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i><u>神州揽胜:中国传统村落一一万涧村</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涧村,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北部,素有“天柱山后花园”之称,与景区南北向道路贯穿,连接天柱山主要景观,形成接待、参观、休闲为一体的完整的景区功能序列,全村总面积22平方千米,山林面积达2.8万亩。下辖35个村民组,共702户,总人口2573人。</p><p class="ql-block"> 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祠堂、花屋、黄家老屋等具有典型皖西南大屋特色的古民居多达30处,2019年6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 万涧村宏观区位优势明显,属鄂赣皖交汇地、长三角腹地,1至3小时内高铁辐射武汉、南昌、合肥,4小时内连通江浙沪;境内G50与G35两高速路交汇于此,背靠世界地质公园,辐射四县三市。</p><p class="ql-block"> 万涧村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群山环围、山谷幽深,古树古道、奇石索桥、万亩竹海、溪流古宅,具有典型的皖西南传统村落特色。</p><p class="ql-block"> 万涧村的传统建筑将皖派地域文化、宗族孝亲文化、原生态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大体量居民聚族而居、祠宅合一、内雕外素、呈中轴布局的皖西南大屋独特体系。</p><p class="ql-block">据杨氏宗谱记载,在明代末期,“四知堂”一支系从北方迁徙江西,再转徙安徽潜山万涧村定居,万涧村传统村落始建于明代,在清代逐渐形成规模。</p><p class="ql-block"> 万涧村的“皖西南大屋”和“皖西南院落”主要沿河流呈带状布局,利用缓坡、台地合理选址设计,保持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形成了背山面水、山环水抱、明堂开阔、狮象把门的宜居尚品格局。 2018年龙潭乡万涧村入选住建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入选了省住建厅启动的传统村落示范工程,中规院承担示范工程的具体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铺开,古民居的保护问题开始逐步解决。</p><p class="ql-block"> 2020年万涧村作为“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保护传统村落、推进旅游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新路子创新建立了“以村民为主体,引入多元力量参与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工作组织模式”。村民、政府、社会资本和公益力量等不同主体共同介入村落保护之中,形成互为支持的协作架构。在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不遗余力、无私奉献的代表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