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和《佛国记》简介(4)

常真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江苏徐州宝莲寺全景图。该寺设计时参考了法显在印度绘制的寺庙图,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方式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续前)</p><p class="ql-block"> 406~408年,法显在摩竭提国巴连弗邑(今印度比哈儿邦的巴特那城)的一座大乘佛寺里学习梵语、梵文,抄写佛经,一住三年。期间,在每年的二月八日观看佛祖诞生日行像。之后准备回国,但是道整却决意留在印度而不愿意回国。法显一人沿着恒河东行18由延到达瞻波大国(今印度比哈儿邦的帕格尔布尔)。继续东行近50由延到达多摩梨帝国(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德姆卢格)。</p> <p class="ql-block">  409~410年,法显在多摩梨帝国抄写佛经、学习绘佛像和绘制寺庙建筑图。410年冬初,法显乘船驶向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航行14昼夜(距离约1700公里)到达狮子国。</p> <p class="ql-block">  411~412年,法显在狮子国居留两年,主要居住在王城阿努拉德普勒。期间访问了大寺、无畏山寺、塔山寺,礼拜了贝多树,观看了佛齿舍利游行。 某天,法显在无畏山寺看见了中国产的用白色丝绸制作的团扇——白绢扇(这是丝绸之路的见证),引起了思乡情。两年里又抄写了几部佛经。</p> <p class="ql-block">  412年阴历八月,法显登上一艘商船回国(约200多人)。东行2日遇到大风,大风连刮13日方停。商船到一个小岛边上修补船体,之后连续航行约90日到达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在此停留了约5个月,等待回国方向的季风。</p> <p class="ql-block">  413年阴历四月十六日,法显登上另一艘商船(仍然是200多人),向广州航行。商船航行一个多月后遇到黑风暴雨。因为天气阴雨,船迷失了方向。商船连续航行70多日仍然没有到达广州(正常航行时间约为50天左右,商船应该进入了我国东海海域)。又向西北航行12日于七月十四日在长广郡牢山(今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当时属于东晋管辖)南岸登陆。长广郡太守李嶷将法显迎到郡治。后来又被青州、兖州二州刺史刘道怜(是公元420年建立南朝宋朝的宋武帝刘裕的弟弟)邀请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度过一个冬天、春天和夏天。</p> <p class="ql-block">  414年夏天后,法显从江苏镇江向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发。法显到南京不久由宝云(宝云曾经随法显西行只到了巴基斯坦白沙瓦就回国)推荐,到庐山的东林寺找主持慧远,后来又游历了荆州,前后历时大约两年。</p> <p class="ql-block">  416年夏天后,由庐山东林寺住持慧远推荐,法显到达了建康(即南京)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一起翻译佛经。</p> <p class="ql-block">(说明一: 佛驮跋陀罗(359~429)的远祖甘露饭王和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亲兄弟,所以佛驮跋陀罗和释迦牟尼同为释迦族人。佛驮跋陀罗是从祖居地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到中国长安的,后来因为和鸠摩罗什意见分歧于公元411年率40多名弟子南下到了庐山,之后听从慧远的建议于公元413年到南京建立了道场寺。</p> <p class="ql-block">说明二: 道整俗名赵正,字文业,济阴人(今山东菏泽人),曾在苻坚的前秦政权中担任校书郎。随法显到印度后不愿回来,最后在印度圆寂)。</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南京大报恩寺全景图。法显当年回国后曾经在南京道场寺进行佛经翻译。虽然道场寺已经不存在,但是根据史籍记载应该在南京大报恩寺附近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湖北省荆州市法显纪念馆图)</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法显传》(南京: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丝绸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