自己的创作与众不同,或一如既往,并试图能够解放艺术欣赏者。所以,他的形貌策略就是一种椭圆。显然,艺术家选择并不激进的形式感,甚至是一种柔性的、圆润的乃至具象的椭圆蛋形的图式。</p> <p class="ql-block">  某种意义上说,米歇尔·莱昂纳迪精确了这种形式选择,从而为作品“具象而抽象”的视觉建构,奠定了模式。大卫·萨利认为“艺术家的意图比他呈现的要更重要。”但是,大部分艺术家会致力于习得和熟练复杂化的呈现,以展示艺术家的“智慧”。但米歇尔·莱昂纳迪选择了极简的呈现部分,从而获得直接实践“呈现”的率性和便捷。</p> <p class="ql-block">  欣赏米歇尔·莱昂纳迪的作品,重要的不是他表现了什么,而是作为艺术家面对他的领域,究竟废弃了什么。事实上艺术家只截留了色彩,将色彩归拢至一种简单的形态之中,以及借用古老的油画媒介。所以,色彩和赋形的图式也不是焦点,艺术家在确切的“标的”里实践“意志”和完成的形式更加重要。也就是说艺术家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的“行为性涂抹”,背书了架上绘画的视觉意义。这些隐藏于工作室的“劳作”部分,由于未能出现在展览现场而被“屏蔽”。令艺术家所期望的“绘画的行为引导脱离人类的虚荣心”,成为满足艺术欣赏者在美术馆得以了结的虚荣心。</p> <p class="ql-block">  米歇尔·莱昂纳迪建构了一个“色彩”的能量场,每一幅作品是一个源点,成为帮助艺术欣赏者触及这些色彩能量场的路径。显然,这个色彩能量场的存在与展示,已经不再受时间、语境的限制,能够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群体,带来色彩力量的冲击波。</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色彩的意识形态,已经深植于历史的漫漫长河。比如皇权御用的“黄”,比如革命力量的“红”等。但米歇尔·莱昂纳迪的色彩选择,不再寻求历史的维度、日常的维度,乃至象征的维度。他的架上作品部分,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色彩截取,作为视觉的呈现,为艺术家专属和独断。从艺术家意志出发,希望“重新建立自然和宇宙的审美关系。”并且在绘画中忘记图像和插图,从而进入强大和自由的绘画维度。 </p> <p class="ql-block">  展览于2025.4.15-6.16在位于西城红场的哈尔滨红场美术馆展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