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友刘永涛

见闻

<p class="ql-block">  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与刘永涛相遇,成为彼此的文友。我们之间的友谊,不仅仅是日常的交流,更是一本共同的精神史册,记录着我们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我们的关系超越了普通朋友的范畴,多了一份可以互换的笔墨,彼此间的文字交流如同心灵的对话,深刻而真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刘永涛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相识始于2021年,在苟堂镇付家门的一次红色文化座谈会上。刘永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中等身材和四方脸庞,透露出一种文雅的气质。尤其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机智的光芒,仿佛能够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通过短暂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识贵在相知,而相知的珍贵则在于心灵的相通。刘永涛的热情中不失风度,文雅的谈吐中又不失才华。他给我带来的亲和感,就像浩瀚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让我心生相见恨晚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怀揣着对写作的热爱,这份共同的爱好将我们紧紧相连。我们经常在一起,分享写作的心得体会,探讨创作的方法,这种精神上的交流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刘永涛(左一)和作者(右二)与市民间艺术协会主席杨建敏(右一)等人在一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总能发现新的文学话题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刘永涛对于文学的深刻理解常常令我惊叹,他的文章总能以独到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打动读者的心灵。我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起参加采风活动,共同提升。</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们共同挖掘一个关于历史的素材资源。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商讨、修改稿件,甚至为了一个细节的准确性和情节的合理性进行反复探讨。正是这种深入的探讨,让我们对文学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刘永涛对藏书情有独钟,他的书房里收藏了大量的史记资料。我在撰写文章时,为了确保历史资料的准确性,我经常向他求助。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的工作,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耐心地帮助我查找和核实所需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文学的道路上,刘永涛不仅是我的文友,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文字去触摸生活,如何在文字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每当我在创作上遇到瓶颈,他总是耐心地为我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我宝贵的建议。我们的友谊,就像我们共同创作的那些作品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创作/见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片/杨建敏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音乐/轻音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