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世德堂始祖-志立公入居信丰小河600周年纪念

田木子

<p class="ql-block">在信丰小河,那片被水域环绕的乡村风光中,我们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悠悠飘过,绿树成荫,山丘轮廓清晰可见。这里,是王氏世德堂家族六百年前的起点,也是如今我们追忆先祖、感念传统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王氏宗祠,这座承载着家族记忆与文化传承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时光长河中。门楣上的红灯笼随风轻摆,对联与牌匾诉说着家族的辉煌历史。“王氏宗祠”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映入眼帘。红色瓦片与灰色砖墙相得益彰,“秀挺铭峰”四个大字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这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族的精神与文化始终如这牌坊般挺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热闹非凡的传统庆典上,人们聚集在篮球场上,共同见证一场充满喜庆氛围的舞龙表演。龙灯在舞动者的手中翻飞,仿佛将先祖的智慧与勇气传递给每一个在场的人。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恩之心,在王氏宗祠所在地隆重集会,纪念王氏世德堂始祖迁居信丰小河600周年。这一刻,不仅是对先辈智慧和勇气的缅怀,更是对家族精神的一次深刻回顾与弘扬。</p> <p class="ql-block">600年前的1422年,志旭、志立兄弟俩携家带口,从万安十九都潞田南迁至信丰大塘合甫里下马石。数年后,志立公再度南迁,跨越桃江,上岸小河,择地定居。这一决定不仅为后代开辟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更为世德堂家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志立公迁居小河后,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披荆斩棘,开荒拓土,繁衍子孙。从1428年起,他先后生育了五子。在祖先的庇佑下,世德堂家族已传承到了二十三代,如今在赣州市信丰县等地范围内已达三万多人。这不仅是家族的繁衍,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第四世“思”字辈至1949年八修造谱时,有870多鸿丁陆续迁徙到全国各地。其中迁往万载、上高两县的92个鸿丁,至今繁衍的后代达1000多人。按照推算,未入十修族谱的人口数可多达上万余人。这庞大的家族网络,正是世德堂家族枝繁叶茂的最好证明。</p> <p class="ql-block">十修族谱的入谱人数和未入谱人数合计多达四万余人,世德堂家族无疑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王氏大家族。在过去的600年里,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世德堂家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特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国家的重大变革,都伴随着世德堂家族成员的奋斗足迹。明清时期有礼部进士、举人、千总、贡生等,民国时期有国军中将司令、上校代旅长、团长、县长等。这些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家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世德堂家族的宗祠经历了三次修建。清顺治十六年第一次修建,清咸丰八年被焚毁,清光绪元年重修,1976年再度拆毁。直到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举全族之力,第三次修建宗祠才得以竣工。这份修建宗祠的决心和精神,正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教育在世德堂家族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族都高度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十二年前,在佳兴集团董事长王家新的倡导下,成立了王氏世德堂家新奖学助学基金会。这不仅是对教育的重视,更是对家族未来的投资。</p> <p class="ql-block">在立公入居信丰600周年纪念活动上,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缅怀先祖,展望未来。红色横幅上写有“立公入居信丰600周年纪念”字样及时间跨度,部分人员胸前挂着“突出贡献宗亲”的绶带,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在庆典活动中,人们聚集户外,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多数参与者佩戴红围巾,一些人在拍照记录这难忘的时刻。无论是发言还是鼓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族的热爱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在宗祠内,参会代表坐在桌子后面,桌上铺设有红桌布并放置着文件资料以及带有个人姓名的牌子。背景墙上挂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传承优良家风”等字样。这一刻,不仅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在讲台上,常务副会长王新文代表王氏世德堂向大会所作的讲话,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家族未来的规划。</p> <p class="ql-block">三位代表分别向大会作讲话。塘背村女支书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参加自立公入居小河600周年庆典仪式。</p> <p class="ql-block">在活动的尾声,塘背村女支书身着黑色羽绒服手持话筒向大会表示祝贺,不仅是对活动的总结,更是对家族未来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在户外活动场所,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庆典仪式。部分参与者穿着红色围巾或披肩,背景墙上悬挂着“传承优良家风”的标语。无论是发言还是合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族的热爱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在庆祝活动上,人们手持红色横幅与证书合影留念。背景墙上写有“公入居信丰600周年纪念”字样及年份范围。这一刻,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家族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二代表举着“赣南王氏宗亲联谊会”字样的牌子向众族人展示。这不仅是赣南王氏宗亲对家族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王氏家族未来的祝福。</p>