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岷江源,漫步游览黄龙景

千里雷声

<p class="ql-block">  早晨仍然是7点出发,大巴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岷江源。“岷江源”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东源发源于海拔3727米的弓杠岭,西源发源于海拔4610米的朗架岭。两源在松潘县川主寺附近汇合,形成岷江干流。</p> <p class="ql-block">  东源弓杠岭和西源朗架岭分别以高海拔为特征,两源汇合后,岷江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等地,最终在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p> <p class="ql-block">  离开岷江源,大巴继续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行驶了1个多小时,导游将我们带入川主寺附近的一家民宿里,由一位藏族女同胞给我们“洗脑”。1个半小时的洗脑后,她将我们带入银器店,里面银钵、银碗、银腰带、银杯……,一应俱全,全都是奢侈品。我有了以往的教训,尽管几位店员讲的口干舌燥,但我不为所动,“不怕你风浪起,我稳坐钓鱼船。”</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以久的黄龙风景区。吃完中饭,我们除了携带一把雨伞和一瓶饮用水外,其余东西都放在大巴车里,轻装前行。</p> <p class="ql-block">  黄龙风景名胜区,简称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在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山脊上。黄龙风景名胜区面积700平方千米,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p> <p class="ql-block">  吃完中餐,我们乘车去黄龙风景名胜区。一到景区,我发现来旅游的人太多了,真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我们跟着游客缓慢的沿着人行通道走了好几十分钟才来到索道上行道口。</p> <p class="ql-block">  “黄龙索道”运行长度为1121米,高差487米,共可以悬挂45个轿箱,每个轿箱可乘坐8位游客,载客量每小时2500位,平均速度每秒3-6米,几分钟即可由下站到上站。黄龙索道不仅减轻了游人的体力消耗,而且还节省了游人的旅游时间。</p> <p class="ql-block">  下了索道,我们又乘坐上了观光车,每辆观光车能乘坐十个人。我们在观光车上,只见路两边树木茂盛,植被丰富。我们一直到钙化池上面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乘坐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  树木茂盛</p> <p class="ql-block">  向下的木桟道</p> <p class="ql-block">  钙化池</p> <p class="ql-block">  “黄龙古寺”位于松潘县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海拔3000-3558米,是黄龙景区的核心文化地标之一。该寺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为纪念黄龙真人修道成仙而建,融合了道教、佛教、藏传佛教及儒家文化,是中国民间宗教文化“儒、释、道互补”的典型代表。 ‌</p> <p class="ql-block">  黄龙古寺门上分别书有“浩大功勋”“黄龙古寺”牌匾,“黄龙古寺”采用了垂直叶片装饰,从左右两个方向看分别又是“山空水碧”、“飞阁流丹”,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黄龙古寺</p> <p class="ql-block">  从正面看: 黄龙古寺</p> <p class="ql-block">  从右侧看: 飞阁流丹</p> <p class="ql-block">  从左边看: 碧水空山</p> <p class="ql-block">  在黄龙寺里转了一圈,发现里面香火缭绕。很多虔诚的游客手持信香低头膜拜。</p> <p class="ql-block">  上香拜佛</p> <p class="ql-block">  黄龙大钟</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黄龙古寺,沿着木栈道继续前进,前面就是“五彩池。”黄龙五彩池池群面积21000平方米,有彩池693个,在环山围绕中,天然钙化形成的一个个池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从上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铺展在大地上的巨大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  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  拍照打卡后,我开始往回走。这时正是人流高峰,有上的有下的。我从人缝中艰难的穿来穿去,总算走下来了。继续走就是往下的单行道了。</p> <p class="ql-block">  “黄龙中寺”位于黄龙旅游风景区内,下距接仙桥458米,上距黄龙古寺676米,属佛教寺庙,外观三层均单檐歇山式造型,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黄龙中寺原有灵观、弥勒、天王、大佛、观音5座殿宇,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但是现在仅存观音殿旧址1座,占地仅剩十分之一约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黄龙中寺</p> <p class="ql-block">  “接仙桥”是道教文化遗址之一。传说有虔诚的朝拜者踏上此桥,便听见天际传来袅袅仙乐,过桥后,又看见许多仙人在彩池边歌舞,七色祥云中,仙人们迎接他进入瑶池仙境。</p> <p class="ql-block">  接仙桥</p> <p class="ql-block">  “争艳池”,发育于黄龙沟的左侧,计有彩池五百多个,是黄龙内规模最大的彩池群。也是黄龙钙华景观中,色态最丰富的池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争艳池</p> <p class="ql-block">  “娑萝映彩池”在明镜倒映池上方,整个彩池掩映在一片葱茏艳丽的娑萝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  娑萝映彩池</p> <p class="ql-block">  “明镜倒影池”是位于“金沙铺地”左侧的一组池群,面积3600余平方米,有彩池180个,海拔3400米,几块不大的彩池,池底比较平整,池面水纹光洁如镜,水质清丽透彻,如明境般倒影着黄龙山川,所以取名明镜倒影池。</p> <p class="ql-block">  “盆景池”是一处非常美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其形成主要得益于钙化沉积和自然侵蚀的作用。这个池子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形态各异的彩池宛若一个个精妙绝伦的天然盆景,因此得名盆景池。</p> <p class="ql-block">  “盆景池”的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拥有330多个彩池。这些彩池的大小、高低、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水彩板,有的像怪石矗立,有的像倒垂水柳,千姿百态。每个彩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形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盆景池</p> <p class="ql-block">  “金沙铺地”是黄龙风景区的景点,最宽的地方约122米,最窄处约40米,金沙铺地是从洗身洞到娑萝彩池,长约1500米,宽70-120米的钙华流。由于碳酸盐在这里失去了凝埂成池的地理条件,因此漫坡的水浪,在一条长约1.3米的脊状斜坡地上翻飞,并在水底凝结起层层金黄色钙华滩,好似片片“鳞甲”,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是黄龙又一罕见奇观。</p> <p class="ql-block">  金沙铺地</p> <p class="ql-block">  “洗身洞”处在黄龙沟的第二级台阶上,海拔3283米。从金沙滩下泻的钙华流,在这里突然塌陷,跌落成一堵高10米,宽40米的钙华塌陷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钙华塌陷壁。奔涌的水流从堤埂上翻越而下,在钙华壁上跌宕成一道金碧辉煌的钙华瀑布,十分壮观,洗身洞就位于钙华瀑布下部。</p> <p class="ql-block">  “洗身洞”高1米,宽1.5米,进洞1米处,布满了浅黄色、乳白色钟乳石,洞深不详。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原为亿万年前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洞口水雾弥漫,飞瀑似幕,传说是仙人净身的地方,入洞后方可修行得道。</p> <p class="ql-block">  “莲台飞瀑”,又称龙爪瀑布,位于黄龙景区,是景区第二条瀑布。瀑布长167米,宽19米,高差45米,因其金黄色的钙华瀑壁形似莲花宝座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迎宾池”位于黄龙景区入口约500米处,海拔3199-3230米,面积达9600平方米,由350多个大小不一的钙华彩池组成,呈梯田状层层叠叠分布。池底富含碳酸钙沉积物,形成乳白、黄绿、青绿等色彩,光线角度变化时呈现动态斑斓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迎宾池</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终于走到了景区出口,离集合的时间还有将近一小时。我环顾周围人群,没发现我们团的人,看来我是第一人。赶紧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攀登黄龙的过程虽然充满艰辛,需要不断克服高原反应和身体的疲劳,但当到达山顶,看到那壮丽的景色时,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让人深刻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2日写于四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