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通宝汽车</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7153826</p> <p class="ql-block">所向无前,平台首功</p> <p class="ql-block">漳浦,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湖西畲族乡与赤岭畲族乡孕育出五位功臣,他们官至一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对台和平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闽南畲乡乃至大美漳浦的永久骄傲。</p> <p class="ql-block">种玉堂里,悬挂着一幅先人的肖像画。画中人头戴红顶帽,身着蓝袍白边,胸前一块图案装饰,那是蓝理。蓝理(1647-1719年),种玉堂十二世祖,漳浦赤岭石椅村人,历官宣化总兵,定海总兵,天津总兵,福建陆路提督。他投身军旅,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等战役中屡立奇功,逐渐崭露头角。在澎湖海战中,蓝理身先士卒,率军冲锋陷阵,即使腹部中弹,肠子流出,依然坚持战斗,最终大败郑军,为收复台湾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获得了“破肚将军”的称号。战后,康熙帝对蓝理的功绩予以极高赞誉,不仅御赐“所向无前”匾额,更称赞其为“平台首功”。如今,这块御赐的牌匾高悬于蓝氏祠堂种玉堂内,成为蓝氏家族无上荣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种玉堂,位于漳浦县赤岭乡石椅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捐银重建,并拓建为二进两廊格局。种玉堂大门上悬挂着“蓝氏家庙”牌匾,门联为“由镇海而分支,木本水源思先德;卜苌溪以衍派,文经武纬振后昆”。</p> <p class="ql-block">蓝廷珍(1663-1729年),漳浦湖西新城人,曾在康熙时期担任南澳总兵,后在雍正时期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朱一贵起义,蓝廷珍奉命率军渡海平乱。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迅速平定叛乱,稳定了台湾局势。战后,蓝廷珍被康熙帝任命为台湾总兵,肩负起治理台湾的重任。蓝廷珍在台湾任职期间,政绩卓著,深受台湾百姓爱戴,为后世治理台湾提供了宝贵经验,因此被授予“治台名将”称号。蓝廷珍与蓝元枚这祖孙两代名将,均居住于蓝廷珍府第。蓝廷珍府第,坐落于湖西畬族乡的顶坛村,府第内建造土楼,形成院城格局,故有“顶坛新城”、“院城”之称,于康熙末年修建,至雍正五年(1727)落成,至今有着近300年的历史,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第大门坐西向东,府第前有360块条石砌成的宽阔广场,大门门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复鹿耳于崇朝,韬略溪似管乐;定东都以七日,戍机可比孙吴”。</p> <p class="ql-block">蓝元枚(1736-1787年),蓝廷珍之孙,曾在乾隆时期担任江南提督、福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蓝元枚奉命率军渡海平乱。他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一方面对起义军进行坚决镇压,另一方面对受蒙蔽的民众进行安抚,分化瓦解起义军的力量。在战斗中,蓝元枚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多次击败起义军,最终平定叛乱,稳定了台湾局势。战后,蓝元枚因功被乾隆帝封为“福建水师提督”,并赐予“参赞大臣”的匾额,成为蓝氏家族又一位“平台功臣”。</p> <p class="ql-block">杨世懋(1645-1711年),原籍漳浦佛昙,迁湖西顶坛村,主要官职为福建海坛总兵,曾任闽、浙、粤三省总巡,去世后诰授荣禄大夫。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杨世懋在岳州府战役中屡建奇功,历经三年鏖战,终在康熙十五年平定三藩,因功擢升左都督。康熙二十五年,沙俄犯境,他奉康熙之命北上征讨罗刹,于雅克萨之战中大获全胜,战后升任福建海坛总兵,总巡闽、浙、粤三省,威震海疆。康熙帝御赐“南天一柱”匾额。“闽浙粤三省总巡”这两块牌匾高悬于杨世懋总兵府内。杨世懋总兵府位于湖西畲族乡楼下村,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清朝海坛总兵兼闽、浙、粤三省总巡杨世懋的府第。永安楼,位于湖西畲族乡楼下村,是清康熙年间总兵杨世懋所建三合土方楼,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黄性震(1637-1701年),漳浦湖西城内村人,曾先后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大常寺卿等职,还被清廷授予军功正一品。康熙十七年,郑军刘国轩连克多县,战局危急。黄性震向福建总督姚启圣献上“平台十策”,主张以“攻心为上”,利用郑军内部矛盾,以官爵利禄招抚,待机而动。此策扭转战局,清军收复失地。黄性震以其卓越智谋与赤诚忠心,为安定台湾立下汗马功劳,其所修建的诒安堡,承载着非凡意义,取“一言安台”之意。诒安堡,又称诒安城,位于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城内村,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造,是目前我国罕见的、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典型闽南民居古城堡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民建城池缩影和“活化石”。诒安堡布局整体呈现锁形,城墙环绕一周总长1200米,城墙高6.7米、厚2.2米,设有365个城墙垛口、跑马道、4个城门楼、4个敌楼、2个谯楼、25条登城台阶等,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内布局也如军营。</p> <p class="ql-block">一品畬乡,五员功臣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这些功臣们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属于漳浦的辉煌篇章,让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