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国际佛殿苑

邵勇敏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国际佛殿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邵勇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古建西侧,21世纪初,印度、缅甸、泰国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东亚、东南亚佛教祖庭,白马寺享誉世界,是世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之一,作为世界佛教文化的重要交流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中国、泰国、印度和缅甸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寺院。</p><p class="ql-block">泰国佛殿苑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由1992年泰国善信瓦塔纳先生向白马寺赠送一尊高达7.2米、重8吨的铜制贴金佛像开始,白马寺修建了一所泰式风格的佛殿,2010年,由泰国方面出资对佛殿进行了翻修和扩建,修建起围墙、大门,并建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等,扩建后长宽各108米,占地11664平方米,成为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形成了今天这样规模宏大的泰国佛殿群。2014年在白马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及恭迎佛舍利法会,将泰国“镇国之宝”曼谷金山寺供奉100多年的释迦牟尼佛舍利转移到了白马寺舍利塔,成为中泰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与象征。泰国佛殿苑建筑浓缩了以曼谷大皇宫、金山为代表的泰式建筑,设有主殿、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等建筑,大佛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贴金佛像,是整个国际佛殿苑中环境最为优美、色彩最为艳丽、拍照最出彩的寺院。</p><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苑,位于泰国佛殿苑南侧,始建于2003年,由印度政府出资设计,中国政府提供土地建造,该项目由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发起,2006年开工建设,印度政府选择桑奇大塔作为印度佛教的代表,在白马寺按1:1比例进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成为中印两国人民时代友好的象征。2010年佛殿建成,成为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印度总统拉蒂巴·德维辛格·帕蒂尔出席佛殿落成仪式,为佛殿剪彩揭牌。印度大佛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高达4.5米,是佛主说法像,表现了佛陀在鹿苑第一次说法情景。</p><p class="ql-block">缅甸佛塔与泰国佛殿苑相邻,始建于2012年,其四道主门及围墙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到白马寺,南北长108米,东西宽55米,总面积7020平方米,主体建筑大金塔,按照缅甸仰光大金塔规制缩小而建的,高32.9米,由缅甸政府出资于2012年始建,2014年6月竣工,并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作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缅甸佛殿苑的洛成是中缅友好交流上的又一件盛事。缅甸佛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玉佛。</p><p class="ql-block">从白马寺到国际佛殿苑,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种视角上的冲击既有趣又惊喜,中国传统寺庙注重对称、和谐,追求与自然的统一,而以泰国佛殿苑为代表的国际佛苑,更注重装饰、造型,并突出各自国家关于佛教传说的祥瑞和图腾,不同风格的佛殿在白马寺碰撞交流,使白马寺更为与众不同。在白马寺一游,就能参观四国佛教殿,不虚此行,白马寺不论在中国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世界上佛教寺院建筑的集大成者,都是世界上文化的交流中心,都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2</p> 泰国佛殿苑。 舍利塔。 缅甸佛殿苑。 印度佛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